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汇珍书铺
  • 大问题   +    逻辑学十五讲

大问题 + 逻辑学十五讲

举报

【正版全新】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第10版)哲学入门书 逻辑学十五讲(第二版)

  • 作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    9787302498872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纯质纸
  • 作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  9787302498872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纯质纸

售价 155.40

品相 全新品相描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19-11-09

    数量
    库存5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五年老店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88.69% (623笔)
    好评率
    99.94%
    发货时间
    10.08小时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哲学心理学
      货号:
      7312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第10版)哲学入门书
      商品描述:
      大问题
      作  者:(美)罗伯特·所罗门(Robert C.Solomon),(美)凯思林·(Kathleen M.Higgins) 著;张卜天 译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07月01日

      页  数:438

      装  帧:精装

      ISBN:9787302498872

      主编推荐
       哲学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触手可及的,只要你肯思考:对一种观点进行表述和辩护可以把它变成你自己的。很多人看待大哲学家的表述和论证,就好像他们只是某个智力博物馆的展品,与我们没什么干系。

      哲学是不需要明确定义的,它会潜移默化的沉入你的脑海:某些你相信的东西,一旦想把它写出来,就会发现,刚才感觉还很清楚,现在已经变得模糊不清,就好像,一准备表达,它就蒸发了。

      哲学不是静止的,是要在你的脑回路里运转的:不仅要阅读他们的著作,关键是自己要反思、明确表达和论证。

      ......

      目录
      ●导言  做哲学
      ●避免时髦词语
      ●明确表达和论证:哲学的两个重要特征
      ●概念与概念框架
      ●有风格地做哲学
      ●逻辑准备
      ●演绎
      ●归纳
      ●对论证进行批判
      ●篇末问题
      ●阅读建议
      ●一章  哲学问题
      ●什么是哲学
      ●开篇问题
      ●阅读建议
      ●第二章  生活的意义
      ●开篇问题
      ●什么样的意义
      ●生活的各种意义
      ●篇末问题......

      内容虚线
      内容简介

      《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靠前0版)(精)》的目的就是引导读者进入真正思考的大门。罗伯特·所罗门教授尤以擅长授课和写作清晰流畅著称,他不像一般哲学导论著作那样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罗列哲学目前的一些观点,而是接近把读者当成一点都不了解哲学,从而按照一些大问题来组织材料,叙述生动,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为普通读者的考虑。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读者会自然而然地进入哲学的殿堂,在不知不觉中熟悉哲学目前一些很重要的观点,而且很可能会对许多问题重新进行审视,真正享受思考的乐趣。
      哲学就是对智慧的爱。它是对价值重要性的坚持,是对接近陷入生活琐事而仅仅随波逐流的拒斥。我们渴望洞察,企盼理解,但我们的生活被常规攫住了,不时会被那些所谓的“消遣”或“娱乐”活动分神。我们失去的是思考的快乐、理解的挑战、灵感,以及哲学的慰藉。我们都是借着思想而生活的,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从事哲学,而在于是接受一种廉价的、没有挑战的......

      作者简介
      (美)罗伯特·所罗门(Robert C.Solomon),(美)凯思林·(Kathleen M.Higgins) 著;张卜天 译

      罗伯特·所罗门,是世界有名的哲学教师和讲演者。他目前是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昆西·李(Quincy Lee)百周年纪念教授和杰出授课教授。他在密歇根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并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匹兹堡大学和加州大学执教。他出版过四十多本著作,其中包括《哲学导引》(第7版)(Introducing Philosophy)、《哲学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Philosophy)、《激情》(The Passions)、《本着黑格尔的精神》(In the Spirit of H......

      逻辑学十五讲(第二版)开本:16开
      作者:陈波定价:59.00
      ISBN号:9787301272725出版时间:2016-07-15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印刷时间:2019-07-12
      版次:2印次:6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第二版自序/
      初版自序/

      **讲 天才值得我们敬仰
      --西方历史上的逻辑学家/
      一 亚里士多德/
      二 中世纪逻辑学家/
      三 培根/
      四 莱布尼茨/
      五 弗雷格/
      六 罗素/
      七 哥德尔/
      八 克里普克/

      第二讲 给思维的野马套上缰绳
      --什么是逻辑学?/
      一 逻辑/
      二 命题/
      三 推理/
      四 推理形式/
      五 推理的省略形式/
      六 推理形式的有效性/
      七 论证:演绎和归纳/
      八 推理或论证的可靠性/
      九 前提对结论的支持或反驳程度/
      十 逻辑基本规律/

