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梦涛玉苑
  • -文房用品- 寿山 田黄冻石 印章 货真价实的中坂田黄冻,原生石皮,制印规整,雕工精美,温润细节凝腻,田黄六德皆备,有包浆,满丝,真正的开门货!!!
  • -文房用品- 寿山 田黄冻石 印章 货真价实的中坂田黄冻,原生石皮,制印规整,雕工精美,温润细节凝腻,田黄六德皆备,有包浆,满丝,真正的开门货!!!
  • -文房用品- 寿山 田黄冻石 印章 货真价实的中坂田黄冻,原生石皮,制印规整,雕工精美,温润细节凝腻,田黄六德皆备,有包浆,满丝,真正的开门货!!!
  • -文房用品- 寿山 田黄冻石 印章 货真价实的中坂田黄冻,原生石皮,制印规整,雕工精美,温润细节凝腻,田黄六德皆备,有包浆,满丝,真正的开门货!!!
  • -文房用品- 寿山 田黄冻石 印章 货真价实的中坂田黄冻,原生石皮,制印规整,雕工精美,温润细节凝腻,田黄六德皆备,有包浆,满丝,真正的开门货!!!
  • -文房用品- 寿山 田黄冻石 印章 货真价实的中坂田黄冻,原生石皮,制印规整,雕工精美,温润细节凝腻,田黄六德皆备,有包浆,满丝,真正的开门货!!!
  • -文房用品- 寿山 田黄冻石 印章 货真价实的中坂田黄冻,原生石皮,制印规整,雕工精美,温润细节凝腻,田黄六德皆备,有包浆,满丝,真正的开门货!!!
  • -文房用品- 寿山 田黄冻石 印章 货真价实的中坂田黄冻,原生石皮,制印规整,雕工精美,温润细节凝腻,田黄六德皆备,有包浆,满丝,真正的开门货!!!
  • -文房用品- 寿山 田黄冻石 印章 货真价实的中坂田黄冻,原生石皮,制印规整,雕工精美,温润细节凝腻,田黄六德皆备,有包浆,满丝,真正的开门货!!!
  • -文房用品- 寿山 田黄冻石 印章 货真价实的中坂田黄冻,原生石皮,制印规整,雕工精美,温润细节凝腻,田黄六德皆备,有包浆,满丝,真正的开门货!!!
  • -文房用品- 寿山 田黄冻石 印章 货真价实的中坂田黄冻,原生石皮,制印规整,雕工精美,温润细节凝腻,田黄六德皆备,有包浆,满丝,真正的开门货!!!
  • -文房用品- 寿山 田黄冻石 印章 货真价实的中坂田黄冻,原生石皮,制印规整,雕工精美,温润细节凝腻,田黄六德皆备,有包浆,满丝,真正的开门货!!!
  • -文房用品- 寿山 田黄冻石 印章 货真价实的中坂田黄冻,原生石皮,制印规整,雕工精美,温润细节凝腻,田黄六德皆备,有包浆,满丝,真正的开门货!!!
  • -文房用品- 寿山 田黄冻石 印章 货真价实的中坂田黄冻,原生石皮,制印规整,雕工精美,温润细节凝腻,田黄六德皆备,有包浆,满丝,真正的开门货!!!
  • -文房用品- 寿山 田黄冻石 印章 货真价实的中坂田黄冻,原生石皮,制印规整,雕工精美,温润细节凝腻,田黄六德皆备,有包浆,满丝,真正的开门货!!!
  • -文房用品- 寿山 田黄冻石 印章 货真价实的中坂田黄冻,原生石皮,制印规整,雕工精美,温润细节凝腻,田黄六德皆备,有包浆,满丝,真正的开门货!!!

-文房用品- 寿山 田黄冻石 印章 货真价实的中坂田黄冻,原生石皮,制印规整,雕工精美,温润细节凝腻,田黄六德皆备,有包浆,满丝,真正的开门货!!!

