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辉煌二手教材专营店
  • 犯罪学通论(第二版第2版) 应培礼 主编 法律出版社 9787519758820 正版旧书

犯罪学通论(第二版第2版) 应培礼 主编 法律出版社 9787519758820 正版旧书

举报

正版旧书 里面部分笔记 内容完好 可正常使用 旧书不附带光盘

  • 作者: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ISBN:    9787519758820
  • 出版时间: 
  • 装帧:    线装
  • 页数:    630页
  • ISBN:  9787519758820
  • 出版时间: 
  • 装帧:  线装
  • 页数:  630页

售价 46.20

品相 九五品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4-20

    数量
    库存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货号:
      4610845
      商品描述:
      温馨提示:亲!旧书库存变动比较快,有时难免会有断货的情况,为保证您的利益,拍前请务必联系卖家咨询库存情况!谢谢!书名:犯罪学通论(第二版)
      编号:4610845
      ISBN:9787519758820[十位:]
      作者:应培礼 主编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01月
      页数:630
      定价:128.00 元
      参考重量:0.900Kg
      -------------------------
      新旧程度:6-9成新左右,不影响阅读,详细情况请咨询店主
      如图书附带、磁带、学习卡等请咨询店主是否齐全* 图书目录 *章绪论 节犯罪学的研究对象 一、犯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二、犯罪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犯罪学的学科特征 一、犯罪学对犯罪现象进行全过程的研究 二、犯罪学对犯罪现象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 三、犯罪学是一门集基础性、应用性于一体的学科 第三节犯罪学的研究方法 一、犯罪学研究方法 二、犯罪学研究中常用的资料搜集方法 第二章犯罪本体论 节犯罪的概念 一、刑法学意义上的犯罪概念 二、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概念 第二节犯罪的特征 一、刑法学意义上的犯罪特征 二、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特征 第三节犯罪的类型 一、犯罪分类的意义 二、犯罪的类型划分 第三章中国古代犯罪治理思想 节中国古代社会犯罪现象 一、中国古代社会中的“盗贼”犯罪 二、中国古代社会中“盗贼”的表现形式 三、中国古代社会中“盗贼”的危害及影响 第二节中国古代社会犯罪的原因 一、无节制的欲望是“盗贼”发生的人性原因 二、贫困是“盗贼”发生的经济原因 三、不良官吏是犯罪发生的社会原因 第三节中国古代社会犯罪对策 一、从人性角度设计的犯罪对策 二、足民弥盗的犯罪对策 三、任贤使能的犯罪对策 第四章西方犯罪学理论源流论 节古典主义犯罪学理论 一、贝卡里亚的犯罪学理论 二、边沁的犯罪学理论 三、费尔巴哈的犯罪学理论 四、古典主义犯罪学派理论之得失 五、古典主义犯罪学的新发展 第二节实证主义犯罪学理论 一、犯罪学实证主义研究 二、犯罪人类学理论 三、犯罪社会学理论 第三节现代犯罪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一、社会失范理论 二、社会控制理论 三、差异交往理论 四、标签理论 五、文化冲突论 六、利益冲突理论 七、犯罪亚文化理论 八、社会结构解体论 第五章犯罪现象 节犯罪现象界说 一、犯罪现象的概念诠释 二、犯罪现象的本质属性 第二节犯罪现象的内涵及特征 一、犯罪现象的内涵 二、犯罪现象的特征 第三节犯罪现象的类型 一、从犯罪人的角度来分 二、从犯罪手段和性质来分 三、从被害人情况来分 四、从犯罪的复杂性来分 第四节犯罪现象的分析路径 一、犯罪现象的结构分析 二、犯罪现象的过程分析 第六章犯罪测量 节犯罪测量界说 一、犯罪测量的诠释 二、犯罪测量的意义 第二节犯罪测量的对象 一、犯罪状态 二、犯罪结构 第三节犯罪测量的方法 一、犯罪调查 二、犯罪统计 第七章犯罪原因论 节犯罪的社会原因 一、政治因素与犯罪 二、经济因素与犯罪 三、家庭环境与犯罪 四、学校教育与犯罪 第二节犯罪的文化原因 一、文化冲突与犯罪 二、工作环境与犯罪 三、城市社区文化与犯罪 第三节犯罪的个体原因 一、生理因素与犯罪 二、心理因素 三、社会身份属性因素 第八章治理犯罪的刑事政策 节刑事政策概念的演变 一、中外学者关于刑事政策概念的界定 二、刑事政策概念的界定 三、刑事政策与犯罪对策 