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国华卓越
  • 智商测试:一段闪光的历史,一个失色的点子

智商测试:一段闪光的历史,一个失色的点子

举报
  • 作者: 
  • 出版社:    三联书店
  • ISBN:    9787108033260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印刷时间:    2009-11
  • 印数:    1千册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4页
  • 作者: 
  • 出版社:  三联书店
  • ISBN:  9787108033260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印刷时间:  2009-11
  • 印数:  1千册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4页

售价 44.00

日常价 ¥50.00 

品相 九品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16-05-27

    数量
    库存6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十一年老店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100% (2笔)
    好评率
    100%
    发货时间
    5.91小时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
    电话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综合性图书
      货号:
      YF9787108033260+183
      商品描述:
      【图书描述】:
      本书首次揭秘智商测试的历史和原理,新奇而有趣的史实定会让你惊讶不已。
      【内容简介】:
      智商测试出现一百年来,始终笼罩着权威而神秘的光环:只需一次考试,便将人划分为三六九等,上重点校、找好工作、晋升职位、生养孩子、移民他乡……全都由它决定。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轨迹,甚至掌握着人们的生死。《智商测试:一段闪光的历史,一个失色的点子》首次揭秘智商测试的历史和原理,新奇而有趣的史实定会让你惊讶不已。
      【作者简介】:
      斯蒂芬·默多克(Stephen Mu rdoch)的写作生涯始于1999年。多年以来,他一直为《新闻周刊》、《华盛顿邮报》、《波士顿环球报》等著名报刊和广播电台供稿,内容涉及法律、政策、心理学、旅游等。《智商测试》是他的第一本书。
      【目录】:
      致谢
      前言
      第一章  智商测试的先天缺陷
      第二章  探索智力测试的人们
      第三章 现代智力测试的诞生
      第四章  智力测试的美国浴火
      第五章  拒绝智力低下者入境
      第六章  改变世界的智商测试
      第七章 智商测试A卷和8卷
      第八章  美国曾经的绝育历史
      第九章  纳粹德国和智商测试
      第十章 英国的11+智力测试
      第十一章 美国死刑和智商测试
      第十二章  智商测试能测出什么?
      第十三章  取代智商测试的方法
      第十四章 美国的大学入学考试
      第十五章  白人黑人的智商差距
      后记
      译后记
      【文摘】:
      埃尔弗雷德·宾尼特潜心研究新的测试方法时,大约在同一时期,一个名叫查尔斯·斯皮尔曼(Charles Spearman)的英国人在理论上取得了突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智力测试者们将优生理论融入宾尼特的测试方法里。斯皮尔曼是个英国军官,他曾经在德国学过心理学。第二次英布战争(second Boer War 1899——1902)时期,他曾经驻守英吉利海峡群岛——那是一处离南非战场相当遥远的地方。后来斯皮尔曼描述他曾经驻守过的地方,“形势严峻时期,由于法国态度暖昧,那处地方因此相当重要”。
        斯皮尔曼清楚,人们对那场战事有其战略考虑。他驻守的地点正好挨着“一所乡村学校”。由于受弗朗西斯·高尔顿著作的“启发”,他开始在当地的学生们身上作实验。为了认定不同的智能相互间是否有关联,智力与感觉识别能力是否有关联,他所作的研究跟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的詹姆斯·卡特尔和克拉克·威斯勒所作的研究类似(然而,当时他对这两人的研究并不知情)。与当年的那些研究者不同,斯皮尔曼发现,从统计学上说,不同的智能和感知能力之间确实有重要的关联,例如,在不同的学科(古典文学、法语、英语、数学等)里确实有级差,识别不同音高的能力和辨别不同重量的能力也有其统计学上的关联。
        最为重要的是,斯皮尔曼发现,在努力的过程中动脑筋越多——例如,与区分不同音高的能力相比,学习古典文学更需要动脑筋,越能够准确地预测有思想内容的活动。因此,古典文学的级差与法语、英语、数学(由高到低依序排列)的级差关联相当密切,与音乐的级差却没有那么密切的关联。基于这些研究成果,以及后来在其他方面的研究,斯皮尔曼认定,只要牵扯到动脑筋,每个人身上起重要作用的肯定是“常规智力”。自斯皮尔曼之后,直到今天,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人们的常规智力指数(简称g指数)的高低,决定了他们将来是否会和母亲争辩,是否会设计幽默的广告语,是否会研究物理学,是否会踢足球。不过,正如斯皮尔曼的海峡群岛实验向人们揭示的,测量常规智力指数,仅仅在人类的某些行为领域显得相对重要,而不是所有领域都那么重要。例如,古典文学领域的得分情况可以很好地预测其他领域的得分,因此斯皮尔曼认为,这一领域“常规智力指数”的分值越高越好。从另一个层面说,作为足球运动员,更需要的则是“特定智力”——反应机敏,这对从事足球运动很重要,比常规智力更重要。斯皮尔曼将其理论总结为智力双要素,即常规智力和特定智力。
        斯皮尔曼创立了理论,却没有设计测试智力的考试。然而他深信不疑,测定常规智力指数最好的方法是“通过漫无边际地大量测定人的各种能力,将结果汇集起来”。他认为,各种测试的平均值,能够大致上反映人们的常规智力。斯皮尔曼写道:方法看起来很没规律,不过这是测定人们内在能力的最好方法。
        “这种方法,原则上是大杂烩,看起来像是才思枯竭时最杂乱无章和最一无是处的方法,实际上却有着最厚重的理论基础,在实用方面也达到了顶峰。”
        对人们的各种能力进行“大杂烩”式的测试,将结果汇总,即可对基于人们内在能力的指标进行评估。“人们可以……考虑设立一种最低限度的常规智力指数指标体系,以决定投票人是否具有合格的议会投票权。更为重要的是,是否有权进行生育。”对于人们如此应用他的理论,斯皮尔曼本人并未作过什么表态。不过,人们不难看出,其他优生学的倡导者们必将用他的理论大做文章。
        斯皮尔曼第一次公开发表智力双要素理论一年之后的1905年,埃尔弗雷德·宾尼特与其合作者希奥多·西蒙恰到好处地独立开发出了一套“大杂烩”试题,包括鱼目混珠般夹杂在一起的各种问题,其最终得分为综合分数。不仅如此,这套新试题主要测定的是人的动脑筋的能力,而不是人的感知敏锐度,这与斯皮尔曼测定常规智力的想法如出一辙。虽然宾尼特和西蒙两人并不相信他们的测试方法能够测出每个人内在的智力,由于有了斯皮尔曼的实验和智力双要素理论,绝大多数心理学家却坚信这一点。尽管总会有极少数人发出反对的声音,但是自那时以来,这种混杂了多学科的测试形式和常规智力概念一直在心理学界居主导地位。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