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刘修德 著 / 科学出版社 / 2008-09 / 精装
售价 ¥ 48.00 3.6折
定价 ¥135.00
品相 九品
优惠 满包邮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5-01-09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福建省海湾围填海规划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福建省海湾围填海规划环境影响综合评价》运用系统科学思想,借助地理学、海洋学、环境学、生态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紧紧围绕各类海湾围填海规划方案(包括项目)对资源(如港口航运、渔业、旅游等)及海洋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从数值模拟、生态与环境评价和社会经济评价及损益分析等方面着手,综合评价了福建省13个主要海湾历史围填海活动和未来围填海规划需求,并就其对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环境容量和资源的损耗以及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综合损益分析和评价,拟定了福建省13个主要海湾未来围填海规划,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和海域使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福建省海湾围填海规划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可供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海洋管理等专业的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及大专院校学生参考、使用。
刘修德,1954年7月出生,汉族,福建霞浦人,中共党员。中央党校函授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毕业,在职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1978年12月参加工作,曾任霞浦县副县长,福建省水产设计院院长、书记,福建省水产厅财务处处长,福建省水产厅党组成员,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2007年6月起任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总序前言第1章福建省海湾概况1.1海湾自然环境概况1.1.1地理位置与区位条件1.1.2自然环境条件1.1.3主要海洋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1.2沿海社会经济基本情况1.2.1沿海人口与城镇1.2.2沿海地区经济概况1.3海湾海洋功能区划1.3.1区划目的与意义1.3.2区划编制的原则1.3.3海洋功能区分类体系1.3.4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概况1.4各主要海湾概况1.4.1沙埕港概况1.4.2三沙湾概况1.4.3罗源湾概况1.4.4闽江口概况1.4.5福清湾及海坛峡概况1.4.6兴化湾概况1.4.7湄洲湾概况1.4.8泉州湾概况1.4.9深沪湾概况1.4.10厦门湾概况1.4.11旧镇湾概况1.4.12东山湾概况1.4.13诏安湾概况第2章主要海湾围填海活动影响回顾睦评价与现状2.1福建省各主要海湾围填海活动概述与全省总结2.1.1各主要海湾围填海活动概述2.1.2福建省围填海活动总结2.2海湾谁动力环境现状和回顾性评价2.2.1模型的建立和验证2.2.2水动力环境评价方法2.2.3现状评价结论2.2.4回顾性评价结论2.3海湾质量现状和回顾性评价2.3.1历史资料分析2.3.2补充调查数据资料分析2.3.3围填前后水环境质量变化评价2.3.4围填前后沉积物质量变化评价2.3.5围填前后生物体质量变化评价2.3.6评价结论2.4海湾环境容量评价2.4.1污染源分析2.4.2围填前后环境容量变化计算2.4.3历史典型围垦活动造成的环境容量价值损失2.4.4评价结论2.5海湾生物生态现状与回顾性评价2.5.1资料来源2.5.2主要海湾生物生态现状和回顾分析2.5.3海湾生物生态现状综合评价2.5.4历史围填海活动的生物生态影响分析2.5.5围填海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害的价值评估2.6海洋资源影响回顾性评价2.6.1主要海湾自然资源实物量影响评价2.6.2全省海湾海洋资源影响回顾性评价结论2.7社会经济影响回顾性评价2.7.1经济效益评价基本方法2.7.2社会效益评价主要指标2.7.3主要围填海活动的经济效益2.7.4海湾围填海活动的社会经济效益综合分析2.7.5围填海活动的负面社会影响2.8全省海湾历史围填海活动回顾性综合评价2.8.1现状和回顾性评价指标体系2.8.2全省主要海湾历史围填海活动的正面效益2.8.3全省主要海湾历史围填海活动的负面影响2.8.4福建省主要海湾历史围填海活动回顾性评价结论2.8.5措施和建议第3章围填海规划影晌预测性评价3.1海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用海需求3.1.1社会经济及海洋经济概况3.1.2地区经济及海洋经济发展预测3.1.3主要海湾围填海用海需求总体情况3.1.4海洋经济“十一五”规划的重点项目3.2围填海用海需求工况设计3.2.1工况设计原则3.2.2工况设计依据3.2.3工况设计方法3.2.4各海湾围填海工况概况3.3围填海影响预测评价体系和方法3.3.1评价体系与指标3.3.2评价方法3.4围填海方案水动力环境影响评价3.4.1沙埕港3.4.2三沙湾3.4.3罗源湾3.4.4闽江口3.4.5福清湾及海坛峡3.4.6兴化湾3.4.7湄洲湾3.4.8泉州湾3.4.9深沪湾3.4.10厦门湾3.4.11旧镇湾3.4.12东山湾3.4.13诏安湾3.4.14评价结论3.5围填海方案环境容量影响评价3.5.1技术方法与评价指标3.5.2环境容量评估3.5.3环境容量价值评估3.5.4主要污染物分布预测3.5.5评价结论3.6围填海方案海洋化学环境影响分析3.6.1水环境质量3.6.2沉积物质量3.6.3海洋生物质量3.7围填海方案生态影响预测分析3.7.1分析方法和评价指标3.7.2生态影响预测分析3.7.3各围填海方案损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预测3.8围填海方案海洋资源影响评价3.8.1资源价值损失评价原则和方法3.8.2海洋自然资源损失评估3.8.3海洋自然资源总损失评价3.9围填海方案社会经济影响评价3.9.1评价理论与原则3.9.2技术方法及评价指标3.9.3经济效益评估3.9.4社会效益评估3.9.5综合评价3.10围填海方案综合分析3.10.1水动力环境预测性评价方案优选3.10.2环境容量预测性评价方案优选3.10.3生物生态预测性评价方案优选3.10.4海洋资源预测性评价方案优选3.10.5社会经济损益预测性评价方案优选3.10.6各海湾围填海预测性综合优选方案3.10.7围填海总量论证结果3.11极端事件评价3.11.1各海湾百年一遇台风极端增水3.11.2百年一遇台风极端增水条件下悬沙质量浓度3.11.3百年一遇台风极端增水条件下冲淤分布3.11.4洪水期最大悬浮泥沙输入冲淤变化分析第4章围填海工况方案综合对比分析与优选评价4.1类比分析与优选评价的资料基础4.2总体思路及技术路线4.3海湾工况方案综合分析4.3.1海湾工况方案综合分析概述4.3.2“可行”类工况方案的综合评价4.3.3“慎重”类工况方案的综合评价4.3.4承担单位相同的海湾类综合评价4.3.5排序对比分析4.3.6“可行”类和“慎重”类工况方案特征分析-4.4结论4.4.1“可行”类工况方案分为四类4.4.2“慎重”类工况方案分为五类第5章主要评价结论综述5.1各专题研究获得的现状评价重要结论5.2各专题研究回顾性评价重要结论5.3各海湾综合论证结论5.4围填海工况总体必选结果第6章政策与措施资料来源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