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张守广 著 / 人民出版社 / 2017-08 / 平装
售价 ¥ 22.24 3.8折
定价 ¥59.00
品相 九品
上书时间2024-11-05
抗日战争与中国工业化
除前言外,正文有六章和结束语。其中,第一章主要考察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的特点,日本大举侵华背景下,即“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开发西北、西南社会舆论的兴起,以及国民政府当局为准备全面抗战而布置后方工业的设想与进展。第二章主要考察与抗战全面爆发相伴的沿海沿江厂矿企业内迁的历史事实,包括国营厂矿、民营厂矿的内迁、厂矿内迁的成绩及意义等。第三章主要考察全面抗战时期西南、西北大后方地区工业化进程的演进,包括国民政府当时的工业行政、工业政策以及预筹战后工业发展的措施等。第四章主要考察全面抗战中后期对战后复员问题的讨论和设想、战后工业复员的实际进程、复员后西南西北工业实际状况等。第五章主要考察全面抗战中后期国民政府接收日伪工业问题的提出与设想、战后接收日伪工矿业的实际进程、接收日伪工业的成效和影响等。第六章主要考察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日根据地工业的发展以及中共对工业化问题的认识等。作者力图通过上述考察,描绘出一幅以全面抗战时期为重点的中国工业化进程发展演变的比较清晰完整的图景。结束语中,有重点地对于抗战时期中国工业化演变的若干重要方面进行了阐述。
张守广,生于1962年,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博士,现任西南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重庆市首届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西南大学大学卢作孚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中国区域社会经济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主要从事西南区域经济-社会史和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经济-社会史的研究。已有多种著述出版。
br/>前言第一章 民族危机背景下布置后方工业的设想与进展 第一节 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工业化发展困局 第二节 内忧外患下西南西北受到高度关注 第三节 布置后方工业与民族复兴基地的选定第二章 沿海沿江厂矿企业的内迁 第一节 国营厂矿的内迁 第二节 民营厂矿的内迁 第三节 厂矿内迁的成绩与特点第三章 后方地区工业化进程的演进 第一节 国民政府的战时工业政策 第二节 国家资本厂矿的重建、新建与扩展 第三节 后方民营工矿业的发展与演变第四章 工业复员 第一节 工业复员问题的提出、规划与社会反应 第二节 工业复员的实际进程与失败结局 第三节 失败的复员也不是复原第五章 沦陷区日伪工业的接收 第一节 接收沦陷区日伪工业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接收沦陷区日伪工业的实际进程 第三节 日伪工业的接收与中国工业化第六章 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工业 第一节 红军时期的根据地工业 第二节 抗战时期根据地的工业政策和工业发展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对工业化的认识结语后记内容摘要。。。精彩内容。。。
展开全部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