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书读纵横书店
  • 【正版】齐鲁文人与六朝文风-齐鲁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丛书

【正版】齐鲁文人与六朝文风-齐鲁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丛书

举报

⊙正版图书,库存10万,每日上新,择优发货~

  • 作者: 
  • 出版社:    齐鲁书社
  • ISBN:    9787533321468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ISBN:  9787533321468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售价 21.86 5.6折

定价 ¥39.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5-22

    数量
    库存3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五年老店
    店铺等级
    拍卖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95.04% (151笔)
    好评率
    99.98%
    发货时间
    5.3小时
    地址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
    电话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货号:
      11162252
      商品描述:
      目录

      总序
      绪论
      章 丰富生动的杂传
      一、齐鲁文士的英雄传记
      二、齐鲁文士的佛道、孝子、幼童、高士传记
      三、齐鲁文士的家传、地域人物传和自传
      四、齐鲁文士的其他传记
      第二章 清新有趣的地记
      一、六朝地记的繁荣和齐鲁文士的地记著述
      二、六朝地记的影响及其评价
      第三章 异彩纷呈的子书
      一、汉末以来子书的兴盛与齐鲁文士的子书撰作
      二、文质彬彬:徐斡《中论》
      三、激情洋溢:仲长统《昌言》
      四、任嘏《道论》与其他齐鲁文士的子书撰作
      五、口语化的追趋:贾思勰《齐民要术》
      六、家训之集大成:颜之推《颜氏家训》
      第四章 挥洒人间百态的书信文
      一、孔融与建安齐鲁文士书信
      二、吴质与三国齐鲁文士书信
      三、王羲之与晋代齐鲁文士书信
      四、鲍照与宋齐齐鲁文士书信
      五、徐陵与梁陈齐鲁文士书信
      第五章 风格多样的论、序文
      一、六朝齐鲁文士的论体文
      二、六朝齐鲁文士的序体文
      第六章 情理兼备的奏议文
      一、三国齐鲁文士的奏议
      二、两晋南北朝齐鲁文士的奏议
      第七章 诔、祭、吊与其他文体
      一、齐鲁文士的诔、祭、吊文
      二、策文、碑文与其他文体
      第八章 义理、文采的发扬与文献的征引:注体文
      一、魏晋齐鲁文士的注体文
      二、南北朝齐鲁文士的注体文
      章 魏与西晋齐鲁文士诗歌
      一、王粲与建安齐鲁文士诗歌
      二、左思与西晋齐鲁文士诗歌
      第二章 东晋南北朝齐鲁文士诗歌
      一、东晋南朝琅琊王氏诗歌
      二、鲍照与刘宋齐鲁文士诗歌
      三、徐陵与齐梁陈齐鲁文士诗歌
      第三章 六朝齐鲁文士的辞赋
      一、序志抒情赋
      二、都邑赋
      三、咏物赋
      第四章 六朝齐鲁文士的文学批评
      一、刘勰前后之齐鲁文士的文学批评
      二、体大思精:刘勰《文心雕龙》
      三、文学史论及文学批评论
      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六朝”一般是指我国中古时期在建康(建业)定都的东吴等六个朝代,但古今人们也有用以泛称整个魏晋南北朝的,本书名所取就是宽泛的指称。作者紧密联系六朝文学风尚之大背景,重点是对这个时期齐鲁籍文人的有关表现展开论述,以揭示其地位和影响。

      精彩内容
       章 齐鲁文化——古小说的摇篮
      二、齐鲁文化与古小说理论的诞生
      从来古代小说理论史的探讨,一般都自论《庄子·外物篇》“小说”与后之小说了无关系引起,又基本上不及于诸子的其他说法,从而给人的印象,就是先秦并无真正小说理论的发生,其实是疏忽或误会了。不仅齐文化是先秦小说文本的主要萌芽之地,而且“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齐鲁文化还是古小说理论的萌芽之地。
      首先,如上引孟子对万章之徒所举“或语日”、“人有言”的批驳,或贬为“齐东野人之语”,或斥为“好事者为之”,所示自然是这位儒家“亚圣”对作为纸(简帛)本小说之源头的民间口传小说的轻蔑,但在客观上,却未尝不是孟子对小说的论述,从而具有小说理论的意义。事实上,参以后来《汉书·艺文志》“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的话,更早孔子日:“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也未必不是他游齐不遇之后,对齐俗多“野人之语”的看法,而潜在地具有小说理论的意义,为《汉书·艺文志》所暗用。至于《论语》载:“子夏日:‘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子张》)还被当作孔子的话,被《汉书·艺文志》小说类序所称引,更直接成为后世正统小说观念的依据,而纳入了小说理论的范围。
      当然,孔、孟等从本质是贬低小说的立场而发的可视为关乎小说的论述,不是正面的理论建树。但是,由于儒学在汉以后的崇高地位和巨大影响,正如由齐国盛行起来的“齐东野人之语”本身未被社会历史所弃,而且大大发扬了起来,后世孟子所斥“好事者”也成为小说家并无很多贬义的别称。“齐东野语”则公然成了作者自谦其小说的称呼,如五代景焕的笔记小说就题为《野人闲话》,而宋代周密有《齐东野语》一书。可见孔、孟当年对小说的拒绝,在理论上反而起了建设作用,即指出了小说家“好事”与小说在“野”的特点,给了后世小说家与小说曾经“圣人”称道的一块招牌,而意外地具有了某种吸引读者的价值。 
      ……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