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采薇阁书店
  • 智海(复性书院丛刊)
  • 智海(复性书院丛刊)
  • 智海(复性书院丛刊)
  • 智海(复性书院丛刊)
  • 智海(复性书院丛刊)
  • 智海(复性书院丛刊)
  • 智海(复性书院丛刊)
  • 智海(复性书院丛刊)

智海(复性书院丛刊)

举报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540257088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售价 186000.00

定价 ¥186000.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1-01-12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国学古籍 > 历史
      商品描述:
      出版説明
               
               復性書院叢刊是近代大儒馬一浮先生在主持復性書院期間擬定的古典文獻刊刻計劃,復性書院成立於一九三九年。先是,三八年一月,日寇逼近浙江富陽,馬一浮轉徙桐廬、建德、之間,避地無計,因致書浙大校長竺可楨,望代爲謀劃。經過商議,浙大以國學特約講座延聘馬一浮。三月中旬,馬一浮應浙大聘,先後有泰和會語、宜山會語等學術演講。不久,馬一浮講學的消息爲其重慶友人所知,因謀在四川創辦書院。八月,馬一浮就書院名稱、規制等起草了《書院之名稱、旨趣及簡要辦法》。次年三月,馬一浮由廣西宜山抵達四川樂山,籌備書院事。
               復性書院設在四川樂山烏尤寺,其時戰事孔亟,物力維艱,書院學舍、講堂皆因陋就簡。經過數月籌備,書院於一九三九年九月十七日開講,時有主講一人,講友二人,都講四人,執事二人,學生十三人,來賓數人。講學處在烏尤寺曠怡亭, 亭臨爾雅臺,相傳爲漢儒郭璞註爾雅之處,亭、臺依山臨江,可以遠眺,爲當地名勝。書院在創議階段,講學課程擬設玄學、義學、禪學講座,又擬聘趙堯生講詩教,葉左文講三禮,熊十力講哲學,但實際開講之後,限於辦學規模等條件,書院實際的講授内容,主要是主講宣揚儒學『六藝』的講座,後來編輯的《復性書院講錄》分六卷,卷一:學規、讀書法、書目舉要等。卷二:群經大義、論語大義。卷三:孝經大義。卷四:詩教序説。卷五:洪範約義。卷六:觀象卮言。在近代東西激蕩的學術氛圍中,書院的講習内容略顯保守,當時甚至有『開倒車』的譏評。在創設階段,就書院規制、教學内容等,馬一浮與友人熊十力、賀昌群等發生了分歧,熊、賀二人先後離去。當時葉聖陶流寓蜀中,與諸人相往還,彼亦云『大約理學家講學,將以馬先生爲收場角色,此後不會再有矣』。一九四一年五月二十六日,馬一浮講畢『觀象卮言』之『釋器大道大』之後,宣布講論結束,謝遣學人。
               書院講習活動結束之後,并未完全沉寂,早在一九三九年十二月,馬一浮就提出書院『講學與刻書并重兩種辦法』,以爲『刊刻書籍,不特爲書院必辦之事,亦稍存廣書院於天下之意』。書院刻書計劃見於《復性書院擬先刻諸書簡目》,其中出目二百餘種,分《群經統類》《儒林典要》《文苑菁英》《政典先河》《諸子會歸》五類。其所以取裁之意,謂『書院刻書以經術義理爲主,故首輯「群經統類」,「儒林典要」,益以「諸子會歸」,自先秦以迄近代,學術源流可得而識,亦欲旁及文史,故擬輯「文苑菁英」,以弘詩教,輯「政典先河」,以翼書、禮。就此五類,其書已踰千種。更欲輯「智海」以收玄言義學,編「通史」以該諸史,輯「廣意林」以録雜家,使博其趣,則易、春秋之流裔也。』這不僅體現了馬先生以『六藝』統天下學術之主張,也向學人昭示了中華學術之精粹。
               書院的刻書事業並不順利,其時物價騰湧,刻資缺乏,馬一浮數度鬻字籌集刻資。又當戰時,寫刻工人不易尋覓,中途至有工人坐地起價。從一九四〇年到一九四九年復性書院改組爲圖書館,復性書院先後刻書三十餘種。《中國叢書綜録》『復性書院叢刊』條存叢刊子目二十九種,所舉并不完備,我們經過調查,曾將復性書院已刻諸書彙爲《復性書院叢刊》影印行世。
               《復性書院叢刊》出版以後,從事諸子又據《復性書院擬先刻諸書簡目》,廣事收羅,先後編定《群經統類》《儒林典要》《文苑菁英》《政典先河》等書,并影印出版。《智海》作爲復性書院叢刊的一部分,性質較爲特殊。《簡目》雖然提到『輯「智海」以收玄言義學』,但並沒有完整的書目。馬一浮先生的學術『從義學、禪學中轉身來』,他對儒家經典的解釋,也明顯受到佛教義學的影響。一九三八年,在『答賀昌群問玄學義學書』中,馬一浮先生備舉玄學、義學要籍百餘種,基本賅括了佛教義學、玄學的基本典籍。今據書中所列舉的書目,稍事潤色,將有關文獻統編爲《復性書院叢刊•智海》編。
               中國古代的學者,每有因教門不同而相互攻擊的陋習。在宋明理學史上,自宋儒胡寅《崇正辯》以後,儒、釋二家學者彼此相非,多以『崇正』爲藉口。但佛教流行中國兩千多年,經過無數人的實踐,很難説其中沒有真理的因素。當代學術正處在古今東西的論衡與衝突之中,合理的態度,則無論是古代的異教,還是近代的『殊學』,皆宜廣資博取,爲當代文化奠定深厚的根基。《智海》一書,出於古典學術的思路,而以門庭廣大,對當代文化的建設,實亦有深遠的意義。

