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图书条目标准图
陈士强 著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19-11 / 其他
售价 ¥ 260.00 8.7折
定价 ¥298.00
品相 九五品
优惠 满包邮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1-01-18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大藏经总目提要·论藏(全三册)
此藏为小乘论藏、大乘论藏的解说。全书分为五大部,依次为《小乘阿毗达磨部》《小乘集传部》《大乘中观部》《大乘瑜伽部》《大乘集传部》,共收录佛典二百三十五部一千七百四十一卷。这些典籍综罗小乘说一切有部、上座部、大众部、犊子部、贤胄部、正量部、经部等部派撰作的各种阿毗达磨论书;大乘中观派、瑜伽行派撰作的各种释经论、集义论;西域和东土佛教学者撰作的各类佛教集传。内容叙及:小乘佛教的主要教理“世间”说、“蕴处界”说、“五位七十五法”说、“缘起”说、“业”说、“烦恼”说、“四谛”说、“禅定”说、“道位”说;大乘中观派的主要教理“六波罗蜜”说、“十地”说、“十八空”说、“八不中道”说、“二谛”说;瑜伽行派的主要教理“十七地”说、“八识”说、“三自性”说、“三无性”说、“唯识五位”说、“五位百法”说、“如来藏”说、“因明”说等。
陈士强,1949年生,1982年获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专业(佛教哲学)硕士学位。复旦大学出版社编审。主要著作有:《佛典精解》、《大藏经总目提要·经藏》、《大藏经总目提要·文史藏》、《大藏经总目提要·律藏》、《中国佛教百科全书经典卷》、《中国学术名著提要哲学卷》(副主编)、《中国学术名著提要霠奛睥》(主编)等。
一、 小乘阿毗达磨部 总叙3 第一门早期说一切有部论书59 第一品唐玄奘译《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十二卷59 第二品唐玄奘译《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二十卷84 第三品北宋法护等译《施设论》七卷110 第四品唐玄奘译《阿毗达磨识身足论》十六卷116 第五品唐玄奘译《阿毗达磨品类足论》十八卷 附: 刘宋求那跋陀罗等译《众事分阿毗昙论》 十二卷 后汉安世高译《阿毗昙五法行经》一卷 唐法成译《萨婆多宗五事论》一卷 唐玄奘译《五事毗婆沙论》二卷121 第六品唐玄奘译《阿毗达磨界身足论》三卷171 第七品唐玄奘译《阿毗达磨发智论》二十卷 附: 苻秦僧伽提婆等译《阿毗昙八犍度论》 三十卷177 第八品苻秦僧伽跋澄等译《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十卷234 第九品魏吴失译《阿毗昙甘露味论》二卷243 第二门中期说一切有部论书265 第一品唐玄奘译《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二百卷 附: 苻秦僧伽跋澄译《鞞婆沙论》十四卷 北凉浮陀跋摩等译《阿毗昙毗婆沙论》 六十卷265 第二品东晋僧伽提婆等译《阿毗昙心论》四卷 附: 北齐那连提耶舍译《阿毗昙心论经》六卷 刘宋僧伽跋摩等译《杂阿毗昙心论》 十一卷358 第三品唐玄奘译《入阿毗达磨论》二卷403 第三门后期说一切有部论书417 第一品唐玄奘译《阿毗达磨俱舍论》三十卷 附: 陈真谛译《阿毗达磨俱舍释论》二十二卷 唐玄奘译《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一卷 唐失译《俱舍论实义疏》六卷417 第二品唐玄奘译《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八十卷 附: 唐玄奘译《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四十卷 493 第四门其他佛教部派论书512 第一品上座部论书: 姚秦昙摩耶舍等译《舍利弗 