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火山岛书店
  • 54t★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6年6月,包平邮!

54t★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6年6月,包平邮!

举报
  • 出版单位:    不详
  • 期号:    2012-06 第 06 期
  • 开本:    16开
  • 出版单位:  不详
  • 期号:  2012-06 第 06 期
  • 开本:  16开

售价 35.00

品相 九品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12-12-25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期刊 > 生活时尚 > 旅游地理
      商品描述:
      54t★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6年6月,包平邮!
      编    号:DL04
      书    名: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出    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
      页    数:正文160页
      尺    寸:26cm x 18.05cm
      出版时间:2006年6月
      新旧程度:二手杂志。
      其    他:完整,漂亮,内容丰富。

      主要内容:


      神秘的绿岛
      The Mysterious Green Island
      撰文/何自立   摄影/
      绿岛,是一支小夜曲幻化出的天堂;
      绿岛,也曾是囚禁生命的地狱;
      蕞尔小岛在喧嚣嘈杂的世界中,是否还有永葆原色的未来?

      聚焦工业遗产
      如果把整个人类文明浓缩成12个小时,工业文明不过仅占短短的5分钟。我们的报道虽然仅是对工业文明的一瞥,但却足以使人们对刚刚从我们身边逝去的工业文明进行一次全新的审视与反省。即使是我们很熟悉的领域,也有很多未知的隐情。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主旋律的中国工业文明,也带有深深的地理烙印。
      视点:对工业遗产的认同
      Viewpoint: Identity of Industrial Heritage
      撰文/北京大学城环系教授  唐晓峰

      视点:请来保护我们的工业遗产
      Viewpoint: A Plea to Preserve Our Industrial Heritage
      撰文/国家文物局局长  单霁翔

      沈阳:拆掉4000座大烟囱之后
      Shenyang: After the Dismantling of 4,000 Chimneys
      撰文/张志强  摄影/
      第一台精密丝杠机床、第一台万吨挤压机、第一台超高压变压器……在沈阳,有数百个新中国工业第一。作为见证沈阳工业发展历史的工业文物,是沈阳文物宝库中璀璨的一部分。如今工业遗址在快速的城市建设过程中被拆毁,工业文物在漠然的眼光下不断流失。为了让这些不可再生的工业文物,成为沈阳工业文明永不消逝的佐证,有识之士对沈阳的工业遗产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并对保护工作提出了想法和意见。

      江南造船厂:中国人从这里踏上追赶西方之路
      Jiangnan Shipyard: The Starting Point of China\'s Race to Pursue the West
      撰文/王国慧  供图/上海江南造船厂宣传部
      上海江南造船厂(前身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不仅是中国百年工业的缩影,同时也是整部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见证者。从诞生之时起,它就是一个特殊的企业,既承载了一个民族濒临绝境的富国强兵之梦,也开始扭转国人由内控天下到外向海洋的世界观。然而它的特殊性还在于它的持续性、现实性和对未来的延展性。现在,它又在考问我们对历史的态度和开拓现实的能力。我们不得不把目光聚焦于此——江南制造,中国工业遗产的第一个典型案例。

      德国鲁尔的“前世今生”
      The Ruhr: Past and Present  
      撰文/Dr.Joe Hajdu  陈伯超  翻译/杨嘉敏
      工业遗产是什么?工业遗产为何被长期冷落后开始受青睐?国际上保护工业遗产的浪潮从何时开始?哪个国家做得最好?请随本文走一遭,不但找到了上述问题的答案,一些工业遗产保护的优秀个案定会令你大开眼界。

      三线建设:中国最近的工业遗产
      China’s Recent Industrial Heritage
      撰文/陈东林  摄影/陈家钢等
      1964年到1978年,在中国中西部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称为三线建设。虽然基于当时特定环境所采取的“靠山、分散、隐蔽”和进洞的选址原则给后来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不便,不过,在短短的几年、十几年间,星罗棋布于中西部的上千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成为推动中国西部工业化的“加速器”。在三线建设已成为历史、工业化时代渐渐离我们远去的时候,三线已成为离我们最近的工业遗产。

      北京“798”:从军工厂到艺术区
      Beijing 798: Military Factory Turned to Contemporary Art and Culture Community
      Focus: 798
      撰文/李雪梅 摄影/王彤 徐勇等
      如今的798已是中国城市文化的急先锋,一个引人注目的时尚新宠,一种过去和未来、现实与理想、荒诞与正经奇幻组合的试验场……从军工厂到艺术区,这一改天换地的转变,其步伐之快、势头之猛,出乎很多人的想象。它带来我们的不仅仅是奇思幻想,而是新奇之后的沉思。

      再现姑师Reappearance of an Ancient City: Gushi
      撰文/李肖  摄影/张永兵刘玉生等
      姑师(车师)虽不如楼兰般声名显赫,但却与楼兰一样,具有同样久远的历史,同处古丝绸之路的战略要道。但由于其更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即位于丝绸之路的北线和中线的必经之路。随着匈奴和汉两大王朝在西域力量的对比变化,姑师面临着艰难的选择,并在西域诸国中,演绎出较楼兰更加曲折险峻的故事。事隔两千年,我们还能触知那曾经遥远、多谋的弹丸小国吗?考古专家十年前发掘的车师王族墓地和新近发掘的洋海墓地,为我们展示出古代姑师人鲜为人知的一面。

      隐匿在密林深处的菇民The Mushroom Planters of the Deep Forest
      撰文/朱志敏  摄影/朱志敏等
      香菇是世人公认的美食,但是香菇的原始栽培法却充满神秘。当我们的作者沿着浙江龙泉菇民的足迹,探访菇民的生活时发现,大山深处存在着一个不被外人所知的、几乎被历史遗忘的菇民小部落,一个藏匿在密林深处的独立小社会。它基本上保持了千百年来以菇业为中心的生活生产习俗、语言文化和宗教信仰。只是这个社会也很快要消失了。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