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有笔记划线
张千帆 著 /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2012-04 / 平装
售价 ¥ 16.00 5.3折
定价 ¥30.00
品相 八品
优惠 满包邮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5-02-05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为了人的尊严:中国古典政治哲学批判与重构
《为了人的尊严:中国古典政治哲学批判与重构》挖掘中国古典哲学传统中的人格尊严思想,并以此为核心构建新的道德与政治理论。《为了人的尊严:中国古典政治哲学批判与重构》阐发了儒家道德思想的内在精髓,批判了儒家政治传统的先天不足,论证了礼治与宪政在形式上的共通之处,梳理并评价了墨家与道家思想对尊严理念的独到贡献。作为新的话语体系核心,尊严理念不仅是建造中国宪政大厦的起点,也是沟通中国与世界文明的桥梁。
张千帆,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政府学博士,曾任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法律评论》主编,现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宪法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以及法学院人大与议会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中外宪政,并在相关领域出版专著和主编教材近30部,发表论文120余篇、评论260余篇。
引言认真对待尊严一、从权利到尊严二、本书结构三、致谢第一章重构儒学——以人格尊严理念为中心一、引言二、西方人格尊严理论概述三、儒家尊严观(一)儒家君子人格所体现的尊严(二)人格尊严的规范:个人修身和普世尊重(三)“耻感文化”的尊严感四、人格尊严的双重意蕴——走向更为平衡的权利义务观(一)西方自由主义中的权利至上主义(二)儒学嬗变——从普遍义务到普遍权利?五、结论第二章从仁政到宪政——诠释“仁”及其现代含义一、引言二、“仁”的诠释(一)孔子著述中的“仁”(二)仁与人性——孟子的道德学说(三)走向尊严伦理三、“仁政”的本质及其局限性(一)福利社会理想(二)谴责暴政(三)理性劝君(四)回归人性:仁政的道德基础(五)孟子政治理论的缺陷四、苟子的礼治及其局限性(一)人性及其道德转化(二)礼的起源与功能(三)荀子政治理论的局限性五、超越仁政(一)儒家政治传统及其超越(二)现代含义第三章礼、法与和谐——关于德治的功能主义论辩……第四章在自然法与一般法之间——关于“礼”的宪法法学分析第五章平等与尊严——《墨子》第六章道家的自由主义思想及其局限结语回归人的尊严
展开全部
图2
图3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