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凤台吹箫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清光绪丁未 医门法律(一册六卷)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举报
  • 作者: 
  • 出版人:    不详
  • 年代:    1907
  • 纸张:    竹纸
  • 刻印方式:    石印
  • 装帧:    线装
  • 尺寸:    20 × 13.5 × 1 cm
  • 册数:    1册
  • 作者: 
  • 出版人:  不详
  • 年代:  1907
  • 纸张:  竹纸
  • 刻印方式:  石印
  • 装帧:  线装
  • 尺寸:  20 × 13.5 × 1 cm
  • 册数:  1册

售价 600.00

品相 八品品相描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18-03-28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线装古籍 > 医药卫生
      货号:
      1252(桌柜)
      品相描述:八品
      品相如图,没有缺页,没有印坏或涂污的页,三册六卷,合订在一起,实实在在的老东西。 
      商品描述:
            《医门法律》新建喻嘉言先生著 南都李节斋署检
          南昌喻昌,字嘉言。号西昌老人,明末清初江西新建县人。 后寓居常熟至终老。
          喻昌年少时师从文明,崇祯年间以贡生名上书朝廷以寻求诏征 未能如愿。后“披剃为僧 复蓄发游江南” 同时致力医学“顺治初至常熟” 寓居至终老 在常熟时传授弟子陈骥、蒋师仁等人。著有《尚论篇》四卷、《尚论后篇》四卷、《医门法律》六卷、《寓意草》四卷。 
          喻昌在中医学理论研究方面颇有贡献,不仅于《伤寒论》的研究独有体会,倡导三纲学说,而且对于中医基础理论问题颇有建树。其大气论、秋燥论的观点亦为后世所称许。杂症之论治则“参究仲景《金匮》之遗分门析类 定为杂证《法律》十卷” 即《医学法律》一书。此外,其强调辨证施治,倡导诊治规范,亦很有学术价值。至于其临床经验亦十分丰富,治痢用活人败麦散以逆流挽舟,治关格用进退黄连汤升降阴阳等,都被后人所推崇。故而,喻氏成为清初三大医家之一,名噪一时。
         《医门法律》为清初名医喻昌所著,全书共分六卷,卷一阐述四诊、《内经》及仲景学说法律,卷二至卷六分中寒六、中风门、热湿暑三气门、伤燥门、疟证门、痢疾门、痰饮门、咳嗽门、关格门、消渴门、虚劳门、水肿门、黄瘅门及痈肺痿门论述,每门之下先论病因病机及证治,再出法律,最后附方。法是讨论辨证施治的原则和灵活性,律是指出医疗差错的原因和医生所负的罪责。
          六卷(一作十二卷) 
         首版时间  1658年
         字数   278000
         序言
         合并图册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中上之医,千里百年,目未易觏;最上之医,天下古今,指未易屈。世之言医者何夥耶?恃聪明者,师心傲物,择焉不精,虽曰屡中,其失亦屡多。守门庭者,画焉不入,自窒当机,纵未败事,已咎在误时。工邪僻者,心粗识劣,骛险绝根,偶堕其术,已惨同婴刃。病者苦医之聚会盈庭,具曰予圣。浅者售;伪者售;圆滑者售;而以其身命为尝试。医者苦病之毫厘千里,动罹颠踬。方难凭;脉难凭;师传难凭;而以人之身命为尝试。所以人之有生,水火、刀兵、禽兽、王法所伤残,不若疾厄之广。人之有死,夭魔、外道、饿鬼、畜类之苦趣,不若地狱之惨。医以心之不明,术之不明,习为格套,牢笼病者。遂至举世共成一大格套,遮天蔽日,造出地狱,遍满铁围山界,其因其果,彰彰如也。经以无明为地狱种子,重重黑暗,无繇脱度,岂不哀哉?