                                                                                                                二〇二〇年九月十日編者識

            總目録

          第一册
      周易  九卷  略例一卷  魏  王弼  注  晋  韓康伯  注  唐  陸德明  釋文  宋刻本一
      道德真經注  四卷  魏  王弼  注  民國商務印書館景印明正統十年道藏本二〇九
      論語集解義疏(一)卷一至卷二  魏  何宴  撰  梁  黃侃  撰  
                                   日本寬政五年河内堂刻本三二三

          第二册
      論語集解義疏(二)卷三至卷十  魏  何宴  撰  梁  黃侃  撰  
                                 日本寬政五年河内堂刻本一

          第三册
      南華真經(一)卷一至卷六  晋  郭象  注  唐  陸德明  音義  
                         明嘉靖十二年世德堂刻本一    
          第四册
      南華真經(二)卷七至卷十  晋  郭象  注  唐  陸德明  音義  
                         明嘉靖十二年世德堂刻本一

          第五册
      冲虛至德真經  八卷  晋  張湛  注  明嘉靖世德堂刻本一
                 
          第六册
      淮南子(一)卷一至卷十四  漢  劉安  撰  漢  高誘  注  清乾隆五十三年莊逵吉刻本一

          第七册
      淮南子(二)卷十五至卷二十一  漢  劉安  撰  漢  高誘  注  
                     清乾隆五十三年莊逵吉刻本一
      抱朴子内篇(一)内篇  卷一至卷十五   晋  葛洪  撰  
                               清嘉慶間蘭陵孫氏刻平津館叢書本二五五

          第八册
      抱朴子内篇(二)内篇  卷十六至卷二十  外篇五十卷  晋  葛洪  撰  
                              清嘉慶間蘭陵孫氏刻平津館叢書本一
      高士傳  三卷  晋  皇甫謐  撰  民國初潮陽鄭氏刻龍谿精舍叢書本五五五
          第九册
      世説新語注  三卷  宋  劉義慶  撰  梁  劉孝標  注  明嘉靖十四年吴郡袁氏嘉趣堂刻本一

          第十册
      晋書(一)帝紀  卷一至卷十  唐  房玄齡  撰  元刻本一

          第十一册
      晋書(二)志  卷一至卷六  音唐  房玄齡  撰  元刻本一

          第十二册
      晋書(三)志  卷七至卷十三  唐  房玄齡  撰  元刻本一

          第十三册
      晋書(四)志  卷十四至卷二十  唐  房玄齡  撰  元刻本一

          第十四册
      晋書(五)列傳  卷一至卷九  唐  房玄齡  撰  元刻本一
          第十五册
      晋書(六)列傳  卷十至卷二十二  唐  房玄齡  撰  元刻本一

