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大多数公司都以IPO为自己的最终目标,但在追求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是否了解过IPO的真正含义?参与IPO的角色都有哪些?IPO要经过多少道审核程序?IPO的成本能否承担得起?IPO从核准制改为注册制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问题的答案,只是公司进行IPO时最先要了解的基本事项。
IPO是一项严谨的工作,不只要保证资本市场的利益,更要维护投资者的利益。因此,证监会对拟IPO公司提出了严格的审核要求,对主体资格、出资问题、独立性、重大变化、股权结构等方面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如果公司要申请IPO,先看看自己是否达到了这些基本要求。
纵观历年来被否的IPO案例,财务是最大的主因,比如审计会计、税务规划、盈利规划、资产负债等关键的财务指标是否达到标准,是否存在逃税漏税、财务操纵等行为,都是导致IPO被否的具体原因。如果拟IPO公司想顺利过会,一定要在申请IPO之前将财务问题整改到位。
3.2准备工作:IPO未动,财务先行 55
IPO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准备工作非常繁杂,其间很多公司就在这繁冗的准备工作中偏离了方向,导致IPO被否。其实,IPO的准备工作虽然较多,但也有侧重点,如成长性、毛利率、应收账款、收入确认、存货、关联交易及同业竞争披露、募投资金等。拟IPO公司只需要将这些重点工作准备好,就能提升过会几率。
股权融资是公司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IPO前的必用手段。股权融资结果如何,决定着公司未来的命运。因此,拟IPO公司应保持冷静,谨慎行事,遵守游戏规则,掌握股权融资相关的理论与技巧。只要运作得当,拟IPO公司就可借力资本提升过会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