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trvampires的书摊
  • 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第六版
  • 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第六版
  • 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第六版
  • 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第六版
  • 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第六版
  • 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第六版

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第六版

举报
  • 作者: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    9787300137674
  • 出版时间: 
  • 版次:    6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425页
  • 字数:    52900千字
  • 出版时间: 
  • 版次:  6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425页
  • 字数:  52900千字

售价 14.00 2.9折

定价 ¥48.00 

品相 九五品品相描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16-09-17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七年老店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地址
    上海市松江区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货号:
      001
      品相描述:九五品
      几乎全新,  绝不坑买家
      商品描述:
      【图书描述】:
      本书分三编十三章,以时序为经,以思潮为纬,讲述欧美文学自古代至20世纪的发展。
      【内容简介】:
      整整三十年学术积淀,六度精心修订易稿,累计印数二百万——这是一部经受时间考验又不断追踪学术前沿、受到一代代读者广泛欢迎的精晶教材,主要特点如下:
        ◆全书分三编十三章,以时序为经,以思潮为纬,讲述欧美文学自古代至20世纪的发展,
        ◆历史勾勒清晰,注意承传关系;
        ◆重点突出,分析深透,
        ◆思考题启迪创造性思维,阅读书目强调注重文本,既宜于启发性讲授,又宜于系统性自学。
        ◆第六版除订正讹误、做一定删改外,新增了对托马斯·曼及博尔赫斯的解读,从而内容更为全面。
      【目录】:
      导言
      上编 古代至18世纪文学
      第一章 古代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荷马史诗
      第三节 古希腊戏剧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但丁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塞万提斯
      第三节 莎士比亚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和古典主义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莫里哀
      第五章 18世纪文学和启蒙运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卢梭
      第三节 歌德
      中编 19世纪文学
      第六章 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拜伦
      第三节 雨果
      第四节 普希金
      第五节 惠特曼
      第七章 19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司汤达
      第三节 巴尔扎克
      第四节 狄更斯
      第五节 果戈理
      第六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
      第八章 19世纪后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福楼拜
      第三节 哈代
      第四节 托尔斯泰
      第五节 契诃夫
      第六节 易卜生
      第七节 马克·吐温
      第九章 19世纪后期非主潮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波德莱尔
      第三节 鲍狄埃
      第四节 左拉
      第五节 莫泊桑
      下编 20世纪文学
      第十章 20世纪前期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罗曼·罗兰
      第三节 托马斯·曼
      第四节 德莱塞
      第五节 高尔基
      第六节 肖洛霍夫
      第七节 布莱希特
      第十一章 20世纪前期现代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卡夫卡
      第三节 艾略特
      第四节 乔伊斯
      第五节 奥尼尔
      第六节 福克纳
      第十二章 20世纪后期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海明威
      第三节 帕斯捷尔纳克
      第四节 艾特玛托夫
      第五节 索尔·贝娄
      第十三章 20世纪后期现代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萨特
      第三节 加缪
      第四节 尤涅斯库
      第五节 海勒
      第六节 加西亚·马尔克斯
      第七节 博尔赫斯
      附录
      阅读书目100种
      1985年修订版(第二版)说明
      1994年修订版(第三版)说明
      1999年修订版(第四版)说明
      2004年修订版(第五版)说明


       