阿毗昙论》三十卷 附: 梁僧伽婆罗译《解脱道论》十三卷 东晋失译《那先比丘经》二卷512 第二品大众部论书: 后汉失译《分别功德论》 五卷553 第三品犊子部论书: 陈真谛译《立世阿毗昙论》 十卷558 第四品贤胄部论书: 东晋僧伽提婆译《三法度论》三卷 附: 苻秦鸠摩罗佛提等译《四阿含暮抄解》二卷 569 第五品正量部论书: 三秦失译《三弥底部论》三卷 附: 北宋日称等译《诸法集要经》十卷 北宋日称等译《十不善业道经》一卷582 第六品经部论书: 姚秦鸠摩罗什译《成实论》十六卷 附: 陈真谛译《四谛论》四卷596 二、 小乘集传部 总叙3 第一门西域小乘集传16 第一品传记类: 苻秦僧伽跋澄译《僧伽罗刹所集经》 三卷16 第二品传记类: 西晋安法钦译《阿育王传》七卷 附: 梁僧伽婆罗译《阿育王经》十卷 苻秦昙摩难提译《阿育王息坏目因缘经》 一卷20 第三品部派史类: 唐玄奘译《异部宗轮论》一卷 附: 三秦失译《十八部论》一卷 陈真谛译《部执异论》一卷32 第四品譬喻类: 孙吴维祇难等译《法句经》二卷 附: 西晋法炬等译《法句譬喻经》四卷 姚秦竺佛念译《出曜经》三十卷 北宋天息灾译《法集要颂经》四卷52 第五品譬喻类: 东晋失译《天尊说阿育王譬喻经》 一卷87 第六品譬喻类: 姚秦鸠摩罗什译《大庄严论经》 十五卷89 第七品譬喻类: 姚秦鸠摩罗什译《杂譬喻经》 一卷104 第八品譬喻类: 萧齐求那毗地译《百喻经》四卷107 第九品本生类: 孙吴支谦译《菩萨本缘经》三卷114 第十品禅法类: 西晋竺法护译《修行道地经》七卷 附: 后汉安世高译《道地经》一卷118 第十一品禅法类: 后汉支曜译《小道地经》一卷128 第十二品禅法类: 姚秦鸠摩罗什译《禅法要解》二卷 附: 后汉失译《禅要经》一卷 姚秦鸠摩罗什译《菩萨呵色欲法经》 一卷130 第十三品禅法类: 东晋佛陀跋陀罗译《达摩多罗 禅经》二卷136 第十四品修道类: 三秦失译《辟支佛因缘论》 二卷148 第十五品修道类: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四品学法经》 一卷150 第十六品解经类: 后汉安玄等译《阿含口解十二 因缘经》一卷151 第十七品业道类: 刘宋僧伽跋摩译《分别业报略经》 一卷 附: 北宋施护译《六道伽陀经》一卷 北宋日称等译《六趣轮回经》一卷155 第十八品法住类: 刘宋慧简译《请宾头卢法》一卷 附: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宾头卢突罗阇 为优陀延王说法经》一卷 西晋失译《佛使比丘迦旃延说法没 尽偈百二十章》一卷 刘宋失译《迦丁比丘说当来变经》一卷 唐玄奘译《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 法住记》一卷159 第十九品赞颂类: 北宋天息灾译《贤圣集伽陀 一百颂》一卷 附: 北宋天息灾译《胜军化世百喻伽陀经》 一卷 北宋法贤译《犍稚梵赞》一卷168 第二门东土小乘论疏174 第一品注疏类: 唐窥基《异部宗轮论述记》一卷174 第二品注疏类: 唐普光《俱舍论记》三十卷 附: 唐普光《俱舍论法宗原》一卷183 第三品注疏类: 唐神泰《俱舍论疏》二十卷210 第四品注疏类: 唐法宝《俱舍论疏》三十卷214 第五品注疏类: 唐圆晖《俱舍论颂疏论本》三十卷 附: 唐慧晖《俱舍论释颂疏义钞》三卷 唐遁麟《俱舍论颂疏记》二十九卷222 第六品通论类: 元沙啰巴译《彰所知论》二卷237 三、 大乘中观部 总叙249 第一门中观派释经论276 第一品般若类: 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 一百卷276 第二品华严类: 姚秦鸠摩罗什译《十住毗婆沙论》 十七卷364 第二门中观派集义论393 第一品姚秦鸠摩罗什译《中论》四卷 附: 北魏般若流支译《顺中论》二卷 唐波罗颇蜜多罗译《般若灯论释》十五卷 北宋惟净等译《大乘中观释论》十八卷 393 第二品姚秦鸠摩罗什译《十二门论》一卷443 第三品陈真谛译《宝行王正论》一卷 附: 刘宋求那跋摩译《龙树菩萨为禅陀迦王 说法要偈》一卷 刘宋僧伽跋摩译《劝发诸王要偈》一卷 唐义净译《龙树菩萨劝诫王颂》一卷449 