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何杰 主编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22-06 / 平装
售价 ¥ 63.10 7.2折
定价 ¥8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5-05-06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高等催化原理
《高等催化原理》旨在让相关专业研究生、教师和高年级本科生掌握催化基本原理,了解催化学科发展动态。全书共9章,内容包括:绪论、吸附与催化作用、金属催化剂及其相关催化过程、固体酸碱及其催化作用、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催化氧化作用、多相催化剂的制备、多相催化剂的表征与活性评价、环境催化、能源催化转化等。本书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催化以及与催化有关的工作者参考。
何杰,安徽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物理化学、催化原理、工业催化及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在吸附、催化和催化新材料方面开展研究工作。所负责的物理化学课程为安徽理工大学首批重点课程,目前为安徽理工大学“工业催化”精品课程的负责人,承担“工业催化”课程的建设任务。
第1章绪论11.1概述11.2催化作用21.2.1催化的基本概念21.2.2催化作用研究的意义51.3催化科学与技术的形成与发展81.3.1催化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简史81.3.2中国催化剂工业的发展141.4催化科学发展与展望151.4.1催化科学的发展特征151.4.2催化科学的发展方向161.5催化领域的学术会议、学术期刊与研究机构181.5.1学术会议181.5.2学术期刊191.5.3国内高校及研究机构191.5.4我国著名催化专家21第2章吸附与催化作用232.1概述232.1.1吸附现象232.1.2吸附特征252.1.3吸附与催化作用的关系252.2吸附类型262.2.1物理吸附262.2.2化学吸附282.2.3物理吸附向化学吸附的转变332.3吸附热352.4吸附等温方程372.4.1吸附等温线372.4.2吸附等温方程392.5吸附和催化反应过程中的溢流现象482.5.1溢流492.5.2对吸附脱附行为的影响502.5.3对催化反应的影响512.5.4溢流物种及溢流形式532.5.5基于溢流效应的气-固相催化剂设计562.6吸附与催化作用机理572.6.1单分子分解反应582.6.2双分子反应592.6.3扩散控制反应61第3章金属催化剂及其相关催化过程633.1概述633.2金属催化剂的类型663.2.1根据催化剂的粒径、化学组成和配位环境分类663.2.2按制备方法分类673.2.3按催化剂活性组分是否负载在载体上分类683.3金属催化作用的化学键理论713.3.1金属电子结构的能带模型和“d带空穴”713.3.2价键模型和d特性百分数的概念733.3.3配位场模型733.3.4晶格间距与催化活性——多位理论743.4负载型金属催化剂763.4.1金属载体相互作用773.4.2结构敏感和非敏感反应793.4.3单原子催化剂813.4.4限域空间中金属粒子的催化作用843.5金属合金催化剂893.5.1双金属合金催化剂893.5.2三金属与多金属合金催化剂923.5.3金属催化剂助剂933.6金属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943.6.1金属催化剂失活943.6.2失活催化剂再生963.7金属催化剂的应用973.7.1加氢反应973.7.2氧化反应100第4章固体酸碱及其催化作用1024.1概述1024.2固体酸碱的分类及其性质1024.2.1固体酸碱的概念与分类1024.2.2固体酸碱的性质1034.2.3酸碱中心作用1044.3固体表面酸碱性的表征1074.3.1指示剂滴定法1074.3.2气相碱性(酸性)分子吸附法1094.3.3微分吸附量热法1114.3.4IR方法1124.3.5NMR方法1154.3.6催化反应活性测定1174.4分子筛催化剂1194.4.1分子筛的发展历程1194.4.2分子筛的组成、结构与应用1204.4.3分子筛的酸碱性质1214.4.4择形催化1244.5固体酸碱催化的应用1284.5.1固体酸催化反应1284.5.2固体碱催化反应1394.6双功能催化剂1434.6.1金属/酸双功能催化剂1434.6.2金属/碱双功能催化剂1454.6.3酸碱双功能催化剂145第5章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催化氧化作用1495.1概述1495.2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半导体特性1505.2.1金属氧化物的半导体性质1505.2.2半导体氧化物催化剂的催化机理1575.3选择性氧化反应活性中心的性质1595.3.1选择性氧化反应活性中心1595.3.2Mars-van