      【文摘】:
          《贝奥武夫》是流传至今最完整的一部早期英雄史诗。史诗于公元七八世纪之间写成,诗中所反映的事件是在6世纪,即盎格鲁一撒克逊人尚在欧洲大陆时的生活。史诗叙述瑞典南部耶阿特族青年贝奥武夫率14名勇士渡海到丹麦,只身与巨怪搏斗,杀死了巨怪和它的母亲。50年后,贝奥武夫当国王时,又为本族杀死火龙,自己英勇牺牲。史诗通过歌颂一个人海斩妖、登山屠龙、临危不惧、奋勇当先的氏族英雄,宣扬见义勇为、大公无私、勇于自我牺牲的道德品质,体现了氏族社会末期人民的理想。诗中对英雄人物的性格刻画比较鲜明,结构比较严整,层次分明但也有一定的变化,语言富于形象的比喻。但史诗在传抄过程中曾受到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带有宿命论的色彩。
          北欧是基督教影响传播较晚的地方,当地流传的异教神话和史传故事没有受到基督教的破坏。在冰岛流行的“埃达”和“萨迦”(意为故事,并非篇名)中保存着日耳曼人的古老的神话故事和英雄传说,这就使它们在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埃达”共含诗歌35篇。神话诗《女法师的预言》记录了关于世界的诞生、毁灭和再生的故事。《洛基的吵骂》写被压迫的洛基对诸神的堕落与罪恶的责骂。“萨迦”包括英雄传说和历史传说共150余篇,著名的《佛尔松萨迦》写主神奥丁后裔的故事,包括血亲复仇、财物与权力之争的内容。总之,它们极其生动、丰富地反映了氏族社会晚期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
          另一类即后期的英雄史诗则是封建制度发展以后的产物。诗中英雄人物的思想和活动已超出部落的狭隘范围,他们为保卫国家而战斗。这些史诗的中心主题是爱国主义。诗中的英雄勇敢善战,忠于祖国,忠于君主,体现了封建关系下人民理想中的爱国英雄形象。某些史诗中还出现了强大英明、能够统一国家、制伏封建叛乱的理想君主的形象。这类英雄史诗一般都以一定的历史事实为基础,经过民间歌手们的传唱而辗转流传开来。这中间又经过各种加工,大约在十二三世纪时才被一些有文化的诗人记录下来。在长期流传过程中以及在最后被记录时,往往发生一些被歪曲和篡改的情况,掺人了一些贵族的、基督教的思想,因而带有一定的复杂性。
          后期英雄史诗中最著名的有法国的《罗兰之歌》(约1080)、西班牙的《熙德之歌》(约1140)、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约1200)和古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1185-1187)等。
          法国的《罗兰之歌》是后期英雄史诗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全诗共4002行,用罗曼方言写成。诗中叙述的故事发生在查理大帝时代。查理大帝出兵西班牙,征讨摩尔人(即阿拉伯人),历时7年,只剩下萨拉哥撒还没有征服。萨拉哥撒王马尔西勒遣使求和。查理决定派人前去谈判,但大家知道马尔西勒阴险狡诈,去谈判是冒险的事。查理大帝接受其侄儿罗兰的建议,决定让罗兰的继父即查理的妹夫加奈隆前往。加奈隆由此对罗兰怀恨在心,决意报复。在谈判时他和敌人勾结,定下毒计:在查理归国途中袭击他的后队。加奈隆回报查理大帝,说萨拉哥撒的臣服是实情,于是查理决定班师回国,并接受加奈隆的建议由罗兰率领后队。当罗兰的军队行至荆棘谷,突然遭到10万摩尔兵的伏击。罗兰率军英勇迎战,但因众寡悬殊,终于全军覆灭,罗兰英勇战死。罗兰好友奥里维曾三次劝他吹起号角,呼唤查理回兵来救,都被罗兰拒绝。直至最后才吹起号角,但为时已晚。查理大帝赶到,看到的只是遍野横陈的法兰克人的尸体。查理率军追击,大败敌人。回国以后,将卖国贼加奈隆处死,而且惩罚了30个为加奈隆辩护的贵族。
          史诗取材于法兰克历史。公元778年,查理大帝远征西班牙,因国内发生叛乱而返回,途中遭到巴斯克人的袭击。《罗兰之歌》的情节以这一历史事实为依据。但史诗中把一场只有几天的战争写成历时7年的征伐异教徒的大战,又把36岁的查理写成须发皆白的200岁老人。加奈隆这个人物也纯属虚构。这些虚构有力地渲染了史诗的气势,强化了史诗的英雄主义主题。
          《罗兰之歌》是一部爱国主义诗篇。史诗热情歌颂了查理大帝,歌颂了罗兰和奥里维等赤胆忠心保卫祖国的英雄。同时,也严厉谴责了加奈隆为了私利而出卖国家利益的叛变行为。加奈隆不仅是一个叛徒,同时也是封建主桀骜不驯的体现者。在中世纪,封建主们不断发动争权夺利的混战,完全不顾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罗兰之歌》对叛徒和封建主的谴责,反映了当时广大群众的要求。史诗中的查理大帝英明勇武。他的威武和名声甚至使敌人也表示敬畏。这样一个贤明、强大,能保卫祖国,又能制伏封建主叛乱的国王,正是当时人民所要求的,同时也符合历史进步的要求。
          罗兰是史诗中最动人的英雄形象。他体格魁伟、勇敢刚毅,面对10万敌军毫不畏惧。他在临终前的眩晕中,发现一个勇敢精壮的阿拉伯人来夺他身边的宝剑,竟能“对那人的金盔奋力一击,将钢盔和头骨一齐砸碎”,表现出一种非凡的英雄气概。他热爱自己的国家,把保卫“可爱的法兰克”看做自己的天职。他忠于查理,这无疑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君臣观念,但是罗兰之忠于查理是和他忠于祖国不可分的。史诗的事件被写成征伐异教徒、保卫基督教的战争,以及罗兰死后被天使引入天堂等等,都显然是后人加工的结果。
          《罗兰之歌》在艺术上比较完美。情节集中在一个事件上,只写战争的最后一年。诗中惯用重叠和对比的手法,风格粗犷朴素。这些都是民间创作艺术特色的表现。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