          第十六册
      晋書(七)列傳  卷二十三至卷三十四  唐  房玄齡  撰  元刻本一

          第十七册
      晋書(八)列傳  卷三十五至卷四十四  唐  房玄齡  撰  元刻本一

          第十八册
      晋書(九)列傳  卷四十五至卷五十三  唐  房玄齡  撰  元刻本一

          第十九册
      晋書(十)列傳  卷五十四至卷六十二  唐  房玄齡  撰  元刻本一
          第二十册
      晋書(十一)列傳  卷六十三至卷七十  唐  房玄齡  撰  元刻本一

          第二十一册
      晋書(十二)載記  卷一至卷十四  唐  房玄齡  撰  元刻本一

          第二十二册
      晋書(十三)載記  卷十五至卷三十  唐  房玄齡  撰  元刻本一

          第二十三册
      宋書(一)本記  卷一至卷十  南朝梁  沈約  撰  宋刻本一

          第二十四册
      宋書(二)志  卷一至卷六  南朝梁  沈約  撰  宋刻本一

          第二十五册
      宋書(三)志  卷七至卷十二  南朝梁  沈約  撰  宋刻本一
          第二十六册
      宋書(四)志  卷十三至卷二十  南朝梁  沈約  撰  宋刻本一

          第二十七册
      宋書(五)志  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七  南朝梁  沈約  撰  宋刻本一

          第二十八册
      宋書(六)志  卷二十八至卷三十   列傳  卷一至卷四  南朝梁  沈約  撰  宋刻本一

          第二十九册
      宋書(七) 列傳  卷五至卷十七  南朝梁  沈約  撰  宋刻本一

          第三十册
      宋書(八)列傳  卷十八至卷二十九  南朝梁  沈約  撰  宋刻本一

          第三十一册
      宋書(九)列傳  卷三十至卷三十七  南朝梁  沈約  撰  宋刻本一

          第三十二册
      宋書(十)列傳  卷三十八至卷四十九  南朝梁  沈約  撰  宋刻本一
          第三十三册
      宋書(十一)列傳  卷五十至卷六十  南朝梁  沈約  撰  宋刻本一

          第三十四册
      南齊書(一)本記  八卷  志  卷一至卷七  南朝梁  蕭子顯  撰  宋刻本一

          第三十五册
      南齊書(二)志  卷八至卷十一  列傳  卷一至卷九  南朝梁  蕭子顯  撰  宋刻本一

          第三十六册
      南齊書(三)列傳  卷十至卷二十五   南朝梁  蕭子顯  撰  宋刻本一

          第三十七册
      南齊書(四)列傳  卷二十六至卷四十  南朝梁  蕭子顯  撰  宋刻本一

          第三十八册
      嵇中散集  十卷  魏  嵇康  撰  明嘉靖四年黄省曾南星精舍刻本一
      箋注陶淵明集  十卷  總論一卷  晋  陶潛  撰  宋  湯漢等  箋注  元刻本二三三

          第三十九册
      謝康樂集  四卷  宋  謝靈運  撰  明  沈啓原  輯  明萬曆十一年沈啓原刻本一
      弘明集  十四卷  梁  僧祐  撰  高麗大藏經二一九
      支道林集  一卷  外集一卷  晋  釋支遁  撰  明  皇甫涍  輯  明末吴家騆刻本四三九

          第四十册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一卷  唐  佛陀多羅  譯  高麗大藏經一
      大寶積經(一)卷一至卷四十  唐  菩提流志  譯並合  高麗大藏經二一

          第四十一册
      大寶積經(二)卷四十一至卷八十  唐  菩提流志  譯並合  高麗大藏經一

          第四十二册
      大寶積經(三)卷八十一至卷一百二十  唐  菩提流志  譯並合  高麗大藏經一
          第四十三册
      維摩詰所説經  三卷  姚秦 鳩摩羅什  譯  高麗大藏經一
      梵網經盧舍那佛説菩薩心地戒品第十二卷  姚秦  鳩摩羅什  譯  高麗大藏經四七
      六度集經  八卷  吴  康僧會  譯  高麗大藏經七五
      大乘密嚴經  三卷  唐  地婆訶羅  譯  高麗大藏經一九一
      佛説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二卷  姚秦  鳩摩羅什  譯  高麗大藏經二三五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一卷  姚秦  鳩摩羅什  譯  高麗大藏經二五五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一卷  唐 玄奘  譯  高麗大藏經二六三
      妙法蓮華經  七卷  姚秦  鳩摩羅什  譯  高麗大藏經二六五

