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图书条目标准图
徐晓钟 、谭霈生 著 / 中国戏剧出版社 / 2009-09 / 平装
售价 ¥ 3.90 1.1折
定价 ¥36.00
品相 九品
优惠 满包邮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4-09-03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新时期戏剧艺术研究
艺术对人的成长有着特殊的意义。艺术不仅能够表达人的情感,展现人的创造性的才能,而且还能够在创造性的活动中培养和提高人的观察力、理解力、感应力、表现力、交流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艺术的世界里,人们能够学习到其他领域学不到的东西,从而不断地完善自己。
徐晓钟,中国戏剧教育家、话剧导演艺术家、教授、中央戏剧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剧协第四届副主席等。谭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戏剧理论教研室主任,系主任,中央戏剧学院戏剧艺术研究所副所长。
总序导论第一章本书的缘由第二章新时期戏剧的三个发展阶段——曲折的三部曲第三章新时期戏剧总体性关键问题的解析第一节传统与借鉴第二节戏剧与观众新时期戏剧文学论第一章新时期(80年代)戏剧文学第一节短暂的辉煌第二节关于“戏剧观”的讨论第三节新时期戏剧的革新运动第四节80年代代表性剧目第二章新时期后期(90年代)戏剧文学第一节90年代的戏剧景观第二节90年代戏剧的主要特征第三节90年代的代表作品第四节过士行的戏剧创作第五节孟京辉和实验戏剧第三章新时期小剧场戏剧的发展第一节90年代小剧场戏剧的最主要特征第二节小剧场戏剧的其他特征新时期戏剧导演艺术论第一章新时期导演艺术历程概述第一节现实主义导演艺术在批判中回归第二节“东张西望”——导演主体意识的开启与解放第三节戏剧危机引发深度反思,走向辉煌第四节“主旋律”与消闲——戏剧创作的两个声部第五节90年代——“后新时期”戏剧时代第二章新时期导演艺术前期的探索第一节话剧舞台艺术出现的新现象第二节导演艺术的实质性变革第三节《绝对信号》开我国实验戏剧的先河第四节王贵在新时期初期的创作第五节新时期导演艺术前期探索的问题第三章新时期导演艺术探索革新的深化第一节有主导原则的多种审美特性的嫁接与融合——话剧艺术的现代综合第二节新时期与布莱希特戏剧第三节陈颐的布莱希特戏剧实践第四节胡伟民的导演艺术第五节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演出第四章艰难中跋涉前进的后新时期导演艺术第一节90年代中国社会及戏剧艺术的深刻变化第二节中国话剧诞生九十周年纪念及国庆五十周年戏剧展演第三节关于写实主义的回归第五章90年代实验戏剧中的导演艺术第一节90年代实验戏剧导演艺术的一种趋势——经典名著的上演与改编第二节孟京辉的实验戏剧第三节林兆华的实验戏剧第四节90年代实验戏剧导演艺术留下的课题第六章新时期戏剧导演创作的基本经验第一节东、西方艺术、传统与现代美学的碰撞与结合,是对立审美特性的有主导原则的嫁接与融合第二节向中国传统戏曲美学精神学习创造有民族艺术风韵的现代话剧第七章新时期戏剧导演艺术结语第一节人学与哲理品格有待深化第二节导演艺术本体因素与本体魅力的失落第三节导演界应该预感到一种深刻的危机第四节防止“独一无二的选择”的思维方式重返戏剧大地新时期戏剧表演论第一章新时期戏剧表演艺术概览第一节拨乱反正,再现辉煌第二节在探索中前进第三节北京人艺演剧学派的确立第四节小剧场戏剧在改变丰富着原有的戏剧表演观念第五节影视剧表演与戏剧表演相互渗透第六节专业院校:戏剧人才培养的摇篮及观念培养的重要基地第二章新时期戏剧表演艺术观念变革析解第一节寻找真实的坐标第二节向人性的深处开掘第三节哲理思索与演员的评价意识第四节向表现美学表演拓宽中的探索第五节观演关系的变化中演员做出的回答第三章新时期戏剧表演艺术发展中的困惑与未来展望第一节表演理论的发展与不足第二节困扰与展望新时期戏剧舞台美术论第一章新时期戏剧舞台美术历程回顾第二章新时期舞台美术特征析解第一节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第二节在多样化基础上深化第三章90年代的中国舞台美术第一节90年代舞台美术的生存状态第二节90年代中国舞台美术理论研究的退潮第三节90年代舞台美术的艺术探索第四节90年代中国舞台美术的对外交流后记
展开全部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