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李君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2022-07 / 其他
售价 ¥ 9.9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5-06-18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工业互联网平台理论架构、评价方法与应用实践
本书前期撰写阶段围绕工业互联网平台当前的发展情况开展了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全书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意义与现状、建设与发展、应用与实施、展望与建议四个篇幅进行阐述。意义与现状篇介绍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意义与价值、解析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战略布局并分析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总体发展现状;建设与发展篇介绍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功能架构与运行机理,详细阐述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评价体系和发展指数;应用与实施篇从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实施指南、应用水平与绩效评价、应用数据地图三个方面对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我国的落地应用实施现状进行了详细阐述;展望与建议篇给出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发展的趋势展望和具体的对策建议。 本书重点阐述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发展和应用实践,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应用和推广提供了有益借鉴。本书可作为各级政府、行业组织、科研院所、平台服务商、工业企业等社会各界科学建设和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体系的重要参考书籍。
李君,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交流合作处处长,高级工程师,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长期从事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两化融合等相关领域战略规划、标准研制、应用推广及国际交流工作,牵头编制两化融合 “十三五”规划、两化融合“十四五”规划,10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GB/T23000标准族)主要起草人,3项ITU两化融合国际标准主要完成人。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软件著作权8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获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一等奖1项,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电子行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一等奖1项。周勇,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交流合作处标准三室主任,博士,工程师,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期从事两化融合、工业互联网平台、生产设备数字化管理相关领域的标准研制、技术研发、应用推广及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工作。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或部委重点课题和重大专项10余项,是4项生产设备数字化管理系列国家标准以及6项工业互联网平台系列国家/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人。累计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软件著作权6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
目 录 知势篇 洞察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态势 第1章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背景3 1.1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历史沿革3 1.2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概念辨析6 1.3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相关战略8 1.4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价值意义13 第2章 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政策、标准与实践17 2.1 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战略部署17 2.2 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标准化实践24 2.3 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产业实践29 明理篇 夯实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力基础 第3章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功能架构与核心能力35 3.1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功能架构35 3.2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核心能力38 3.3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资源汇聚46 第4章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背景49 4.1 工业互联网平台成熟度模型概述49 4.2 工业互联网平台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53 4.3 工业互联网平台成熟度评价方法62 第5章 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指数67 5.1 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指数概述67 5.2 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指数设计总体方案68 5.3 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指数洞察分析73 践行篇 深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实践 第6章 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实施83 6.1 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实施的通用方法83 6.2 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创新发展模式91 6.3 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实施关键基础96 第7章 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水平与绩效评价139 7.1 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水平与绩效评价概述139 7.2 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水平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142 7.3 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水平与绩效评价实施156 第8章 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数据地图161 8.1 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水平评价样本分布161 8.2 全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水平分析163 8.3 不同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水平分析173 8.4 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水平分析179 笃思篇 剖析工业互联网平台挑战与对策 第9章 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挑战与对策189 9.1 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面临的挑战189 9.2 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发展的对策192 结语195 参考文献197
展开全部
图2
图3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