第四品北魏般若流支译《一输卢迦论》一卷459 第五品隋达摩笈多译《菩提资粮论》六卷460 第六品北宋施护译《大乘破有论》一卷470 第七品北宋施护译《六十颂如理论》一卷 附: 北宋施护译《大乘二十颂论》一卷 北宋施护译《赞法界颂》一卷 北宋施护译《广大发愿颂》一卷472 第八品北宋施护译《菩提心离相论》一卷478 第九品北宋日称等译《福盖正行所集经》十二卷479 第十品姚秦鸠摩罗什译《百论》二卷 附: 北魏菩提流支译《百字论》一卷 唐玄奘译《广百论本》一卷 唐玄奘译《大乘广百论释论》十卷481 第十一品北魏菩提流支译《提婆菩萨破楞伽经中 外道小乘四宗论》一卷 附: 北魏菩提流支译《提婆菩萨释楞伽经中 外道小乘涅槃论》一卷507 第十二品北凉道泰译《大丈夫论》二卷513 第十三品北凉道泰译《入大乘论》二卷520 第十四品北宋法护等译《大乘集菩萨学论》二十五卷 附: 北宋法护等译《大乘宝要义论》十卷 北宋天息灾译《菩提行经》四卷525 第十五品北宋施护译《广释菩提心论》四卷 附: 北宋法天译《菩提心观释》一卷543 第三门大乘中观派·因明论550 第一品北魏吉迦夜等译《方便心论》一卷550 第二品北魏毗目智仙等译《回诤论》一卷560 第三品唐玄奘译《大乘掌珍论》二卷563 四、 大乘瑜伽部 总叙569 第一门瑜伽行派释经论610 第一品般若类: 隋达摩笈多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 三卷610 第二品般若类: 北魏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波罗蜜 经论》三卷 附: 唐义净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 经论释》三卷 唐义净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 经论颂》一卷620 第三品般若类: 唐地婆诃罗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破取著不坏假名论》二卷628 第四品般若类: 北宋施护等译《佛母般若波罗蜜多 圆集要义释论》四卷 附: 北宋施护等译《佛母般若波罗蜜多 圆集要义论》一卷634 第五品般若类: 北宋法护等译《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 九颂精义论》二卷641 第六品华严类: 北魏菩提流支等译《十地经论》 十二卷643 第七品法华类: 北魏菩提流支等译《妙法莲华经 优波提舍》二卷 附: 北魏勒那摩提等译《妙法莲华经 论优波提舍》一卷660 第八品宝积类: 北魏菩提流支译《无量寿经优波 提舍愿生偈》一卷670 第九品宝积类: 北魏菩提流支译《大宝积经论》 四卷675 第十品宝积类: 北魏菩提流支译《弥勒菩萨所 问经论》九卷680 第十一品大集类: 北魏毗目智仙译《宝髻经四法 优波提舍》一卷687 第十二品经集类: 北魏毗目智仙等译《转法轮经 优波提舍》一卷690 第十三品经集类: 北魏毗目智仙等译《三具足经 优波提舍》一卷693 第十四品经集类: 北魏菩提流支译《文殊师利菩萨 问菩提经论》二卷695 第十五品经集类: 北魏菩提流支译《胜思惟梵天 所问经论》四卷701 第十六品经集类: 唐玄奘译《佛地经论》七卷706 第十七品涅槃类: 北魏达磨菩提译《涅槃论》一卷 附: 陈真谛译《涅槃经本有今无偈论》一卷 718 第十八品涅槃类: 陈真谛译《遗教经论》一卷723 四、 大乘瑜伽部(续) 第二门瑜伽行派集义论3 第一品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一百卷 附: 北凉昙无谶译《菩萨地持经》十卷 刘宋求那跋摩译《菩萨善戒经》九卷 梁真谛译《决定藏论》三卷 唐玄奘译《王法正理论》一卷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释》一卷3 第二品唐玄奘译《显扬圣教论》二十卷 附: 唐玄奘译《显扬圣教论颂》一卷 陈真谛译《三无性论》二卷124 第三品唐玄奘译《辩中边论》三卷 附: 陈真谛译《中边分别论》二卷 唐玄奘译《辩中边论颂》一卷 陈真谛译《十八空论》一卷165 