第二节国外刑事政策的历史演进与当代发展 一、理性主义时期的刑事政策 二、实证主义时期的刑事政策 三、人道主义时期的刑事政策 四、当代刑事政策的发展趋向 第三节中国刑事政策的历史演进与当代发展 一、中国传统社会的刑事政策思想 二、当代中国的基本刑事政策: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例 第九章犯罪预防 节犯罪预防的内涵与分类 一、犯罪预防的界定 二、犯罪预防的类型 第二节犯罪预防体系 一、犯罪预防的构成要素 二、犯罪预防体系 第三节社会预防 一、宏观的社会预防措施 二、微观的社会预防措施 第四节情境预防 一、情境预防理论的依据 二、情境预防的具体措施 三、对情境预防理论的批评 第十章犯罪的惩罚 节犯罪的侦查 一、犯罪事件再现的概念和特点 二、犯罪事件再现的过程 三、信息的反馈和犯罪的再现 四、犯罪侦查的基本途径 第二节犯罪的讯问 一、犯罪的讯问 二、犯罪嫌疑人的羁押 第三节犯罪的惩罚 一、惩罚的概念与种类 二、惩罚与犯罪 第十一章犯罪的矫正 节中国犯罪矫正概述 一、犯罪改造在中国刑事司法中的地位 二、犯罪改造在刑事司法制度上的作用 三、中国监狱管理的沿革 四、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造罪犯工作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国外犯罪矫正理论 一、《联合国囚犯待遇限度标准规则》中有关改造罪犯的条款 二、《监外教养办法》中有关改造罪犯的条款 第三节犯罪矫正一般规律 一、犯罪矫正的四个过程和层次 二、矫正过程中的逆向反应规律 三、矫正效果的分类准则 第四节犯罪矫正基本措施 一、教育矫正的概念和意义 二、劳动矫正 三、中国的社区矫正 四、中国出狱人的社会保护 第十二章犯罪人论 节犯罪人概述 一、犯罪人研究的源起与嬗变 二、犯罪人概念的梳理与诠释 三、犯罪人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犯罪人的特征 一、犯罪人的生理学特征 二、犯罪人的心理学特征 三、犯罪人的社会学特征 第三节犯罪人的分类 一、犯罪人分类的诠释与意义 二、犯罪人分类的理论学说 三、犯罪学范畴中的犯罪人分类 第十三章犯罪被害人论 节被害人概述 一、被害人的概念与内涵 二、被害人的特征 三、被害人的类型 第二节被害人学的理论与实践 一、国外被害人学理论发展 二、中国被害人学理论发展 三、被害人学研究成果的制度实践 第三节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互动理论 一、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互动模式 二、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互动过程 三、被害人与犯罪人的相互转换 第四节被害人的权利保障体系 一、被害人的权利体系 二、被害人的损害赔偿体系 三、被害人的救助制度 第五节犯罪的被害预防 一、被害原因概述 二、被害预防的对象 三、被害预防 第十四章有组织犯罪 节有组织犯罪概述 一、有组织犯罪的概念 二、有组织犯罪(广义)的类型 三、有组织犯罪(狭义)的特征 四、全球化下有组织犯罪呈现出的新特点 第二节有组织犯罪的表现 一、对中国当前有组织犯罪的定性——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二、中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征 三、中国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有组织犯罪的原因及对策 一、中国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形成原因 二、中国反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对策 第十五章流动人口犯罪 节流动人口犯罪概述 一、流动人口犯罪的概念 二、我国流动人口的现状、特征与类型 三、流动人口犯罪的产生 第二节我国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与原因 一、我国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 二、我国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 第三节流动人口犯罪的防治对策 一、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 二、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方式 三、努力提高流动人口的整体素质 四、适度消除流动人口的消极心理 五、坚决依法打击流动人口犯罪 第十六章人口走私犯罪 节人口走私犯罪的概念 一、相关定义之辨析 二、人口走私的目的 第二节现状与成因辨析 一、全球层面 二、国家和地区层面 第三节人口走私犯罪之打击对策 第十七章女性犯罪 