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汉海典藏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举报

《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 印次:    1
  • 印数:    10千册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版次:  1
  • 印刷时间:  1986-04
  • 印次:  1
  • 印数:  10千册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售价 2080.00

品相 八五品品相描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18-11-25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小说
      品相描述:八五品
      如图,《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
      商品描述:
      品相好,《石头记》全六册(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中华书局1986年一版一印(原版原印成套,有福州市新华书店1987年3月3日发票、多枚戴氏藏书印章),中华书局1986年原版原印成套齐全,比较珍贵稀少的珍藏列藏本(苏联列宁格勒抄本《石头记》)原版发行1万册,时隔三十多年至今保存完整的已寥寥可数。
      20世纪80年代,由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李一氓,从苏联列宁格勒藏有的35册线装《石头记》钞本,该钞本是当时发现藏于国外的唯一钞本。引回国内影印出版。该藏本有极高的的研究史学价值和意义。
      相传《石头记》清嘉道间钞本,道光中流入俄京,迄今已百五十年,不为世所知。该藏本经周汝昌、冯其庸、李侃三同志亲往目验,认为颇有极高价值。顷其全书影本,由我驻苏大使馆托张致祥同志携回出版。
      望有缘人得之研究,珍之、惜之、爱之、藏之。

      参考资料:
      一、《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曹雪芹著,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因当时社会环境和手抄流传,使仅保存80回,现版本很多,通行本后40回高鹗续(或无名氏),对作者原意篡改极大且对古本进行过修改,特别是结局,贾家毋庸置疑会走向衰亡,而不会像续本那样复兴。影视中,87版靠近原意,10版完全依照通行版。由研究此书的思想文化、作者原意等,而形成“红学”,以脂砚斋批注为重要依据。此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者根据家族的兴衰的艺术升华,对封建腐朽的科举制度、包办婚姻、等级制度等进行思考。《红楼梦》被评为中国古典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极高。因为其不完整,留下许多谜团引人探究,也构成了一门学术性的独立研究学科——红学。
      书中通过一个贵族官僚大家庭的描写,塑造了许多典型人物形象,对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进行了深刻的解剖和批判,并热情歌颂了具有异端思想的男女青年,成为我国古典小说的现实主义作品。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关外祖籍辽宁铁岭,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高鹗(1738年-约1815年),字云士,号秋甫,别号兰墅。因酷爱小说《红楼梦》,别号“红楼外史”。其是镶黄旗旗鼓佐领下人,清代文学家、官员。高鹗熟谙经史,工于八股文,诗词、小说、戏曲、绘画及金石之学亦颇通晓。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其为顺天乡试举人;六十年进士;历官内阁中书,内阁侍读;嘉庆六年(1801年)为顺天乡试同考官;十四年,由侍读选江南道监察御史。十八年,升刑科给事中。在任以“操守谨、政事勤、才具长”见称,为官两袖清风。高鹗除有《红楼梦》后40回续书外(争议),另有诗文著作多种,《清史稿•文苑二》著录有《兰墅诗抄》,杨宗羲《八旗文经》著录《高兰墅集》,今俱佚。现存《兰墅十艺》(草稿本)、《吏治辑要》及诗集《月小山房遗稿》、词集《砚香词•簏存草》等。