第四品唐波罗颇蜜多罗译《大乘庄严经论》 十三卷194 第五品唐玄奘译《摄大乘论本》三卷 附: 北魏佛陀扇多译《摄大乘论》二卷 陈真谛译《摄大乘论》三卷 唐玄奘译《摄大乘论释》十卷(世亲释) 陈真谛译《摄大乘论释》十五卷(世亲释) 隋达摩笈多等译《摄大乘论释论》十卷 (世亲释) 唐玄奘译《摄大乘论释》十卷(无性释) 陈真谛译《显识论》一卷221 第六品唐玄奘译《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七卷 附: 唐玄奘译《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十六卷 267 第七品唐义净译《六门教授习定论》一卷 附: 唐义净译《止观门论颂》一卷297 第八品唐玄奘译《唯识二十论》一卷 附: 北魏般若流支译《唯识论》一卷 陈真谛译《大乘唯识论》一卷 唐义净译《成唯识宝生论》五卷305 第九品唐玄奘译《成唯识论》十卷 附: 唐玄奘译《唯识三十论颂》一卷 陈真谛译《转识论》一卷315 第十品唐玄奘译《大乘百法明门论》一卷348 第十一品唐玄奘译《大乘五蕴论》一卷 附: 唐地婆诃罗译《大乘广五蕴论》一卷 355 第十二品唐玄奘译《大乘成业论》一卷 附: 北魏毗目智仙译《业成就论》一卷370 第十三品姚秦鸠摩罗什译《发菩提心经论》二卷375 第十四品北魏勒那摩提译《究竟一乘宝性论》二卷 附: 陈真谛译《佛性论》四卷 唐提云般若等译《大乘法界无差别论》 一卷381 第十五品唐玄奘译《观所缘缘论》一卷 附: 陈真谛译《无相思尘论》一卷 唐义净译《观所缘论释》一卷408 第十六品唐义净译《掌中论》一卷 附: 陈真谛译《解拳论》一卷415 第十七品唐义净译《取因假设论》一卷 附: 唐义净译《观总相论颂》一卷418 第十八品北宋法天译《金刚针论》一卷420 第十九品北魏菩提流支译《十二因缘论》一卷 附: 隋达摩笈多译《缘生论》一卷 唐不空译《大乘缘生论》一卷423 第二十品唐义净译《手杖论》一卷431 第二十一品北宋施护等译《集大乘相论》二卷433 第二十二品北宋施护等译《集诸法宝最上义论》 二卷435 第三门瑜伽行派因明论437 第一品陈真谛译《如实论》一卷437 第二品唐玄奘译《因明正理门论本》一卷 附: 唐义净译《因明正理门论》一卷446 第三品唐玄奘译《因明入正理论》一卷461 五、 大乘集传部 总叙481 第一门西域大乘集传487 第一品传记类: 北凉昙无谶译《佛所行赞》五卷 附: 刘宋宝云译《佛本行经》七卷487 第二品传记类: 姚秦鸠摩罗什译《马鸣菩萨传》 一卷504 第三品传记类: 姚秦鸠摩罗什译《龙树菩萨传》 一卷505 第四品传记类: 姚秦鸠摩罗什译《提婆菩萨传》 一卷507 第五品传记类: 陈真谛译《婆薮槃豆法师传》 一卷508 第六品传记类: 北魏吉迦夜等译《付法藏因缘传》 六卷510 第七品本生类: 北宋绍德等译《菩萨本生鬘论》 十六卷515 第八品禅法类: 姚秦鸠摩罗什译《坐禅三昧经》 二卷520 第九品禅法类: 姚秦鸠摩罗什译《思惟略要法》 一卷529 第十品禅法类: 刘宋昙摩蜜多译《五门禅经要 用法》一卷532 第十一品起信类: 梁真谛译《大乘起信论》一卷 附: 唐实叉难陀译《大乘起信论》二卷 姚秦筏提摩多译《释摩诃衍论》十卷 陈真谛译《大宗地玄文本论》二十卷 537 第十二品法数类: 北宋施护译《法集名数经》 一卷577 第十三品经要类: 唐智严译《大乘修行菩萨行门 诸经要集》三卷579 第十四品杂集类: 三秦失译《无明罗刹集》三卷584 第十五品杂集类: 北宋施护译《诸教决定名义论》 一卷586 第十六品杂集类: 北宋日称等译《事师法五十颂》 一卷588 第十七品杂集类: 北宋日称等译《尼乾子问无我 义经》一卷589 第十八品佛赞类: 唐义净译《一百五十赞佛颂》一卷 附: 北宋法天译《佛一百八名赞》一卷 北宋施护译《佛吉祥德赞》三卷 北宋法贤译《佛三身赞》一卷 北宋法贤译《三身梵赞》一卷 北宋法天译《七佛赞呗伽陀》一卷 北宋法贤译《八大灵塔梵赞》一卷591 第二门东土大乘通论602 第一品空宗类: 隋吉藏《三论玄义》一卷602 第二品有宗类: 隋慧远《大乘义章》二十卷613
展开全部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