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天涯淘书阁
  • 社会科学中的发现逻辑与对标研究

社会科学中的发现逻辑与对标研究

举报

全新正版现货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售价 101.40 8.4折

定价 ¥120.00 

品相 全新品相描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3-10-19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社会文化
      货号:
      29572278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瞄准“社会世界”的可见性与创新发现,提出还原、剩余范畴等探索社会世界的路径和方法,揭示“导赏、表征、评判、干预”社会世界的科学活动逻辑程序,提出“评估、归纳、演绎、猜想”四种对标研究的思维方式。在回应社会科学方法论代表性观点基础上,通过强调社会科学研究的社会性来和解其科学性论战,兼顾方法论创新与科学规范建构,以期满足不同读者阅读兴趣。

      【作者简介】:

          陈玉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聚焦社会史、社会治理、社会科学方法论等研究领域,致力“社会(治理)是什么”“如何研究社会”等基础理论问题研究,创新提出“民-群”视角,构建样子使群、名分使群、名分秩序、过渡社会治理、社会参与层次、户际关系、家庭联结签约制、对标研究等理论范畴。

      【目录】:

      章  社会世界之旅——“太太的红裙子”引发的学术思考 1
      一、从经验到问题:“太太的红裙子”引起的思考 1
      二、从感知到范畴:如何描述“太太的红裙子”     2
      三、从行为现象到文化现象:太太为什么穿红裙子   6
      四、从文化现象到心理现象:太太为什么穿红裙子   16
      第二章  超越二元论——布迪厄以“身体”开启生成结构主义  25
      一、起点:反思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      26
      1. 结构主义分析 29
      2. 现象学分析 32
      二、超越:开启“身体”第三层面 36
      三、余论:“中庸”的还是“社会性”的 44
      第三章  还原、描述与回到社会现象——社会现象学方法建构与勘查 48社会现象学方法建构 49
      1. 现象学现象 49
      2. 现象学普遍的信念基础:回到事情本身、还原与描述    52
      3. 社会现象:基于现象学方法的社会研究    57
      二、社会现象学研究勘查:舒茨、加芬克尔、福柯与布迪厄 65
      1. 回到生活世界:科学思维与日常思维 65
      2. 直观生活世界:直观方法建构与社会现象描述      71
      3. 历史先验:知识考古学与历史现象显现    77
      4. 身体与实践:关系性思维方式与反思社会学   86
      三、结论与讨论:重建和重估社会现象学方法    92
      第四章  剩余范畴——社会科学处境与社会发现方法      98
      一、剩余范畴及其社会性     98
      二、社会科学中的剩余范畴 109
      1.“社会学”概念的剩余范畴 109
      2. 实证与剩余范畴 116
      3. 范式与剩余范畴 123
      4. 理想类型、历史个体及其剩余范畴 125
      5. 理论概念与剩余范畴 129
      6. 理论框架与剩余范畴 133
      三、社会世界的剩余范畴     139
      1. 历史中的剩余范畴 139
      2. 日常生活领域中的剩余范畴 149
      3. 游戏与沟通中的剩余范畴 161
      4. 结构中的剩余范畴 177
      四、结论186
      第五章  反者道之动——社会科学中的创新发现与对标研究 189
      一、引言     189
      二、求真、求全、求新:社会科学的价值取向    191
      1. 求“真” 191
      2. 求“全” 193
      3. 求“新” 195
      三、本体创新、解释创新、技术创新:创新发现的路径  197
      1. 发现现象与创新本体 197
      2. 走出本体与创新解释 199
      3. 革新利用与创新技术 204
      4. 描述、解释、建构:社会科学研究的三个维度      205
      四、公共知识与学术问题:社会世界创新发现的知识效应与逻辑       208
      1. 名分化社会世界:社会世界的新发现与创新分类体系    208
      2. 类型化社会世界:实证主义、解释学、建构主义、批判理论范式    210 公共价值:社会世界的知识生产与科学问题 212
      4. 继续说与重新说:创新发现从学术问题开始   214
      五、创新发现过程:导赏、表征和干预社会世界的方法  216
      1. 导赏、表征、评判、干预社会世界 216
      2. 以名责实:“导赏”社会世界的方法 217
      3. 循证考据:“表征”社会世界的方法 219
      4. 技术检验:“干预”社会世界的方法 221
      六、对标研究:“评判”社会世界的方法   222
      1. 证据化、文本化、理论化:对标研究的前提条件    223
      2. 对标研究的特征  224
      3. 科学判断中的对标研究 225
      4. 对标研究的思维逻辑 227
      5. 对标研究统一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可能 230
      七、实现科学性:对标研究的规范与限制     232
      1. 对标研究与科学性追求 232
      2. 理念与经验在对标研究中的表现形态 233
      3. 形式主义、唯理论、符合论:对标研究及其需要警惕的方面    235
      4. 创新发现的评价维度 238
      八、结论与讨论       241
      第六章  “人文科学”知识的技术实现和德性规范——韦伯人文科学学说分析  244人文科学及其处境、合法性和意义问题 246
      二、韦伯人文科学方法论的四步解析      254
      1. 从先验前提到文化现象:实在论和知识论作为人文科学研究的起点    254
      2. 文化意义、科学兴趣:科学对象与学科界限   260
      3. 理想类型与因果联结解释:科学性的技术保障      265
      4. 价值中立、理智诚实与责任伦理:科学成果适用的德性要求    273
      三、结论     277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