昌也闭目茫然,惟见其暗,然见暗不可谓非明也。野岸渔灯,荒村萤照,一隙微明,举以点缀医门千年黯汶,拟定法律,为率由坦道,聊以行其佛事耳。然微明而洗发黄岐仲景之大明,明眼得此,闭门造车,出门合辙,自能立于无过。即浅见寡闻,苟知因果不昧,敬慎存心,日引月伸,以此照其胆,破其昏,而渐充其识。本地风光,参前倚衡,亦何愚而不朗澈也耶?先圣张仲景生当汉末,著《伤寒杂病论》,维时佛法初传中土,无一华五叶之盛,而性光所摄,早与三世圣神、诸佛诸祖把手同行,真医门之药王菩萨、药上菩萨也。第其福缘不及我佛如来亿万分之一分,阅百年再世,寝失其传。后人莫繇仰溯渊源,然且竞相彼揣此摩,各呈识大识小之量,亦性光所摄无穷极之一斑矣。我佛如来累劫中为大医王,因病立方,随机施药,普度众生。最后一生重补其充足圆满之性量八万四千法门,门门朗澈底里,诸有情微逗隙光者,咸得随机一门深入,成其佛道。与过去未来现在尽虚空法界无量亿诸佛诸菩萨光光相荡,于诸佛诸菩萨本愿本行,经咒偈言,屡劫宣扬不尽者,光中莫不彰示微妙,具足灭度。后阿难尊者证其无学,与我佛如来知见无二无别,乃得结集三藏十二部经典,永作人天眼目,济度津梁。夫诸佛菩萨真实了义,从如来金口所宣,如来口宣,又从阿难手集。昌苟性地光明,流之笔墨,足以昭示学人。胡不自澈须眉,脏腑中阴,优游几席,充满烜天赫地耀古辉今之量。直与黄岐仲景两光摄合,宣扬妙义,倾刻无欠无余,乃日弄精灵,向棘栗蓬中葛藤窠里,与昔贤校短论长,为五十步百步之走,路头差别,莫此为甚。发刻之稿凡十易,已刻之板凡四更,惟恐以凡人知见,杂揉圣神知见,败絮补葺美锦,然终不能免也。甚于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杂证多门,殚一生力补之,不能尽补;即殚千生力补之,不能尽补,从可推也。途穷思返,斩绝意识,直截皈禅,通身汗下,险矣!险矣!尚敢漫言殊途同归也哉?此重公案,俟可补乃补之耳。
      顺治十五年上元吉旦,南昌喻昌嘉言老人,时年七十有四序。
          医门法律是清代喻昌撰著的一部临证著作。全书共六卷:卷一为基本理论,卷二至卷四为外感病卷五卷六为内科杂病。共设中寒门、中风门、热温暑三气门、伤燥门、疟证门、痢疾、痰饮门、咳嗽门、关格门、消渴门、虚劳门、水肿门、黄疸门,肺痈肺痿门等14门。每门这下先论病因病机及传变规律,次立"法",后列"律",法为正确诊治之法则,律为防治失误之禁例。全书纲目清楚,论理透彻,观点独特。对理论研究与临床工作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论是总论病证,法是治疗法则,律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自序
      卷一
      一明望色之法
      望色论(附律一条)
      一明闻声之法
      闻声论(附律二条)
      一明辨息之法
      辨息论(附律一条)
      一明胸中大气之法
      大气论(附律一条)
      一明问病之法
      问病论(附律一条)
      一明切脉之法
      切脉论(附律一条)
      一明合色脉之法
      合色脉论(附律一条)
      一明营卫之法
      营卫论(附律二条·附答营卫五问)
      一明络脉之法
      络脉论(附律一条)
      申明《内经》法律
      申明仲景律书(附杂证时病药禁一条 附伤寒三阳经禁一条)
      先哲格言
      卷二\中寒门(论一首 法十三条 律三条 比类法六十九条)
      阴病论
      比类仲景《伤寒论》阳虚阴盛治法并死证三十二则
      比类《金匮》水寒五则
      比类《金匮》胃寒四则
      中寒色脉六则
      比类《金匮》胸腹寒痛十七则
      比类《金匮》虚寒下利六则
      中寒门方
      卷三\中风门(论一篇 法四十一条 律六条)
      中风论
      风门杂法七条
      中风门方