          第四十四册
      妙法蓮華經玄義(一)卷一至卷五  隋  釋智顗  撰  嘉興藏一

          第四十五册
      妙法蓮華經玄義(二)卷六至卷十  隋  釋智顗  撰  嘉興藏一
          第四十六册
      法華文句記(一)卷一至卷四上  姚秦  鳩摩羅什  譯  唐  釋湛然  述  嘉興藏一

          第四十七册
      法華文句記(二)卷四中至卷七中  姚秦  鳩摩羅什  譯  唐  釋湛然  述  嘉興藏一

          第四十八册
      法華文句記(三)卷卷七下至卷十  姚秦  鳩摩羅什  譯  唐  釋湛然  述  嘉興藏一

          第四十九册
      摩訶止觀(一)卷一至卷五  唐  釋湛然  撰  嘉興藏一

          第五十册
      摩訶止觀(二)卷六至卷十  唐  釋湛然  撰  嘉興藏一

          第五十一册
      大乘止觀法門  四卷  陳  釋慧思  説  嘉興藏一
      教觀綱宗  一卷  清  釋智旭  撰  嘉興藏一六九
      法界次第初門  三卷  隋  釋智顗  撰  嘉興藏二七三

          第五十二册
      四教義  六卷  隋  釋智顗  撰  清刻本一
      四念處  四卷  隋  釋智顗  撰  嘉興藏三二一

          第五十三册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十卷  隋  釋智顗  撰  嘉興藏一

          第五十四册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一卷  附止觀義例二卷    
                                           隋  釋智顗  撰(止觀義例)唐  釋湛然  述  嘉興藏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一)卷一至卷四十一  唐  實叉難陀  譯  高麗大藏經一八七

          第五十五册
      大方廣佛華嚴經(二)卷四十二至卷八十  唐  實叉難陀  譯  高麗大藏經一
          第五十六册
      華嚴懸談會玄記(一)卷一至卷十  元 釋普瑞  輯  嘉興藏一

          第五十七册
      華嚴懸談會玄記(二)卷十一至卷二十  元 釋普瑞  輯  嘉興藏一

          第五十八册
      華嚴懸談會玄記(三)卷二十一至卷三十  元 釋普瑞  輯  嘉興藏一

          第五十九册
      華嚴懸談會玄記(四)卷三十一至卷四十  元 釋普瑞  輯  嘉興藏一

          第六十册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一)卷一至卷十  唐  釋澄觀  撰  嘉興藏一

          第六十一册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二)卷十一至卷二十  唐  釋澄觀  撰  嘉興藏一
           第六十二册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三)卷二十一至卷三十  唐  釋澄觀  撰  嘉興藏一

          第六十三册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四)卷三十一至卷四十  唐  釋澄觀  撰  嘉興藏一

          第六十四册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五)卷四十一至卷五十  唐  釋澄觀  撰  嘉興藏一

          第六十五册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六)卷五十一至卷六十  唐  釋澄觀  撰  嘉興藏一

          第六十六册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七)卷六十一至卷七十  唐  釋澄觀  撰  嘉興藏一

          第六十七册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八)卷七十一至卷八十  唐  釋澄觀  撰  嘉興藏一
          第六十八册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九)卷八十一至卷九十  唐  釋澄觀  撰  嘉興藏一
      注華嚴法界觀門  一卷  唐  釋宗密  注  嘉興藏四九三

          第六十九册
      大方廣佛華嚴經合論(一)卷一至卷十  唐  實叉難陀  譯經  
                                                唐  李通玄  撰論  唐  釋志寧  釐經合論  嘉興藏一

