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北京经济网上书店
  • 现货《乾隆大藏经点校本·般若部》 (精装12册)(共12卷 1-12) 2I22z
  • 现货《乾隆大藏经点校本·般若部》 (精装12册)(共12卷 1-12) 2I22z
  • 现货《乾隆大藏经点校本·般若部》 (精装12册)(共12卷 1-12) 2I22z
  • 现货《乾隆大藏经点校本·般若部》 (精装12册)(共12卷 1-12) 2I22z

现货《乾隆大藏经点校本·般若部》 (精装12册)(共12卷 1-12) 2I22z

举报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大16开
  • ISBN:  9787534860362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大16开

售价 6190.00 9.9折

定价 ¥6240.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2-09-22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十一年老店
    店铺等级
    拍卖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83.33% (24笔)
    好评率
    99.73%
    发货时间
    17.04小时
    地址
    北京市通州区
    电话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历史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佛教源于印度,光大于中国,传播于五大洲。史载,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使臣伊存向汉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经景卢笔录而流传,是为成文的一部汉译佛经;半个多世纪后,东汉明帝于永平八年(65)赐楚王英诏言其“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可见,已有佛教传人。如此算来,佛教传人中国的历史,已经有两千多年了。在这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过中外文化的互融与互鉴,佛教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本儒、道二家并称为“三教”,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正如2014年3月28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中所指出的:“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发展了佛教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佛教理论,而且使佛教从中国传播到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可以说,佛经翻译是中华民族第1次大规模的异质文明的输入,是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得好的典范,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文化。而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化就是本土化、社会化.学术化、民间化,其中,本土化是首位的。本土化的标志集中体现在文本的翻译、整理与汇编,其集大成者又莫过于汉文《大藏经》创造性的汇编。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共出现过30余种汉文《大藏经》。那么,现在的问题是,《大藏经》还需不需要整理呢?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文本的现代化问题:佛教文化要在当代焕发异彩,须要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如:横排与标点的问题;其次,诸多版本的差异性需要进一步校对,使之相对统一,不同之处,应予指出标明,以免莫衷一是。这样,《大藏经》才不至于仅仅成为佛教徒或学者们去读诵与研究的古董,才有可能成为走出藏经楼和书斋,成为服务全社会的有益的精神食粮。目录大乘经·宝积部缘起:践行菩萨道,复兴中国文化前言凡例大宝积经一百二〇卷唐·菩提流志译并合(龙一——字十)大方广三戒经三卷十六国北凉·昙无谶译(乃一——乃三)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三卷东汉·支娄迦谶译(乃四——乃六)佛说阿弥陀经二卷三国吴·支谦译(乃七——乃八)佛说无量寿经二卷三国魏·康僧铠译(乃九——乃十)佛说阿閦佛国经三卷东汉·支娄迦谶译(服一——服三)佛说大乘十法经一卷南朝梁·僧伽波罗译(服四)佛说普门品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服五)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二卷西晋·竺法护译(服六——服七)佛说胞胎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服八)佛说法镜经二卷东汉·安玄、严佛调译(服九——服十)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衣一)幻士仁贤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衣二)佛说决定毗尼经一卷西晋·佚名译(衣三)发觉净心经二卷隋·阑那崛多译(衣四——衣五)佛说优填王经一卷西晋·法炬译(衣六)佛说须摩提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衣六)佛说须摩提菩萨经一卷十六国后秦·鸠摩罗什译(衣七)佛说离垢施女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衣七)佛说阿阁世王女阿术达菩萨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衣八)佛说须赖经二卷三国魏·白延译(衣九——衣十)得无垢女经一卷北魏·般若流支译(裳一)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二卷五代南唐·菩提流志等译(裳二——裳三)佛说如幻三昧经三卷西晋·竺法护译(裳四——裳六)……精彩书摘  《乾隆大藏经点校本·宝积部·大集部·华严部·涅槃部(套装共12卷)》:  “复次,迦叶,如来灭后,昔于佛所深种善根诸比丘等,悉般涅檗;具胜意乐诸众生类,命终复尽。