      附痹证诸方
      附风门杂方
      卷四\热湿暑三气门(法二十五条 论三篇 律十一条)
      痉病论
      痉脉论
      风湿论
      三气门方
      卷四\伤燥门(论一首 法十一条 律五条)
      秋燥论
      秋燥门方
      卷五\疟证门(论一首 法九条 律三条)
      疟证论
      疟证门方
      卷五\痢疾门
      痢疾论
      痢疾门方
      卷五\痰饮门(论三首 律三条 法一十四条)
      痰饮论
      痰饮脉论
      痰饮留伏论
      痰饮门方
      卷五\咳嗽门(论二首 法十六条 律六条)
      咳嗽论
      咳嗽续论
      咳嗽门方
      卷五\关格门(论二首 律四条)
      关格论
      进退黄连汤方论
      关格门方
      卷六\消渴门(论二首 法四条 律五条)
      消渴论
      消渴续论
      消渴门方
      卷六\虚劳门(论二首 法三十一条 律十条)
      虚劳论
      虚劳脉论
      虚劳门方
      卷六\水肿门(论三首 合论《金匮》方六条 律七条 附论海藏法一条)
      水肿论
      水肿脉论
      水肿门方
      卷六\胀病论
      胀病诸方
      卷六\黄瘅门(法十五条 律三条)
      黄瘅门方
      卷六\肺痈肺痿门(论一首 法十三条 律四条)
      肺痈肺痿门方
      喻昌
      喻昌,字嘉言,号西昌老人,江西新建(今江西南昌)人。生于明代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卒于清代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终年七十九岁。喻昌少年读书,以治举子业。崇祯年间,以选送贡生进京,但无所成就。后值清兵入关,于是转而隐于禅,后又出禅攻医。往来于南昌、靖安等地。清代初期(公元1644~1661年间),喻氏又移居江苏常熟,医名卓著,冠绝一时,成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与张路玉、吴谦齐名,号称清初三大家。著有《寓意草》、《尚论篇》、《尚论后篇》、《医门法律》等。
      喻昌与中医理论
      三纲学说
      喻昌是研究《伤寒论》的著名医家之一。他认为,四时虽均有外感,title但仲景独详于伤寒,治伤寒之法,可变化而用于其他外感,故伤寒为四时外感之大纲。而在"伤寒六经中,又以太阳一经为大纲;而太阳经中,又以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为大纲。"这就形成了喻昌三纲学说的主要观点。风伤卫用桂枝汤,寒伤营用麻黄汤,风寒两伤营卫用大青龙汤。用之得当,风寒立时解散,不劳余力。喻氏倡导三纲说的含义在于,麻黄、桂枝、青龙三方主治太阳表证。若表证辨治得法,则不会出现种种变证及传经之病,而能将伤寒病治愈于得病初期。因此,喻氏之三纲学说体现了仲景早期治病的思想,虽然后世对此观点是否符合仲景原意,有无临床实际意义提出异议,但应当看到喻氏之说的积极意义。[2]
      对燥症的认识
      至于燥气病机,喻氏认为,入秋并不遂燥,是大热之后,继以凉生,凉生而热解,渐至大凉,燥令乃行。虽然燥生于秋冷,但其性异于寒湿,却常偏于火热,这是因为"燥位之下,火气承之",燥盛而兼火化之故。《内经》提出"燥胜则干",故临床所见,干于外则皮肤皴揭,干于内则精血枯涸。津液耗竭,出现种种变化。总之,燥之为病,火热为盛而致。燥为秋金主气,故易伤肺脏。早在《内经》中就有"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痿喘呕,皆属于上"的认识。这是燥伤于肺的病症。对于燥病的治疗,喻氏创立了著名方剂清燥救肺汤,该方由桑叶、煨石膏、生甘草、人参、胡麻仁、阿胶、麦门冬、杏仁、枇杷叶等药组成,以治疗诸气膹郁,诸痿喘呕,肺之燥者。其用药的宗旨,强调治燥忌用辛香行气之品,以防伤津助燥。总之,喻氏于燥之论述,从其邪气生成,病邪性质,致病特点,临床表现,治疗原则,临床用药一一加以论述,可谓对燥症深刻认识的一大家,其影响十分深远,被后世医家所推崇,至今仍有很大影响。
