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中的第一批企业家们,依靠自己的胆识积累了自己的第一桶金。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发展规模化、现代化、国际化的迫切要求,企业家们需要汲取更广泛的管理经验。松下幸之助、德鲁克、杰克·韦尔奇等一批世界级的企业家与思想家,在这个特定的阶段,成为中国企业家的学习榜样。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完全西化的管理模式,并不能解决中国企业发展的特殊问题。联通、实达、乐百氏、王府井百货、康佳等企业的“麦肯锡路线”走得并不成功,德隆集团、托普、三九集团的“学习GE”之路也步履维艰。
在2004年,韦尔奇与中国CEO的高端对话中,“韦师傅”就耸耸肩对李东生说:“TCL的问题,我解决不了。”在给予我们管理智慧上,西方的韦尔奇不见得会比中国的孔夫子更高明。
这一切都促使中国的企业家们在寻找外援的同时,积极从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精华中去领悟经营管理之道。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辑录,被称为“中国人的圣经”。这一本被中国人读了上千年的教科书,包含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与治国之道,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把钥匙。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读史使人明智——悠久的历史对于我们个体的人生来讲,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库,它在为我们讲述人类昨天的同时,也在告诉我们如何去解读今天。
中国人在管理方面有几千年的历史和经验,管理者想要从中汲取营养,要从向古人学习开始。不知道历史,则很难把握管理思想演变的规律和发展方向。所以,作者编撰了这本《历史是本管理书》,试图从历史已有的管人用人经验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汲取营养与智慧,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正如古埃及人所说:“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愿与诸位共勉。
编者201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