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狗》
John Galsworthy
(英)约翰·高尔斯华绥 (1867~1933),英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代表作有《有产业的人》《福尔赛世家》等。二十世纪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和剧作家、英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优秀继承者。与威尔斯、贝内特并称为二十世纪英国现实主义三杰。高尔斯华绥的写作风格真实,生活画面广阔,心理描写细腻,语言简练生动。1932年荣膺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老人与海》
Ernest Miller Hemingway
(美)欧内斯特·海明威 (1899~1961),二十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海明威因其笔锋犀利而以“文坛硬汉”著称,被认为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其《老人与海》获1953年普利策奖及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创作成就非凡,许多作品独具视角,笔触尖锐而富有张力,堪称经典。
《普初加里的国王》
Selma Lagerlf
(瑞典)塞尔玛·拉格洛芙 (1858~1940),*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女作家(1909年)。拉格洛芙生于瑞典韦姆兰省的一个小庄园,三岁半时因臀部受伤,致使双腿萎缩。她从小就爱听祖母讲古老的庄园故事,这对她后来的写作起了很大作用。
拉格洛芙经过超常的努力于24岁时考入瑞典皇家女子师范学院,毕业后在一所女子学校担任历史、地理教师,同时还利用业余时间写作。代表作《尼尔斯骑鹅历险记》《普初加里的国王》。
《尼尔斯骑鹅历险记》
Selma Lagerlf
(瑞典)塞尔玛·拉格洛芙 (1858~1940),*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女作家。拉格洛芙生于瑞典韦姆兰省的一个小庄园,三岁半时因臀部受伤,致使双腿萎缩。她从小就爱听祖母讲古老的庄园故事,这对她后来的写作起了很大作用。
她一直希望写一部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作品,让他们通过有趣的故事了解祖国的历史和地理。她创作的《尼尔斯骑鹅历险记》于1906~1907年作为瑞典小学生的教科书出版,她也因此获得了各种殊荣,其中包括190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和瑞典文学院院士的称号。
《恰佩克童话》
Karel Capek
(捷克)卡雷尔·恰佩克 (1890~1938),恰佩克是捷克国*级的作家,他曾获得七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并先后四次夺得国家文学奖。1936年出版了他著名的长篇科幻小说的代表作《鲵鱼之乱》,后又创作了《恰佩克童话》,他的作品在国际文坛上享有盛誉。恰佩克是这套书里**一位提名*多,而*终未获殊荣的作家,主要因为在科技尚未被大众所接受的年代,恰佩克书道出了人类对于未知事物,对于机器人的原始恐惧,他也是*一个提出“Robot”机器人一词的,并预言:世界将被机器人统治,如果在现今的AI时代,我们坚信他定能成就。
《蜜蜂公主》
Anatole France
(法)阿纳托尔·法郎士 (1844~1924),法国著名作家,19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一生笔耕不辍,专门为孩子们创作了童话《蜜蜂公主》。1921年,法郎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正如颁奖词所说,具有博学、富于幻想、清澈迷人的风格,还有他融合讽刺和热情所产生的神奇效果。法郎士凭借辉煌的文学成就,被世人誉为“一位真正的文坛宗师 ”。
《丛林故事》
Joseph Rudyard Kipling
(英)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 (1865~1936),出生于印度孟买,20世纪英国享有盛誉的重要作家、诗人。他于19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英国第*位获此殊荣的作家。
吉卜林的创作十分丰富,在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游记、儿童文学、随笔等方面均有不俗的表现。其作品充满浓郁的印度风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代表作有《原来如此的故事》《丛林故事》,小说《基姆》诗集《营房谣》《七海》等。
《青鸟》
Maurice Maeterlinck
(比)莫里斯·梅特林克 (1862~1949),比利时剧作家、诗人、散文家。19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是象征派戏剧的代表作家,先后写了《青鸟》、《盲人》、《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等多部剧本,被誉为“比利时的莎士比亚”。1911年,由于他多方面的文学才华,尤其是在戏剧方面的杰出贡献,梅特林克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原来如此的故事》
Joseph Rudyard Kipling
(英)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 (1865~1936),出生于印度孟买,20世纪英国享有盛誉的重要作家、诗人。他于19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英国第*位获此殊荣的作家。
吉卜林的创作十分丰富,在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游记、儿童文学、随笔等方面均有不俗的表现。其作品充满浓郁的印度风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代表作有《原来如此的故事》《丛林故事》《丛林故事续篇》,小说《基姆》诗集《营房谣》《七海》等。
《小毛驴之歌》
Juan Ramón Jiménez
(西班牙)胡安·拉蒙·希梅内斯 (1881~1958),西班牙著名诗人,曾进入塞维利亚大学学习法律。1900年开始发表诗歌,1936年因西班牙内战爆发,流亡国外,辗转迁居波多黎各。其主要作品有《遥远的花园》《悲情咏叹调》《一个新婚诗人的日记》和《三个世界的西班牙人》等。1956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久,其妻子病逝,希梅内斯受到很大打击,未参加颁奖仪式。1958年5月29日,希梅内斯在波多黎各圣胡安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