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大诚书店
  • 正版 黄庭坚行书临习技法精解-历代名家碑帖临习技法精解q
  • 正版 黄庭坚行书临习技法精解-历代名家碑帖临习技法精解q
  • 正版 黄庭坚行书临习技法精解-历代名家碑帖临习技法精解q
  • 正版 黄庭坚行书临习技法精解-历代名家碑帖临习技法精解q
  • 正版 黄庭坚行书临习技法精解-历代名家碑帖临习技法精解q
  • 正版 黄庭坚行书临习技法精解-历代名家碑帖临习技法精解q
  • 正版 黄庭坚行书临习技法精解-历代名家碑帖临习技法精解q
  • 正版 黄庭坚行书临习技法精解-历代名家碑帖临习技法精解q
  • 正版 黄庭坚行书临习技法精解-历代名家碑帖临习技法精解q
  • 正版 黄庭坚行书临习技法精解-历代名家碑帖临习技法精解q

正版 黄庭坚行书临习技法精解-历代名家碑帖临习技法精解q

举报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8开
  • ISBN:  9787534859021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8开

售价 12.00 4.0折

定价 ¥30.00 

品相 全新品相描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17-02-15

    数量
    库存996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艺术
      货号:
      a1323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新书
      商品描述: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英宗治平四年(1067),黄庭坚进士及第,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虽身居高位,但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马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以“涤亲溺器”名列二十四孝之一。除书法外,他还是北宋著名的诗人,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在填词上他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词风豪迈坦荡,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但是,在他所有的艺术创作中,书法取得的成就最高,他被认为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最早是学时人周越的。随着眼宽识高,黄庭坚很快便转学“二王”。他有一首赞颂杨凝式的诗可以说明他对王羲之《兰亭序》习练体会之深:“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除此之外,对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苏轼,甚至可以说黄庭坚的手札小行书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苏轼的。黄庭坚作为游于苏门的“四学士”之一,不可能不受苏轼书风的影响。在黄氏书论中,评东坡书法颇多,且多为推崇备至者。苏东坡不仅是黄庭坚文学上的老师和提携者,而且也是其书法上的学习榜样。

      本书所选例字就选自他的如下名作:

      《砥柱铭》,是他散落民间的最重要的书法瑰宝之一。这幅手卷长达11米,画心长8米,内容是黄庭坚生前最为推崇的唐代宰相魏征写的《砥柱铭》,全文600多字。卷上有宋代贾似道、明代项元汴直至清代民国藏家的大量题跋和钤印。2010年以4.368亿元拍卖成交。

      《教审帖》,亦称《与立之承奉书》,行草,凡9行,81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上苑诗》,此碑刻现在西安碑林博物馆,是黄庭坚大字行书的代表作,笔画浑厚有力,结构舒展恣肆。

      《荆州帖》,绍圣二年(1095)三月,黄庭坚在荆州登船离行前,以小行楷书与公蕴知县道别。该幅书法字势欹侧,结体开张,具其书风特色,所书笔法沉稳,惟笔画中之顿挫起伏较少,与大行书略有差别。此牍曾入宋元秘府,后被并入《三希堂法帖》。

      《致明叔少府同年尺牍》此作亦称《尺牍》《明叔少府》,行书,纸本,信札一通。纵28.8厘米,横17.5厘米。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此作内容是唐代隐士寒山劝戒诗与居士庞蕴诗偈,庞蕴(?——808),唐代著名禅者。字道玄。世称庞居士、庞翁。湖南衡阳人。曾参谒石头希迁禅师,颇有领悟。遗有《庞居士语录》。此书法是黄庭坚晚年杰作,落笔奇伟 ,点画用笔“沉着痛快”,笔笔似自空中荡漾而来,充满飞动之势。结体舒展大度,气宇轩昂,其个性特点十分显著。

      《山预帖》,行书,纸本,凡6行,84字。书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四、五月间。钤有明内府稽察司半印,“张应申印”,“清鉴堂图书印”,“笪重光印”等印记。《石渠宝笈初编》《故宫书画录》等著录。《清鉴堂帖》《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谷园摹古法帖》《宋黄文节公法书》等收录。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发愿文》,行楷,原墨迹为手卷。凡69行,每行字数不一,共320字,重3字。无书写年月,考任渊《黄山谷年谱》有《发愿文》。盖七年三月过泗洲僧伽塔所作。《豫章先生传》:“公奉佛最谨。过泗洲僧伽塔,遂作《发愿文》,痛戒酒色与肉食,但朝粥午饭,如浮屠法。时元丰七年三月也。”《山谷外集诗注》史容注:“山谷在太和三年,至元丰七年移监德州德平镇。是年三月过泗州僧伽塔。有《发愿文》。”从笔法技巧来看,也应定为元丰七年(1084)。

      因此,分析黄庭坚的行书技法,必须对其书学思想进行研究,在他的题跋中,他写道如“予与东坡俱学颜平原。然予手拙,终不近业”,又如“东坡此帖,甚似虞世南公主墓铭草。余尝评东坡善书乃其天性。往尝于东坡见手泽二囊,中有似柳公权、褚遂良者数纸,绝胜平时所作徐浩体字。又尝为余临一卷鲁公帖,凡二十纸,皆得六七,殆非学所能到”。这些都可以看出他对苏轼书法的心摹手追。黄庭坚与苏轼相差八岁。二人交谊在师友之间。从黄庭坚流传至今的行书手札墨迹看,其撇捺开张、字形扁阔、字势向右上扬等,都明显表现出苏轼书法的特征,甚至有些地方夸张强调,比苏轼本身的特点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唯一一个遗憾就是他在夸张这些特点的同时稍嫌生涩,未有苏书圆熟。黄庭坚大字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几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张的长画,并尽力送出,形成中宫紧收、四缘发散的崭新结字方法,同时在用笔上追求迟涩抖擞的用笔方法,使得线条呈现出老辣生拙的独特美感,这些既是黄庭坚行书对行书书法做出的极大贡献,也是他对后世行书创作产生的莫大影响。

      希望读者认真学习研究黄庭坚的行书技法,并在此基础上取得进步。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