      第三讲 "香格里拉"和"马太效应"
      --词项、概念和定义/
      一 语词、词项和概念/
      二 词项的内涵和外延/
      三 词项的种类和外延关系/
      四 定义的方法和规则/
      五 划分与分类/

      第四讲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一 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二 联言命题和联言推理/
      三 选言命题和选言推理/
      四 假言命题和假言推理/
      五 负命题及其等值命题/
      六 几种常用的复合命题推理/

      第五讲 "所有的金子都是闪光的"
      --直言命题及其推理/
      一 直言命题/
      二 直接推理/
      三 三段论/

      第六讲 "有的投票人赞成所有的候选人"
      --量化命题及其推理/
      一 个体词、谓词、量词和公式/
      二 自然语言中量化命题的符号化/
      三 模型和赋值普遍有效式/
      四 非普遍有效性的解释方法/

      第七讲 "太阳明天仍将从东方升起"
      --归纳推理和归纳方法/
      一 什么是归纳推理?/
      二 简单枚举法/
      三 排除归纳法/
      四 类比推理/
      五 统计归纳法/
      六 归纳的证成/

      第八讲 以严格性、精确性、系统性为目标
      --逻辑系统和元逻辑/
      一 什么是逻辑系统?/
      二 逻辑系统的构成/
      三 元逻辑研究/
      四 形式化方法的意义/

      第九讲 换一个角度来思考……
      --变异逻辑:一些另类系统/
      一 什么是变异逻辑?/
      二 多值逻辑/
      三 相干逻辑/
      四 直觉主义逻辑/
      五 次协调逻辑/

      第十讲 "你不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所有的人"
      --广义模态逻辑/
      一 冯·赖特的广义模态逻辑构想/
      二 模态词和模态逻辑/
      三 可能世界语义学/
      四 道义逻辑/
      五 时态逻辑/
      六 认知逻辑/

      第十一讲 意会:"说话听声,锣鼓听音"
      --自然语言逻辑/
      一 语言的意义在于它的使用/
      二 语境、预设与蕴涵/
      三 言语行为理论/
      四 合作原则、会话含义和语用推理/

      第十二讲 且听庄子大侃"辩无胜"
      --论证的识别和建构/
      一 论证的识别/
      二 论证的图解/
      三 论证的评估/
      四 论证的建构/
      五 对一个论证的反驳/

      第十三讲 "以貌似讲理的方式……"
      --谬误:有缺陷的推理/
      一 谬误和诡辩/
      二 歧义性谬误/
      三 假设性谬误/
      四 关联性谬误/

      第十四讲 一只咬着自己的尾巴乱转的猫
      --悖论:思维的魔方/
      一 什么是悖论?/
      二 一些常见的悖论/
      三 悖论产生的原因/
      四 关于悖论的解决方案/

      第十五讲"彼,不两可两不可也"
      --中国历史上的逻辑学家/
      一 中国先秦逻辑学家/
      二 西方逻辑的早期翻译家/
      三 现代逻辑的传入者和研究者/

      附录一 逻辑学和理性精神/

      附录二 逻辑:一个生长和变动的概念/
      附录三 从人工智能看当代逻辑的发展/
      附录四 从《哲学逻辑手册》(第二版)看当代逻辑的发展趋势/

      主要参考书目和推荐读物/第十四讲 悖论:思维的魔方

      在当今社会,“悖论”似乎已经成为某种形式的思维魔方,老少咸宜,激发理智的兴趣,构成智力的挑战,养成思考的习惯,锻炼思维的智慧,孕育出新的理论。但是,究竟什么是悖论?如何定义悖论?悖论能否分类?如何分类?产生悖论的原因是什么?悖论究竟是一种逻辑矛盾,还是所谓的辩证矛盾或者其他?对于悖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是拒斥、消解、容忍还是干脆承认?已有的各种悖论解决方案的优劣得失如何?能否提出某种新的悖论解决方案?据我所知,很多读者对这些问题感兴趣,有些人还亲自投身于对它们的研究中。在这一章中,我将对这些问题做一些初步梳理,并给出一些尝试性的回答。

      一、什么是悖论?

