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本书以“政策供给-绩效测量-影响机理-时空效应-政策优化”为研究主线, 通过构建自主创新政策量化分析的“政策工具一政策目标一政策力度”(简称“T-O-P”) 三维分析框架, 全面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自主创新政策的供给特征与演进路径; 以OECD绩效审计的“4E”评价框架作为识别自主创新政策绩效的关键测评维度, 采用量表调查法, 对中国自主创新政策的实施绩效进行测量; 基于政策过程的视角, 构建自主创新政策质量与政策执行力对政策绩效影响机理 (简称“Q-E-P”) 的理论模型, 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和路径分析方法, 实证检验了自主创新政策质量与执行力对政策绩效的作用机制; 利用面板数据模型, 全面揭示中国“十五”和“十一五”时期自主创新政策效应的时空差异; 以改善政策质量、提升政策执行力、提高政策绩效为目标。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终结等方面, 提出自主创新政策的优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