举报
  • 制作者:    不详
  • 尺寸:    5 × 5 × 4 cm
  • 制作者:  不详
  • 尺寸:  5 × 5 × 4 cm

售价 290000.00

品相 九五品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18-01-22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房雅玩 > 印章印泥
      商品描述:
      -文房用品- 高山田黄冻石老印章一方,陈少梅款!!! 

      陈少梅(1909年4月至1954年9月),男,汉族,名云彰,又名云鹑,号升湖,字少梅,以字行。生于湖南衡山的一个书香之家,自幼随父学习书画诗文,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5岁加入金北楼、陈师曾等发起组织的“中国画学研究会”,17岁成为名噪一时的“湖社画会”之骨干,22岁主持“湖社天津分会”,成为津门画坛领袖。1930年他的作品获“比利时建国百年国际博览会”美术银奖,以后开始在画坛崭露头角,成为京津一带颇有影响的画家。新中国成立后,他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主席、天津美术学校校长。

      陈少梅上承马、夏、郭熙、浙派戴进、吴伟衣钵,兼师周臣、唐寅、仇英,一生转益多师,能工能简,水墨与重彩并长,山水、人物、花卉和书法均有一定造诣,为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奠定了宽厚的基础。同时我认为,马、夏也好,浙派也好,他们的表现技法更接近于现实生活,笔墨的造型意义多于笔墨的书法趣味,陈少梅由此转入表现当代生活无疑是较为便当的。他沿着自己选定的路子诚挚地探索着,终于把那几欲断绝的薪火重新点燃起来,形成了自己寓柔于阳刚的清劲画风,于艺坛独树一帜。陈少梅辞世已四十余年,画界无不为他英年早逝而惋惜。如果天公识人,假其高寿,这位具有深厚的传统基础又找到了艺术新途正在向着新的高峰攀登的丹青妙手,必将对中国艺坛有更大的贡献。

      陈少梅在继承传统方面是集大成者,他心怀虔诚地对待所有优秀绘画传统,以北宗为体,以南宗为用,以北宗蓄其势,以南宗添其韵,博采众长,擅长山水、人物、走兽,工写兼长,传统功力深厚。他的山水画和人物画成就都非常高,在艺术上继承了郭熙、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唐寅、仇英等人的绘画风格,豪放处有戴进、吴伟之风,但无粗糙的习气,精细处与周臣、唐寅相近,笔墨潇洒而不失法度,艺术面貌渊穆清华,洋溢着和谐的节奏与优雅的韵律,形成了自己清逸淡雅、寓柔秀于阳刚的清劲画风,于艺坛独树一帜。尤其是他的人物画更为人所推重,张大千先生曾称赞陈少梅的人物画“衣纹有宋人风格”。

      陈少梅15岁加入金北楼、陈师曾等发起组织的中国画学研究会,17岁成为名噪一时的湖社画会骨干,21岁作品获“比利时建国百年国际博览会”美术银奖,22岁主持湖社天津分会,成为津门画坛领袖。艺术上转益多师,博采众长,从明人唐寅、仇英得其秀逸清俊之气,从浙派戴进、吴伟得其磅礴生动之致,从元代倪云林得其幽淡恬静之趣;再溯源而上,直追宋代郭熙雄健明洁之妙,马远、夏圭遒劲苍润之势。作品功力沉雄博大,足与古贤抗衡,形成了寓秀雅于阳刚的清劲画风,成为晚明以来弘扬北宋绘画最杰出的画家,有“唐寅以后第一人”的美誉,被认为“在近现代画坛上竖立起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米景阳语)。建国后,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主席,天津美术学校校长,积极致力于民族绘画的创新与发扬。1953年底由天津回到北京,不幸于次年9月因患脑溢血病逝,惜享年仅46岁,启功叹惜“百身何赎!”。