          第七十册
      大方廣佛華嚴經合論(二)卷十一至卷二十  唐  實叉難陀  譯經  
                                                唐  李通玄  撰論  唐  釋志寧  釐經合論  嘉興藏一
          第七十一册
      大方廣佛華嚴經合論(三)卷二十一至卷三十  唐  實叉難陀  譯經  
                                                唐  李通玄  撰論  唐  釋志寧  釐經合論  嘉興藏一
          第七十二册
      大方廣佛華嚴經合論(四)卷三十一至卷四十  唐  實叉難陀  譯經  
                                                唐  李通玄  撰論  唐  釋志寧  釐經合論  嘉興藏一
          第七十三册
      大方廣佛華嚴經合論(五)卷四十一至卷五十  唐  實叉難陀  譯經  
                                                唐  李通玄  撰論  唐  釋志寧  釐經合論  嘉興藏一

          第七十四册
      大方廣佛華嚴經合論(六)卷五十一至卷六十  唐  實叉難陀  譯經  
                                                唐  李通玄  撰論  唐  釋志寧  釐經合論  嘉興藏一

          第七十五册
      大方廣佛華嚴經合論(七)卷六十一至卷七十  唐  實叉難陀  譯經  
                                                唐  李通玄  撰論  唐  釋志寧  釐經合論  嘉興藏一

          第七十六册
      大方廣佛華嚴經合論(八)卷七十一至卷八十  唐  實叉難陀  譯經  
                                                唐  李通玄  撰論  唐  釋志寧  釐經合論  嘉興藏一

          第七十七册
      大方廣佛華嚴經合論(九)卷八十一至卷九十  唐  實叉難陀  譯經  
                                                唐  李通玄  撰論  唐  釋志寧  釐經合論  嘉興藏一

          第七十八册
      大方廣佛華嚴經合論(十)卷九十一至卷一〇〇  唐  實叉難陀  譯經  
                                                唐  李通玄  撰論  唐  釋志寧  釐經合論  嘉興藏一

          第七十九册
      大方廣佛華嚴經合論(十一)卷一〇一至卷一一〇  唐  實叉難陀  譯經  
                                                唐  李通玄  撰論  唐  釋志寧  釐經合論  嘉興藏一

          第八十册
      大方廣佛華嚴經合論(十二)卷一一一至卷卷一二〇  唐  實叉難陀  譯經  
                                                唐  李通玄  撰論  唐  釋志寧  釐經合論  嘉興藏一

          第八十一册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四卷  唐  釋吉藏  撰  嘉興藏一
      諸經要集  二十卷  唐  釋道世  撰  高麗大藏經二二三
                 
          第八十二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一)卷一至卷四十  唐  玄奘  譯  高麗大藏經一

          第八十三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二)卷四十一至卷八十  唐  玄奘  譯  高麗大藏經一

          第八十四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三)卷八十一至卷一二〇  唐  玄奘  譯  高麗大藏經一

          第八十五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四)卷一二一至卷一六〇  唐  玄奘  譯  高麗大藏經一

          第八十六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五)卷 一六一至卷二〇〇 唐  玄奘  譯  高麗大藏經一
          第八十七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六)卷二〇一至卷二四〇  唐  玄奘  譯  高麗大藏經一

          第八十八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七)卷二四一至卷二八〇  唐  玄奘  譯  高麗大藏經一

          第八十九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八)卷二八一至卷三二〇  唐  玄奘  譯  高麗大藏經一

          第九十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九)卷三二一至卷三六〇  唐  玄奘  譯  高麗大藏經一

          第九十一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十)卷三六一至卷四〇〇  唐  玄奘  譯  高麗大藏經一

          第九十二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十一)卷四〇一至卷四四〇  唐  玄奘  譯  高麗大藏經一
          第九十三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十二)卷四四一至卷四八〇  唐  玄奘  譯  高麗大藏經一

          第九十四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十三)卷四八一至卷五二〇  唐  玄奘  譯  高麗大藏經一

          第九十五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十四)卷五二一至卷五六〇  唐  玄奘  譯  高麗大藏經一

          第九十六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十五)卷五六一至卷六〇〇  唐  玄奘  譯  高麗大藏經一

          第九十七册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二十七卷  姚秦  鳩摩羅什  譯  高麗大藏經一

          第九十八册
      大般涅槃經  四十卷  北涼  曇無讖  譯  高麗大藏經一
          第九十九册
      大智度論(一)卷一至卷三十二  姚秦  鳩摩羅什  譯  高麗大藏經一

          第一〇〇册
      大智度論(二)卷三十三至卷六十六  姚秦  鳩摩羅什  譯  高麗大藏經一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