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图书条目标准图
重要提醒::所有图书保证正版,按书名发货,图片仅供参考。库存小的下单前咨询。谢谢!
刘运材 著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2019-01 / 平装
售价 ¥ 16.20 2.8折
定价 ¥5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5-04-15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低碳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网络形成机理与运行机制研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同时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得益于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与辐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在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很多传统的产业集群也在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造成对国际资源、能源市场的严重依赖以及碳排放的不断增加,面临着低碳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产业集群的转型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产业集群通过协同创新实现低碳转型,发展为低碳产业集群;二是低碳产业集群通过协同创新实现内部效率的大化,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对于实现区域经济的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低碳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网络形成机理与运行机制研究》基于协同创新理论及低碳经济理论,分析了低碳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网络的组成要素与环境、协同创新主体及其关系以及资源配置方式,从而揭示了低碳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运行机制;通过对新兴服务业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案例分析,验证了协同创新机理在实践中的运用,最后提出了我国低碳产业集群转型发展的策略。
《低碳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网络形成机理与运行机制研究》的研究将对实现我国传统产业集群低碳转型、低碳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及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刘运材,男,湖南宁远人,副教授,经济学硕士,在读博士。主持湖南省自科基金、湖南省社科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等4项科研项目。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及省部级项目6项,主编教材2部,在《生态经济》《包装工程》《中国包装工业》《经济体制改革》等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研究成果获株洲市社科成果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所撰写的论文获省市级奖励共8篇。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思路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第二章 产业集群、低碳经济及协同创新网络概述第一节 产业集群与低碳经济的融合第二节 协同创新网络的基本理论第三节 低碳产业创新系统第四节 协同创新网络与区域竞争力的耦合机制第三章 低碳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要素与环境第一节 有关经济增长的理论第二节 驱动低碳产业集群发展的要素第三节 资源优化组合驱动集群协同创新第四节 低碳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环境第四章 低碳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网络形成机理第一节 低碳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网络构成第二节 低碳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主体关系的博弈分析第五章 低碳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网络运行机制第一节 市场机制第二节 政府调控机制第三节 集群治理机制第四节 协同创新机制第六章 低碳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实证分析:以新兴服务业为例第一节 新兴服务业集群的协同创新机制第二节 企业问关系博弈分析第三节 企业与院校关系博弈分析第四节 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博弈分析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七章 我国低碳产业集群的发展策略第一节 新常态下我国低碳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第二节 枣庄锂电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案例分析第三节 我国低碳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与建议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