      代表作品有《江南春》、《丛林远岭》等,作品多为中国美术馆及省(市)博物馆及文物部门收藏。 创作于1945年的《西园雅集图》,是陈先生工笔山水人物画的代表作。画面描写了宋代文人苏东坡、王晋卿等在西园雅集的故事,画家将赋诗、作画,弹琴、问道的几组人物安置于大自然之中,营造出深远、幽雅的意境。他将仇英秀雅织丽的笔法,与夏圭劲爽刚健的“小斧劈皴”交互使用,人物用中锋笔钩勒,大小不过寸许,个个风神飘逸、气韵超然。画面用色极为讲究。整幅画作表现了陈少梅深厚的艺术修养和高超的绘画技巧。
      早年作品有《西园雅集图》等,后期有《江南春》、《浴牛图》等。《小姑山》等为中国美术馆收藏。死后天津为其举办了遗作展览和“国画大师陈少梅与津派国画研讨会”,近年声誉日隆。有《陈少梅画选》、《陈少梅画辑》、《陈少梅画集》等行世。

      陈少梅是一位很有才气的画家,本应在绘画艺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可惜在他45时候因病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他的存世作品较少,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他的作品在市场上亮相不多,价格始终处于小名头之列,超过10万元的寥寥无几,画价与任伯年、潘天寿、李可染等大家有着天壤之别。进入21世纪后,陈少梅的作品开始被专家和画坛前辈所推崇,成为海内外藏家追逐的热点之一,其作品价位呈平稳上升之势。2001年,陈少梅的精心之作《夏山图》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备受追捧,经过几十回合的竞价,以140万元成交,这是其作品首次突破百万元的大关。时隔两年,香港苏富比再次推出两幅陈少梅的作品,一件为《仿郭熙山水》,尺幅仅2方尺,该作是物主1968年在北京琉璃厂购入的,结果以高达54万元成交;另一幅是《春游载洒》尺幅也只有2方尺,物主在1967年天津文物商店购入,成交价高达50.4万元。
      2004年陈少梅的作品在市场上更是势不可挡,他的《仕女》四屏尽管品相不够完美,但仍在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以 99万元拍出。在2004年天津文物公司拍卖会上,陈少梅画作《二十四孝图》长卷以60万元起拍,引来不少买家争夺,最后以561万元成交,是目前陈少梅作品拍卖的最高价。2004年梅于1950《松涛归帆》和《深林多秋》,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分别估价为4港元和5港元,结果上拍时受到热烈的追捧,均拍出180余万港元的佳绩。现陈少梅的一般作品也在数万元,大幅精品每幅在百万元以上,后市值得关注。


      邓尔雅,1884-1954。广东东莞人。黟山派。乳名贺春,原名溥霖,后更名万岁,字季雨,别名尔雅号尔疋,尒疋、宠恩,别署绿绮台主、风丁老人。斋堂为绿绮园、邓斋。邓蓉镜四子。邓蓉镜是清同治辛未科二甲翰林院编修,官江西督粮道,三署江西按察使司,后归田掌教“广雅书院”。邓尔雅出生于北京,幼承家学,治小学,早年攻篆刻、书法和文字训诂,并师何邹崖学印。1899年入广雅书院就读。 1905年偕妻及大儿邓小雅赴日学医,后改学美术,1910年回国任小学教员。次年与潘达微等同办《时报画报》《赏奇画报》,1912年与黄节等创办贞社广州分社。

