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图书条目标准图
潘伯鹰 著;谭徐锋 编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9-09 / 平装
售价 ¥ 79.00
品相 全新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5-09-27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潘伯鹰谈书法
一代才识高卓之士 一位被埋没的书法大家 诗词小说书法三绝 打捞现代中国文化界一段动人的记忆 与沈尹默齐名 楷书字帖被作为中小学生临摹范本 作为学艺俱精的大师,潘伯鹰强调学书既要勤练,更要求索“字外精神”,其书学见解发人深省,多见于其《中国的书法》《中国书法简论》二书,被书法爱好者奉为经典。潘氏书论文字清新,叙事简洁,以自身学书经历,为初学者娓娓道来,引人入胜。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叙述历代书家之时,对于书家人格尤其重视,通过其深入浅出的表彰,可以给书法爱好者尤其是少年人以品格的砥砺,这是不少故作高深的书论所不及的。
潘伯鹰(1898-1966),安徽怀宁人。原名式,字伯鹰,号凫公、有髮翁、却曲翁,别署孤云。现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诗人,曾著小说多种,后潜心于诗词及书法。是现代书坛“二王”书风的积极追崇者之一。民國五十年(1961年)任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书法涉猎面极广,尤得力于王羲之、褚遂良、赵孟頫。擅楷书、行草,用笔刚毅凝重,超凡脱俗,主张正草并进,碑帖兼学。与沈尹默齐名,曾各写楷书字帖,作为中小学生的临摹范本,影响深远。著有《书法杂论》《中国的书法》《中国书法简论》《潘伯鹰行草墨迹》等。 谭徐锋,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资深出版人,历史学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谭徐锋工作室负责人,主要研究晚清民国政治史、文化史与知识分子史,从事近代中国文献整理,兼及传统书画鉴赏。独立承担完成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蒋百里全集》《黄尊三日记》《蒋廷黻近代史合集》,先后在《人文杂志》《二十一世纪》《社会科学研究》《中国书法》《中国图书评论》《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博览群书》三联生活周刊《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经济观察报》等发表论文、书评、随笔数十篇。
前言 上部 中国书法简论 卷 上 一 引论/003 二 “书画同源”与笔法/ 010 三 正确的执笔/031 四 如何用笔/036 五 从结字和用笔入门/049 六 如何临习/062 七 途径示范/074 八 笔墨纸砚/091 九 参考书举例/108 卷 下 一 欣赏/ 113 二 隶书的重要作用/126 三 晋后书派鸟瞰/ 131 四 二王/144 五 虞欧褚薛/158 六 李孙张素/175 七 颜柳/187 八 杨凝式与李建中/199 九 苏黄米蔡/208 十 赵孟 / 227 十一 明清书势/236 下部 中国书法丛谈 一书法常识/253 二说习字之益/258 三 “二沈”书画展引/ 261 四名迹经眼续记/263 五书法小故事/266 六孙过庭及其《书谱》/270 七漫谈清代的隶书/274 八应从五字执笔法入门/278 九悬腕与导送/281 十如何临习?/284 十一 “我应该学哪一家?”/ 288 十二书墙的杨风子/291 十三北宋书派的新旧观/294 十四李建中及其《土母帖》/299 十五涨墨/303 十六博与约/306 十七书家与善书者/310 十八 《兰亭》趣味/ 313 十九笔法 (创新与好奇)/316 二十描字、补笔、改写/320 二十一吴昌硕的书法/322 二十二丛帖琐谈/325 二十三说笔墨交融/330 二十四说不似之似/333 二十五再谈笔与书法的关系/337
展开全部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