      诊治规范
      喻昌十分注意诊治规范,并撰有专文讲述医案的书写。他说,书写医案时,必书"某年某月某地县,人年纪若干,形之肥瘦长短若何,色之黑白枯润若何,声之清浊长短若何,人之形志苦乐若何,病始何日,初服何药,次后再服何药,某药稍效,某药不效,时下昼夜孰重,寒热孰多,饮食喜恶多寡,二便滑涩无有,脉之三部九候何候独异,二十四脉中何脉独见,何脉兼见,其症或内伤,或外感,或兼内外,或不内外,依经断为何病,其标本先后何在,汗吐下和寒温补泻何施,其药宜用七方中何方,十剂中何剂,五气中何气,五味中何味,以何汤名为加减和合,其效验定于何时,一一详明,务令丝毫不爽。"也就是说,需要仔细而全面地收集病症,不仅包括望闻问切的有关情况,同时亦包括天时、地理等自然情况,不仅包括各种病症表现,也包括致病的原因,病情的发展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准确辨证,正确施治。喻氏建立的这一诊治规范,充分体现了喻氏强调辨证论治的思想,注重科学、严谨的作风。
      "大气"的认识
      喻氏认为,人体之中存在有"大气"统摄于周身。正是由于大气的作用,才使五脏六腑、大小经络发挥各自的功能活动。若大气一衰,则人身的气机运动无源,既不能升降,又不能出入,致使"神机化灭,气立孤危",再甚者则危及生命。正由于大气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故喻氏深刻加以研究。他认为人身之大气,即胸中之气,其气包举于肺之周围。由于大气的作用,使脏腑经络功能得以发挥,营卫之气得以统摄。而大气充斥于周身上下内外,无处不到,环流不息,致使通体活动功能正常,生命活力旺盛。大气虽为胸中之气,然胸中还存在着膻中之气、宗气。喻氏认为,膻中之气、宗气与大气虽出于同一部位,但有所不同,应当加以区分。
      膻中之气为臣使之官,有其职位,说明有其具体的作用。大气则无可名象,没有具体作用,有如太虚之中包举地形一样,主持着整个自然界。宗气与营气、卫气分为三隧,虽为十二经之主,但有隧而言,说明有具体所指,而不同于大气之空洞无着落,二者亦不相同。因此,大气高于宗气、膻中之气以及脏腑之气、经络之气。人身各种气均在大气的统摄之下,才能发挥各自的作用以维持全身的功能活动。此即喻氏论大气的主要观点。该观点对后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如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论大气,创立升陷汤等,均与该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文中论大气虽强调其对人身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而在治疗时仍停留在既往一般用药水平,理论与治疗似有不合拍之处。其将大气与宗气、膻中之气加以区分,但其如何运用于临床实际,尚未阐发十分深入,故而后人不采纳其说者亦有之。
      历史评价
      喻昌在中医学理论研究方面颇有贡献,不仅于《伤寒论》的研究独有体会,倡导三纲学说,而且对于中医基础理论问题颇有建树。其大气论、秋燥论的观点亦为后世所称许。此外,其强调辨证施治,倡导诊治规范,亦很有学术价值。至于其临床经验亦十分丰富,治痢用活人败麦散以逆流挽舟,治关格用进退黄连汤升降阴阳等,都被后人所推崇。故而,喻氏成为清初三大医家之一,名噪一时。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