      邓尔雅(1883-1954年),名溥霖,字季雨,东莞莞城人。邓尔雅是一个多面才子,他一生的成就不是三言两语所能概括,精研小学,外甥容庚从之学金石,容肇祖学古文,容肇新学治印,都成一代名家,由此可窥一二。 邓尔雅是东莞名士邓云霄的第十一世孙。邓云霄是明万历戊戌(1598年)进士,以谏恒出湖广左右参藩,为官行法严毅,为文渊浩宏硕,尤工诗律。邓云霄、邓逢京父子二人,在晚明之际,便与同邑著名书画家张穆、黄贞都以篆刻齐名。在马国权所编的《广东印人传》中,广东最早的篆刻家中就有邓逢京之大名。据史料记载,邓氏子孙数代,皆能治印,家风不失。邓尔雅的父亲邓蓉镜,亦为一代名儒。邓蓉镜精小学,富收藏,亦精通篆刻,与篆刻大家黄牧甫过从甚密。黄牧甫为他刻了“莲裳翰墨”和“花之君子”两印。
      家风熏陶下,邓尔雅自小便知六书体例,幼年开始旁听家庭教师为年长6岁的哥哥讲解《文字蒙求》、《说文部首》等书。邓蓉镜在家里操刀刻章,他也看得如痴如醉。8岁开始篆刻生涯,深得父执辈的赞赏。邓尔雅篆刻的技艺得到跃进的时期,是在他二十八岁从日本留学归国之后。当时他看到当代治印大师黄牧甫的作品,十分钦佩,于是就专心仿效,历久不懈。后来,他又创出了自己的篆刻风格,把书法、画与篆刻融合在一起,融画法入印,书与印互相渗透,所刻之印,锋锐挺劲,妍美光洁,于平正中变化万端。“作字如治印,治印如作字”是邓公篆刻的经验之谈。
      邓尔雅十八九岁时,还师从现代书法名家黄苗子的祖父黄屺香,1905年,23岁的邓尔雅东渡日本学美术。二十八九岁自日本回国,助潘达微创办同盟会及国内的第一份机关刊物《时事画报》,活跃于艺林,享誉南北,广交国内名家。并从那时开始专心研习黄牧甫的印,并自称是黄牧甫的“私淑弟子”。
      晚年,邓尔雅喜欢参用六朝碑文字入印,
      人谓之“驱使銛笔,毛颖纵横”。印章风格清丽恬淡,刚劲隽永。似俗实雅,刀笔俱现,冲和自然,韵味清朗;还善于刻造像印。所刻的印章,只得形象而不知是何字,这乃是邓公篆刻的一种代表性创造。邓尔雅一生所篆刻的印章,数以万计。容庚先生以“吾粤三百年来,无此作矣”来评价邓公的印刻。
      邓尔雅培养了一批广东的篆刻名家,如余仲嘉、刘玉林、莫铁等。其外甥容庚、容肇祖、容肇新,以及侄子邓祖杰于艺林中亦有印名。邓家后人受其影响,也与篆刻结缘。邓尔雅在大篆、小篆、行楷等书法造诣上很高深,这全赖于他多年来对小学训诂的学术浸淫。自小,邓尔雅对文字训诂等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回忆儿时生活时曾说:儿时惟爱诵唐诗,争以熟记为荣,由于家藏甚丰,金石、拓本、书籍、古玩、印谱……一应俱全,挤置四壁,故自幼承家学、博览群书。1897年始,邓尔雅师事何邹崖,后其父任广雅书院第四任山长(院长),与陈澧之曾孙陈之达、黄冷观同在广雅学习,并师黄屺香。这些学习经历,为邓尔雅打下了小学文字训诂的深厚基础。
      他的遗著中,分量最大内容最精的,要数花费了几十年心力写成的《文字源流》,手稿早由家属捐赠香港艺术馆,凡二十一册,皆为札记式文字,每段三四百字,长短不一,多设有小标题,估计约三四十万字,胜意纷呈,令人目不暇给,这样深于六书之学的,实在是非常罕见的。
      邓尔雅也是一位能诗之人,他的诗如他的书法篆刻一样,隽永有味,古朴清新。1914年,邓尔雅加入南社,一生作诗无数,曾在《时事画报》、《南社丛刻》、《南武学报》、《国学丛选》等报刊发表大量诗文。其甥容庚谓先生“篆刻学邓石如,正书学邓承修,诗学龚自珍,而均能变化以自成家,观者罕知其所自出。”但现 在遗留下来的邓尔雅诗歌集本,唯独《绿绮园诗集》。由于一生游历甚多,因而在诗集中占较大篇幅的是描写各地风物的诗歌。
      除了书、文、篆刻,邓尔雅还与琴结缘。名琴“绿绮琴”于唐武德二年制,邓尔雅得自抗清名将张家玉之后人张敬修。1944年,邓尔雅筑于香港大埔的“绿绮园”曾被台风吹毁,连所藏大量书籍文物均遭破坏,从废墟中抢救出的绿绮琴却安然无恙。邓尔雅视为奇迹,随即迁居九龙以安顿名琴。直至他71岁临终之际,仍命家人将琴放在病榻畔,抚摸不舍以至最后一息。
      邓尔雅祖籍东莞,但在东莞却鲜有足迹,仅于1920至1921年期间,他回到故乡,在东莞中学任教.尽管在故乡东莞的日子不多,但邓尔雅对东莞的民俗、文化、风俗都甚有了解,而且很多都用东莞方言或粤语作韵,诗风别开生面。邓尔雅去世之后,其甥容庚先生从亲属手中取得遗稿,晚清探花商衍鎏先生代为之录,得五百二十余首,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已在1960年梓行。
      1898年,邓尔雅与杜枚叔等在广州东横街(即高第街附近)创立启明学堂,这是广州最早的一间小学。
      现当代金石学大家容庚、中国哲学史家容肇祖是邓尔雅外甥,而邓尔雅也是容氏兄弟的启蒙老师。在1913年,邓尔雅返归故里在东莞期间,容氏三兄弟容希白、容肇新、容肇祖跟随着舅舅学习小学,甲骨金文,为他们日后的学术成就打下了扎实的根基。后来,容肇新早逝,容庚及容肇祖兄弟则大有所成,著述甚丰。