      “悖论”是两个英语词paradox和antinomy、特别是前者的中译,从字面上说,悖论是指荒谬的理论,或自相矛盾的命题。*早的悖论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克里特岛人埃匹门尼德(Epimenides),他提出了著名的说谎者悖论:“所有的克里特岛人都说谎。”这被载入《圣经·新约》的《提多书》中,因而在西方世俗社会和学术界都很有影响。此后对悖论的研究一直绵延不绝,并经历了至少两个高峰期,一是欧洲中世纪经院逻辑对悖论的研究,一是从19世纪末叶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悖论研究。
      在中国先秦时期,庄子提出过“吊诡”一说,仍被学界一些人用作“悖论”的代名词:

      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庄子·齐物论》)

      上面这段话是隐士长牾子对瞿鹊子所说的,意思是说:人生无常。有一夜,梦饮酒,好快活,哪知早晨醒来大祸临门,一场痛哭。又有一夜,梦伤心事,痛哭一场,哪知早晨醒来出门打猎,快活极了。做梦时不知是在做梦。梦中又做了一个梦,还研究那个梦中梦是凶还是吉。后来梦中梦醒了,才晓得那只是梦啊。后来的后来,彻底清醒了,才晓得从前的种种经历原来是一场大梦啊。蠢人醒了,自认为真醒了,得意洋洋,说长道短,谈起君贵民贱那一套,真是不可救药的老顽固哟。你老师孔丘,还有你本人,都是在做梦,只是自己不晓得。我说你们在做梦,其实我也是在梦中说梦话。这样的说法,就是所谓的“吊诡”(即后世所谓的“悖论”)。我也不能把它们解释清楚。也许到遥远的将来,碰巧会遇到一位有大智慧的人,他能够把它们解释得一清二楚。
      先秦墨家也用到过“悖”这一概念,相当于某种自相矛盾的说法。例如,《墨经》中说,“以言为尽悖,悖,说在其言。”(《经下》)“之人之言可,是不悖,则是有可也;之人之言不可,以当,必不当。”(《经说下》)
      在长达几千年的研究过程中,“悖论”或“吊诡”已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冠以“悖论”之名的各种语句或推论差异极大。我们有必要先厘清“悖论”的精确含义,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悖论的讨论。在目前的用法中,“悖论”一词至少有以下4种含义:
      (1)违反常识,有悖直观,似非而是的真命题。
      例如,在数学史上曾喧嚣一时的所谓“无穷小悖论”就是如此:微积分中的无穷小似零(作为加项可以略去),但又非零(可以作为分母),(表面上)自相矛盾。于是,当时的英国大主教、著名哲学家贝克莱说它像一个飘动不居的鬼魂。所谓的“伽利略悖论”也与此类似:对于任一平方数,有且只有一个自然数与之对应,即作为整体一部分的平方数竟与作为整体的自然数一样多。这与当时已知的数学知识相悖,因为当时还不能从数学上很好地理解和刻画“无穷”这个概念。在逻辑中,有为数众多的所谓“蕴涵悖论”,例如著名的“实质蕴涵悖论”:真命题被任一命题所蕴涵;假命题蕴涵任一命题;以及道义逻辑中的各种“道义悖论”。这些“悖论”都是相应的逻辑系统中的定理,并且这些系统都是可靠的,内部并没有任何矛盾。这些定理之“悖”在于它们有“悖”于关于相应概念的常识、直观、经验等等,它们*多只能被叫做“直观悖论”或“经验悖论”,不属于本章所讨论的严格意义的“悖论”之列。
      (2)与公认的看法或观点相矛盾的命题或原则,似是而非,但其中潜藏着深刻的思想或哲理。
      *典型的是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提出的四个“芝诺悖论”,即“二分法”、“阿基里斯追不上龟”、“飞矢不动”、“一倍的时间等于一半”。这里仅以他的“二分法”为例:假定某个物体向一个目的地运动,在它达到该目的地之前必须走完这路程的一半,而要走完这路程的一半,又要走完这一半的一半;要走完这一半的一半,则要先走完这一半的一半的一半,如此递推,以至无穷。因此,**次运动所要达到的目标是没有的,但没有**次运动的目标就不可能开始运动,因此就没有运动,运动是不可能的。这里,芝诺的论证并不是在描述或否认运动的现象和结果,而是要说明运动是如何可能的,我们应该如何在理智中、在思维中、在理论中去刻画、把握、理解运动!与此类似的是康德关于时间和空间的四个“二律背反”,仅举一例:正题:“世界在时间上有开端,在空间上有界限”;反题:“世界并无开端,也无空间的界限。就时空而言,它是无限的。”康德以触目惊心的形式揭示了世界本身就存在的矛盾。再如中国古代的名辩学家,曾提出了诸如“白马非马”、“鸡三足”、“卵有毛”这样一些表述形式怪诞的命题,其中有些命题甚至隐含着集合论思想的萌芽。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