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图书条目标准图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动力机制建设研究
张瑞林 、 王先亮 、王晓芳 著 /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 2016-12 / 平装
售价 ¥ 32.00 8.0折
定价 ¥40.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5-07-12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动力机制建设研究》建立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动力机制理论模型,阐述各动力机制的循环关系,提出各动力机制的运作思路;研究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政策机制,探讨了政策执行阻滞问题,提出了政策优化的思路和措施;构建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融资机制,分析了多元化全民健身融资模式;探讨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市场供给机制,提出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凭单制运作理念及操作方法;借鉴英国文化管理体制模式,创造性提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一臂间隔”管理体制;运用平衡计分卡评价理念,建立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体系;系统研究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宣传机制,形成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宣传改进策略。以山东省为例,系统研究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动力机制问题,并得出了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1章 导论1.1 选题意义1.2 文献综述1.2.1 国内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研究综述1.2.2 国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研究综述1.3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1.3.1 研究方法1.3.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第2章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动力机制的理论基础2.1 相关概念的界定2.1.1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产品2.1.2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概念及类别2.1.3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概念2.2 公共服务的生产与提供2.3 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2.4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理念的转型2.4.1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理念内涵的国际比较2.4.2 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理念2.4.3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理念的本土实践及其贯彻2.5 小结第3章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动力机制调查研究3.1 研究目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3.2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调查结果3.2.1 政府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现状3.2.2 行政、事业、企业单位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现状3.2.3 营利性健身场所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现状3.2.4 体育非营利组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3.3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需求调查结果3.4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分析及建议3.4.1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3.4.2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3.4.3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第4章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动力机制模型构建4.1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动力机制的概念4.2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动力要素的辨识4.2.1 双因素激励理论的引入4.2.2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的驱动力4.2.3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各动力机制的关系4.3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动力机制的运作思路4.3.1 政策激励机制4.3.2 融资导向机制4.3.3 市场运作机制4.3.4 管理创新机制4.3.5 绩效管理机制4.3.6 宣传推广机制4.4 小结第5章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政策激励机制5.1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政策体系5.2 全民健身公共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5.2.1 政策执行阻滞现象严重5.2.2 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政策缺乏实效5.3 全民健身公共政策优化策略5.3.1 提高政府全民健身公共政策执行力5.3.2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鼓励优惠政策建议5.4 小结第6章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融资导向机制6.1 公共项目融资模式分类6.1.1 BOT融资模式6.1.2 TOT融资模式6.1.3 PFI融资模式6.1.4 PPP融资模式6.1.5 ABS融资模式6.1.6 产品支付融资模式6.1.7 杠杆租赁融资模式6.1.8 远期购买融资模式6.1.9 银团贷款融资模式6.2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融资案例分析6.2.1 青岛奥帆中心工程建设简介6.2.2 青岛奥帆中心工程建设融资模式分析6.2.3 青岛奥帆中心工程建设融资效益6.3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融资运作思路6.4 小结第7章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市场运作机制7.1 凭单制概述7.1.1 凭单制源起及内涵7.1.2 凭单制作用机理7.1.3 凭单制运作模式7.2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凭单制运行的可行性分析7.2.1 采用凭单制的需求分析7.2.2 采用凭单制的条件保障7.3 凭单制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应用7.3.1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凭单制的运作机制7.3.2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凭单制的目标与推广7.3.3 全民健身凭单资格认定7.3.4 全民健身凭单的面值、发放与兑换7.3.5 全民健身凭单的考核与监督7.4 小结第8章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管理创新机制8.1 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管理模式的特点及问题8.1.1 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管理模式的特点8.1.2 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8.2 "一臂间隔"管理模式的理论渊源与优势8.2.1 "一臂间隔"管理模式的源起8.2.2 "一臂间隔"管理模式的内涵8.2.3 "一臂间隔"管理模式的优势8.3 我国实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一臂间隔"管理模式的必要性8.3.1 有效贯彻我国群众体育政策的需要8.3.2 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8.3.3 拓宽筹融资通道的需要8.3.4 服务社会大众的需要8.4 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一臂间隔"管理模式的构建8.5 小结第9章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绩效管理机制9.1 概念厘清9.1.1 绩效9.1.2 公共部门及公共部门绩效9.1.3 政府部门绩效评估与绩效管理9.2 现行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绩效管理9.2.1 现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9.2.2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绩效管理存在问题9.3 "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模式的引入9.3.2 "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模式在公共部门中的应用9.3.3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绩效管理采用BSC的优势9.4 基于BSC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绩效管理机制9.4.2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绩效管理一级指标9.4.5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绩效管理二级指标9.4.6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绩效管理评价公式9.5 采用BSC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绩效管理的条件9.6 小结第10章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宣传推广机制10.1 全民健身宣传推广机制的构成10.1.1 全民健身宣传推广机制的界定10.1.2 全民健身宣传推广机制的要素10.2 全民健身宣传推广机制的运行10.2.1 活动类宣传推广10.2.2 培训类宣传推广10.2.3 媒体类宣传推广10.3 全民健身宣传推广机制存在的问题10.3.1 活动类宣传效果不佳10.3.2 全民健身信息供给不畅10.3.3 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效果不优10.3.4 非营利组织宣传力度较弱10.4 全民健身宣传推广机制的优化10.4.1 全民健身宣传主体多元化10.4.2 体育非营利组织加强宣传营销10.4.3 积极引入各类新媒体10.5 小结第11章 结论与建议11.1 结论11.2 建议11.3 进一步讨论和思考参考文献国家社科基金结项证书(优秀)
展开全部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