      田黄石(Field-yellow stone),是出产于中国福建省寿山乡寿山村的一种著名珍稀篆刻名石,莫氏硬度为2.3~3度,与其它产自寿山的石材统称为“寿山石”,田黄为寿山石中最优良的品种之一。田黄石因其产量稀少,而显弥足珍贵,清朝时曾受到皇帝的宠爱,早有易金三倍之说,如今在拍卖市场上更是价格火爆,最高价达每克15万之众!田黄石中最高档的品种是田黄冻石。辩识田黄的三要素是皮、格、丝,三要素!皮就是天然形成的一层石皮,格是田黄在迁徙中留下的裂痕(一般都已经自然填充)呈红色或者黄色,丝就是一种天然的貌似切开的新鲜萝卜的纹路,只有具备这三要素才能够确定为田黄石!


      田黄石是寿山石系中的瑰宝,素有“万石中之王”尊号。其色泽温润可爱,肌理细密,自明清以来就被印人视为“印石之王”。数百年来田黄石极受藏家至爱,正如俗语所说:“黄金易得,田黄难求”。 

      福建省福州市北部山区的寿山乡,乡中有一条约1千多米长,宽2百多米的山溪,就是田黄石的出产地。它是脱离石脉而独立成块,长期埋于沙士之中,是“无根而璞,元脉可寻”的石材。田黄石分上坂,中坂和下坂三个地段组成,上坂是靠溪水上游地区,这儿出产的田黄石透明度高,有通灵感,颜色略显微黄的白色调为主。由于上游的水源好,出产的田黄石犹似玻璃一样的光泽明亮。田黄石的上品称“银裹金”和“田白石”,出自上坂区。中坂位于溪河的中间部分,所产之石大多标准而规范,而且石质洁净湿润,色泽浓重,石中的萝卜纹理清晰,田黄石中的“田黄凉石”、“金裹银”、“桔皮红”、“黄金黄”、“楷杷黄”、“鸡油黄”等极品,大多产于此坂。下坂因处坑头一带,缺乏水冲性,故石质透明度较差,多为桐油色、暗赭色,纹理较粗。

      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已有人开始采集,到了明清两代田黄石更是盛名于世。许多达官显贵,文人雅士竞相刻意收集田黄石。相传清初时期皇帝祭天,神案上都少不了一方上品田黄石,寓其“福(福建)、寿(寿山)、皇(田黄)”吉祥之意。因此,田黄石一直盛名不衰,身价倍增,曾有古话“一寸田黄一寸金”。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