Krevelen反应机理1635.3.3用于氧化反应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结构特征1645.4氧物种特征对催化氧化作用的影响1665.4.1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机理1665.4.2催化剂的金属-氧键强度对催化反应的影响1675.4.3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氧化还原机理(Redox机理)1685.4.4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1695.4.5酸碱性对催化性能的影响1705.5选择性催化氧化反应实例1715.5.1轻质烷烃的选择性氧化1735.5.2烯烃的选择性氧化1795.5.3短链烷烃的氧化脱氢制烯烃1845.6选择性氧化过程发展趋势192第6章多相催化剂的制备1966.1概述1966.1.1催化剂制备的重要性1966.1.2固体催化剂的构成1986.1.3催化剂主要组分的设计2006.1.4催化剂的一般制备2056.1.5催化剂制备技术的新进展2106.2浸渍法2126.2.1浸渍法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2126.2.2各种浸渍法工艺及要点2156.2.3浸渍颗粒的热处理2176.2.4浸渍法制备催化剂的实例2186.3沉淀法2196.3.1沉淀过程和沉淀剂的选择2196.3.2沉淀法的影响因素2206.3.3沉淀法工艺的分类2236.3.4沉淀物的过滤、洗涤、干燥、焙烧2256.3.5沉淀法制备催化剂的实例——活性Al2O3的制备2276.4溶胶-凝胶法2296.4.1溶胶-凝胶法简介2296.4.2溶胶-凝胶法制备催化剂的一般步骤2306.4.3溶胶-凝胶法的影响因素2316.4.4溶胶-凝胶法制备催化剂实例2326.5水热(溶剂热)合成法2336.5.1水热法合成分子筛2336.5.2有序介孔材料的水热合成2356.6其他制备方法2386.6.1锚定法(化学键合法)2386.6.2混合法2386.6.3离子交换法2396.6.4熔融法2416.7催化剂的终形成2416.7.1催化剂活化2416.7.2催化剂成型244第7章多相催化剂的表征与活性评价2497.1概述2497.2固体催化剂物理性质的表征2507.2.1表面积与孔径分布2507.2.2粒径与分布2567.2.3电子显微镜技术2597.3固体催化剂化学性质的表征2677.3.1主体化学成分表征2677.3.2表面化学成分表征2687.4催化剂的活性评价2707.4.1催化剂活性的基本概念及测试目的2707.4.2表征催化剂活性的一般参量2717.4.3反应区域问题2717.4.4实验室催化剂评价反应器的类型2737.4.5活性测试的方法2767.5催化剂的失活、再生与寿命2817.5.1催化剂失活2817.5.2催化剂再生2857.5.3催化剂寿命286第8章环境催化2898.1概述2898.2环境废气的催化净化2898.2.1汽车尾气净化处理2898.2.2烟气催化净化2958.2.3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催化燃烧3038.2.4室内空气催化净化3068.3水处理过程中的多相催化3098.3.1污水中化学需氧量的催化降解3108.3.2水处理中的催化还原过程3198.4绿色合成中的催化反应3228.4.1E因子与原子效率3228.4.2催化还原3238.4.3催化氧化3248.4.4绿色化学中有机溶剂的使用3278.5环境催化新发展3278.5.1基于CO2资源化催化作用3288.5.2基于纳米粒子与单原子环境催化作用336第9章能源催化转化3409.1概述3409.2石油炼制中的催化过程3419.2.1催化重整3419.2.2流化催化裂化3459.2.3石油中有机硫化物的催化脱除3499.3煤转化中的催化作用3529.3.1煤直接液化中的催化作用3539.3.2煤直接气化中的催化作用3579.3.3煤的催化燃烧3619.4天然气催化转化3639.4.1CH4间接化学转化3649.4.2CH4的催化燃烧3679.5生物质催化转化3699.5.1植物油的转化3709.5.2生物质的生物催化转化3709.5.3生物质衍生物的催化重整3719.5.4生物质热化学转化3729.6燃料电池中的催化反应3759.6.1燃料电池简介3759.6.2燃料电池工作原理3769.6.3甲醇水蒸气重整3779.6.4汽柴油自热重整3799.6.5直接碳燃料电池3809.7化学储能中的催化反应3849.7.1水分解制氢3849.7.2CO2还原反应388主要参考文献392
展开全部
图2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