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现货
-
作者:
刘怀荣,宋亚莉 著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ISBN:
9787100066808
-
出版时间:
2010-08
-
作者:
刘怀荣,宋亚莉 著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ISBN:
9787100066808
售价
¥
26.70
7.2折
定价
¥37.00
品相
全新品相描述
上书时间2024-07-10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
商品描述:
-
【目录】:
导论
上编 魏晋南北朝乐府制度沿革与歌诗生产
章 三国及西晋乐府官署的演变与清商乐的早期发展
节 曹魏及吴、蜀乐府官署的演变
第二节 西晋乐府官署的演变
第二章 东晋南朝乐府官署的简化与清商乐的新变
节 东晋乐府官署的简化
第二节 南朝乐府官署的演变
第三章 北朝及隋代乐府官署的变革与胡乐的流行
节 北朝及隋代乐府官署的变革
第二节 胡乐的流行
第三节 清乐与胡乐由各领风骚到融合汇流
第四章 曹魏及西晋的歌诗生产与消费
节 朝廷礼仪中的歌诗创作与表演——以西晋元会礼为例
第二节 帝王对歌诗的爱好与歌诗创作
第三节 贵族阶层的歌诗消费
第四节 文人的音乐修养和歌舞活动
第五节 歌舞艺人在歌诗传播中的贡献
第六节 民间歌诗的发展
第五章 东晋南朝的歌诗生产与消费
节 帝王的歌诗活动
第二节 王公贵族的歌诗活动
第三节 士人的音乐修养与歌诗
第四节 艺人的歌舞技艺与民间歌诗活动
第六章 北魏的歌诗生产与消费
节 北魏帝王的赋诗和歌诗活动
第二节 宗室子弟和士人的歌诗创作
第三节 北魏诸王的歌诗活动
第四节 艺人的歌舞技艺和歌诗表演
第七章 北齐、北周及隋代的歌诗生产与消费
节 北齐至隋帝王的歌诗活动与胡乐
第二节 北齐至隋贵族与士人的歌诗活动与胡乐
第三节 北齐至隋的民间歌诗
第四节 北齐至隋的歌舞艺人与胡乐
小结
中编 魏晋南北朝歌诗艺术生产的个案考察
第八章 西邸交游、齐梁士风与粱武帝对歌诗的推动
节 西邸交游与梁武帝学养的形成
第二节 齐梁士人博学能文的风尚
第三节 声酒之好、宴会赋诗与梁武帝的文人政策
第四节 梁武帝的歌诗创作及对梁代文人歌诗的影响
第九章 梁武帝制礼作乐与歌诗之关系
节 齐代的礼学热与梁武帝的礼学修养
第二节 齐代议礼、制礼活动与梁武帝制礼的盛举
第三节 梁武帝制礼作乐与歌诗之关系
第十章 葬礼、挽郎与挽歌创作
节 葬礼中的挽歌
第二节 葬礼挽歌的表演与挽郎
第三节 挽歌的创作
第十一章 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歌诗创作
节 曹魏和西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歌诗的影响
第二节 东晋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对歌诗的促进
第三节 北魏迁洛后的社会经济与歌诗的兴盛
小结
下编 艺术生产与歌诗艺术成就的重新审视
第十二章 邺下后期的公宴雅集与建安歌诗之关系
节 邺下后期的宴集活动
第二节 邺下后期宴集活动在诗文中的反映
第三节 公宴雅集对建安歌诗和诗歌的影响
第四节 宴集活动与建安风骨的形成
第十三章 西晋故事体、代言体歌诗的特点及其与后代说唱文学的关系
节 汉代演述故事的歌诗和俗赋
第二节 西晋故事体歌诗的特点
第三节 西晋故事体歌诗与后代说唱文学之关系
第四节 代言体歌诗的表演性及其与戏曲关系的推测
第十四章 创作背景与表演要求对清商曲辞的制约
节 南方民歌的产生背景与清商新声的早期形态
第二节 南方情歌的歌唱特点及对清商新声的影响
第三节 清商新声的音乐体制对清商曲辞的影响
第十五章 鼓吹乐的南传及对南朝文人创作的影响
节 鼓吹乐与横吹乐
第二节 北方鼓吹乐与横吹乐在南方的传播
第三节 鼓吹乐和横吹乐的表演效果
第四节 鼓吹乐和横吹乐对南朝文人创作的影响
第十六章 哀挽活动与挽歌的艺术特征
节 哀挽活动与挽歌
第二节 丧葬风俗与挽歌
第三节 哀挽活动与葬礼挽歌的艺术特征
第四节 哀挽活动与非葬礼文人挽歌的艺术特征
小结
结语:魏晋南北朝歌诗研究的理论意义和价值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艺术生产理论,在认真梳理魏晋南北朝乐府制度演变轨迹的基础上,对当时歌诗艺术生产和消费的实际状况进行了系统考察。从时代风尚、帝王推动、礼制需求、经济促进和歌诗表演性等方面入手,深入细致地探讨了魏晋南北朝歌诗的创作背景、生成机制、特定内容、艺术品格以及对中国诗歌产生的重要影响,揭示了文学史上一些长期被忽略的问题,是一本颇具创新性的学术著作。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