节我国女性犯罪现状 一、女性犯罪的特点 二、女性与毒品 三、女性与暴力犯罪 四、女性团伙犯罪 五、女性与性犯罪 第二节女性犯罪原因 一、生物学角度的女性犯罪原因分析 二、心理学视角对女性犯罪原因的分析 三、社会科学视角对女性犯罪原因的分析 第三节当代中国女性犯罪防治对策 一、法律与政策制定 二、司法制度与程序的完善 三、公民法治和基础教育的持续实施 四、政府机关与社会支持 五、增加对犯罪女性个体经验的了解 第十八章女性恐怖犯罪 节恐怖组织及恐怖活动中的女性身影 第二节女性参与恐怖犯罪的原因 第三节恐怖组织招募女性的途径 第四节女性在恐怖组织中承担的角色 第五节联合国和美国反恐及妇女权益保障的立法与不足 一、联合国反恐以及妇女权益保障的立法与不足 二、美国反恐以及妇女权益保障的立法与不足 第六节女性恐怖犯罪的应对之策 第七节现有研究评价与展望 第十九章毒品犯罪 节毒品犯罪概述 一、毒品概述 二、毒品犯罪的概念 三、毒品犯罪的类型 四、毒品犯罪的危害 第二节我国毒品犯罪的现状、特点与原因 一、我国毒品犯罪的现状 二、我国毒品犯罪的现实特点 三、我国毒品犯罪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毒品犯罪的防治对策 一、完善有关法律制度 二、加强禁吸戒毒管理 三、强化禁毒执法职能 第二十章经济犯罪 节经济犯罪的概念 一、概述 二、经济犯罪的概念 第二节经济犯罪的特征 一、主体特征 二、主观特征 三、客体特征 四、客观特征 第三节经济犯罪的走势 一、中国经济犯罪个发展阶段的形势与特点 二、中国经济犯罪第二个阶段的形势与特点 三、加入WTO后中国经济犯罪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 第四节经济犯罪的成因 一、市场经济的消极和负面影响 二、社会转型和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问题 三、法治建设和政府行政管理水平不适应 四、对经济犯罪打击不力 第五节经济犯罪的预防 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消除经济犯罪的土壤 二、建立和完善立法体系,规范社会经济秩序 三、加强司法建设,构建打击经济犯罪防控机制 四、加强打击经济犯罪的队伍建设 第二十一章职务犯罪 节职务犯罪概述 一、职务犯罪的概念及其危害性 二、职务犯罪的现状 三、职务犯罪的特点 第二节职务犯罪的原因 一、个体因素 二、权力监督因素 三、经济体制转轨因素 四、法治因素 第三节职务犯罪的防治对策 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 二、健全刑事法律制度 三、完善权力监督体系 四、加强国际合作 第二十二章食品安全犯罪 节食品安全犯罪概述 一、食品安全犯罪的概念 二、食品安全犯罪的危害 三、食品安全犯罪的侦查立案程序 第二节食品安全犯罪的特征与原因 一、食品安全犯罪的特征 二、食品安全犯罪的原因 第三节食品安全犯罪的防治对策 一、食品安全治理的改革现状 二、食品安全犯罪的防治对策 第二十三章特殊人群犯罪 节特殊人群犯罪的界定 第二节特殊人群犯罪提出的理论依据 一、人道主义的价值追求 二、刑罚预防功能的彰显 三、回应型司法的体现 第三节特殊人群犯罪案件办理的法律依据 一、刑法中特殊人群的规定梳理 二、刑诉法中关于特殊人群刑事程序的规定梳理 三、相关立法文件政策司法解释梳理 第四节特殊人群犯罪案件集中办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特殊人群案件集中办理机制的必要性 二、特殊人群案件集中办理的可行性 第二十四章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节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概述 一、国家安全的界定 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概念 三、国家安全观的变迁——传统国家安全观与非传统国家安全观 第二节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特征 一、传统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特征 二、非传统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特征 第三节国家安全犯罪的法律体系现状及司法实践 一、传统国家安全法律体系构建 二、非传统国家安全法律体系构建 第四节国家安全犯罪的预防 一、生态环境犯罪的预防 二、经济金融犯罪的预防 三、社会文化犯罪的预防 四、科技信息犯罪的预防 第二十五章网络犯罪 节网络犯罪概述 一、网络犯罪的演变 二、网络犯罪的概念 第二节网络犯罪的特点 一、传统犯罪的网络化趋势 二、犯罪现场和空间的虚拟化 三、犯罪产业链问题突出 四、犯罪组织形式变化大 第三节网络犯罪的治理 一、网络犯罪治理主体 二、网络犯罪治理规范 三、网络犯罪治理实体 四、防治措施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