后五百岁正法灭时⑩,当有比丘性怀贪著,猛利贪欲映蔽其心,乐离间语毒害于他,言词粗犷惨励颦感⑩,住三法中。何等为三?所谓医道、贩易、近女人。住此三法,退失四事。何等为四?谓退戒蕴、善趣、果证、如实见佛。由退此四,复成四法,不生厌离,炽盛增长。云何为四?所谓嫉炻增长炽盛;嗔恚恶心增长炽盛;耽著种族增长炽盛;贪著饮食,积聚众味,爱乐衣服,映蔽心故置之箧笥,专行此事以为常业。于沙门法空无所获,亦不发生沙门证道,闻是等经当堕四处。何等为四?谓堕谤法,佛所不许而反说之,独为女人宣说法要,毁谤如来别解脱戒。闻是等经转加坏法,而堕生长恶业之中。  “迦叶!譬如恶狗以苦胆灌鼻,于意云何?彼狗倍生凶恶心不?”  迦叶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  佛告迦叶:“彼等恶人,犹如恶狗及毗舍遮,见有比丘住净意乐持是法者、说是法者、住于真实少欲之者、叹少欲者,于是人所不生欢喜而起厌背,心怀怯劣复生热恼。以其嗔恚障蔽心故,作是念言:‘我等住在非时非处,于非时中而为他人轻毁我等。’是故闻说如是等经,起于诽谤,面加毁辱,嗔恚粗言此非佛教。此辈受用多欲因缘,非少欲者。  “迦叶!我种种名,赞叹少欲及以喜足⑩,名为易养,亦名易满,名净除者、行头阤者、极端严者。我亦赞叹住阿兰若者、发精进者、遍净命者。汝等不应多修贮聚箱箧等法。何以故?应当修习如是法故。汝等不应犹如铜钹空有其声,应顺如来修行此法。又亦不应起重嗔恚,亦复不应摄取事物,应当住于无事无物。勿于处所生住著心,应无所住。不应自赞,亦不应畜牛驴等类,不应成就住懈怠处。应当发起殊胜精进,舍离不善,摄受善法。  “迦叶!我种种名赞叹寂静,住阿兰若不处愦闹,今于是中,种种名说极净除行。若有不住极净除者、具大欲者、成罪恶者,即当诽谤诸有安住极净除者。迦叶,譬如愚夫于四月中,服酥患渴,寻诣他所求水而饮。他人谓日:‘汝已服酥,勿复饮水而致命终。’是时,愚夫嗔蔽心故,毁呰骂詈不顺他言,饮水而死。迦叶,如是,如是,未来比丘贪著有见,住不善行。有持法者作是教言,此是应作,此不应作。彼恶比丘嗔蔽心故,毁呰骂詈谤是经典。  “迦叶!今时尚有于如来所多兴诤兢,何况未来!汝且观是贤护比丘,如来制戒,令诸比丘受一坐食;嗔蔽心故,于夏三月不至我所。迦叶,今于我前,尚有如是轻梵行者,况佛灭后!贪著饮食、衣钵、病药,睡眠所覆,嗔恚猛利,如是比丘闻是法已,尚不恭敬如来大师,岂能敬彼持法比丘?  “迦叶!名为不善,亦名极恶,如是法宝即当隐没。于中若有求大利益善男子、善女人,信我教者,后滓浊世极覆藏时,善人难得。时闻如是等甚深法已,应为如理者说,不为不如理者;为信者说,非不信者。我今亦为如理者说,非不如理者;为信者说,非不信者。  “迦叶!譬如恶马不受被甲,若同良马为被甲者反生惊怖,何况更闻螺贝鼓声!能堪受者,无有是处。如是如是,破戒比丘无有时分堪能忍受善丈夫法,犹如恶马反生惊怖。  ……前言/序言  佛教源于印度,光大于中国,传播于五大洲。史载,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使臣伊存向汉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经景卢笔录而流传,是为成文的部汉译佛经;半个多世纪后,东汉明帝于永平八年(65)赐楚王英诏言其“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可见,已有佛教传人。如此算来,佛教传人中国的历史,已经有两千多年了。在这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过中外文化的互融与互鉴,佛教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本儒、道二家并称为“三教”,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正如2014年3月28日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中所指出的:“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发展了佛教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佛教理论,而且使佛教从中国传播到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可以说,佛经翻译是中华民族次大规模的异质文明的输入,是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得好的典范,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文化。而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化就是本土化、社会化.学术化、民间化,其中,本土化是位的。本土化的标志集中体现在文本的翻译、整理与汇编,其集大成者又莫过于汉文《大藏经》创造性的汇编。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共出现过30余种汉文《大藏经》。那么,现在的问题是,《大藏经》还需不需要整理呢?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文本的现代化问题:佛教文化要在当代焕发异彩,须要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如:横排与标点的问题;其次,诸多版本的差异性需要进一步校对,使之相对统一,不同之处,应予指出标明,以免莫衷一是。这样,《大藏经》才不至于仅仅成为佛教徒或学者们去读诵与研究的古董,才有可能成为走出藏经楼和书斋,成为服务全社会的有益的精神食粮。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