      二、李一氓与列藏本《石头记》
      齐浣心
      2015年12月24日08:25   来源:光明日报
      20世纪80年代,李一氓担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在他主持古籍小组工作的十年(1981—1990)间,主抓了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的制定、重大古籍整理项目的出版等工作,开创了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的新局面。
        在海外古籍的复制回归方面,李一氓在三十多年前即认识到,把国内已失传但流散在海外的中国古籍购买或拍摄回来,是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充分体现了他的远见卓识。
        1980年6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周策纵教授发起的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举行,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国际性红学研究盛会,来自中、美、英、加拿大、日本等国,包括台湾地区的红学专家80多人参会。
        与会人员提交的论文收入《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论文集》,于1983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据目前掌握的资料看,李一氓应该是在1984年初,看到这本论文集,或有人向其提及此本论文集,特别是提到台湾学者潘重规的论文《列宁格勒东方院藏抄(钞)本红楼梦考索》。
        李一氓得知,苏联列宁格勒藏有的35册线装《红楼梦》钞本是当时发现藏于国外的唯一钞本。他敏锐地意识到,有必要将这一版本《红楼梦》引回国内影印出版。
        1984年6月1日,李一氓召集红学家周汝昌、冯其庸和中华书局总编辑李侃等召开小型座谈会,商谈列藏本《红楼梦》回归的有关问题,会上决定派三人组成代表团赴苏联查看藏本原件,拟定中苏双方联合出版的方案。
        随后,此事报经国务院批准,由外交部安排了赴苏联出行计划。临行前,曾任中国驻缅甸大使、国务院外事办副主任、中联部副部长的李一氓,格外注意外事纪律,专门嘱咐专家出访时注意处理好中苏关系。
        1984年12月16日至24日,周汝昌(66岁)、冯其庸(60岁)、李侃(62岁)三位老先生途径莫斯科至列宁格勒,查阅苏联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收藏的《石头记》钞本,苏联汉学专家孟勃夫和李福清二位先生参加接待。
        中方三位代表和苏联有关方面进行了会谈,达成了中苏联名出版的初步协议。周汝昌、冯其庸、李侃三人回国后的12月27日,李一氓便听取了此行相关情况的汇报,并提议由我驻苏大使杨守正代表我方与对方接洽后续事宜。
        1985年1月16日,中苏双方在莫斯科就合作出版问题正式签订协议,约定由苏方提交缩微胶卷,中华书局影印出版线装本和平装本两种版本列宁格勒藏钞本《石头记》。
        1985年4月1日,李一氓约见中华书局的李侃、赵守俨等人,除了解中华书局1985年的出书计划外,还特别关注列宁格勒藏钞本《石头记》的进展情况。
        当时,列宁格勒藏钞本《石头记》已引回缩微胶卷,李一氓希望中华书局能够尽快洗印出来,并做好编辑工作。4月12日,李一氓约见周汝昌,听取赴苏访列宁格勒藏抄本《石头记》情况的补充汇报,并强调了该藏本的价值和意义。
        列宁格勒藏钞本《石头记》回归出版工作落实后,李一氓欣喜之余,专门赋诗一首《题列宁格勒藏钞本〈石头记〉》(发表于《红楼梦学刊》1985年第3辑):
        《石头记》清嘉道间钞本,道光中流入俄京,迄今已百五十年,不为世所知。去冬,周汝昌、冯其庸、李侃三同志亲往目验,认为颇有价值。顷其全书影本,由我驻苏大使馆托张致祥同志携回,喜而赋此。是当急谋付之影印,以饷世之治红学者。
        泪墨淋漓假亦真,红楼梦觉过来人。
        瓦灯残醉传双玉,鼓担新钞叫九城。
        价重一时倾域外,冰封万里识家门。
        老夫无意评脂砚,先告西山黄叶邨。
        周汝昌随后作《七律 奉和一氓同志》(二首):
        一氓老因苏联藏本石头记旧抄(钞)全帙影印有期,喜而得句,敬和二章,亦用真元二部合韵之体。
        烘假谁知是托真,世间多少隔靴人。
        砚深研血情何痛,目远飞鸿笔至神。
        万里烟霞怜进影(1),一航冰雪动精魂。
        尘埃扫荡功无量,喜和瑶章语愧村。
        貂狗珠鱼总夺真,乾坤流恨吊才人。
        古抄历劫多归燹,孤本漂蓬未化尘。
        白璧青蝇分楮叶,春云冻浦慰柴门(2)。
        相期书影功成日,携酒同寻红梦村。
        注:
        (1)唐太宗序玄奘法师云:“万里山川,拢烟霞而进影。”
        (2)敦敏访芹诗:“野浦冻云深,柴扉晚烟薄……”
        1986年4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编定的列藏本《石头记》(全六册)由中华书局出版,中苏双方为影印本各写了一篇前言,介绍钞本的有关情况。当时首印10000册,戴燕担任责编。
        现为中华书局总经理的徐俊曾谈及:“编辑也需要做一些琐碎机械的工作。”《石头记》缩微胶卷冲洗出来的照片摆了办公室一地,编辑按照章节内容,用了将近两周的时间一张张整理,重新排出顺序,最后影印出版(见《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6月30日,《徐俊 工作最怕眼高手低》)。
        该书出版后,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成为现存红楼梦版本之一,又称脂亚本。此本无题签,无回目。存七十八回,缺第五、第六两回。每两回或三回装订一册,共35册。题名“石头记”,此本另有一些回(第十回的回首,第六十三、六十四、七十二回末)题作“红楼梦”,可见当时《红楼梦》与《石头记》即已通用。
        年过八旬时,周汝昌对当年的相关事宜仍记忆犹新,2000年撰文《万里访书兼忆李一氓先生》,文中他写道:“没有他老(李一氓),我们可能至今还无法见到、研究、运用此一珍本。”
      三、《石头记》并非《红楼梦》  土默热
      笔者在《百年红学混乱的根源在于混淆了两部〈红楼梦〉》一文中,详细论证了明义本《红楼梦》并非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脂本《石头记》和程高本《红楼梦》的初稿本,而是脂本《石头记》经过披阅增删后的另一改编本,也就是曹雪芹“披阅增删”后并题名为《金陵十二钗》的本子。这部经曹雪芹改编的《红楼梦》失传了,但《红楼梦》却被混淆为《石头记》的书名,曹雪芹也被混淆为《石头记》的作者。

      这篇论文发表后,笔者总感觉该文的题目似乎不够准确。严格说来,百年红学混乱的根源,不是混淆了两部《红楼梦》,而是混淆了《石头记》和《红楼梦》,因为《石头记》并非《红楼梦》!现在文学界把这部小说习称为《红楼梦》,把研究这部小说的学问称为“红学”,这实在是一个天大的误会!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笔者这里将《石头记》问世之后,有清一代流传下来的版本集录如下:
      甲戌本(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本,抄本)
      己卯本(脂砚斋凡四阅评过,己卯冬月定本,抄本)
      庚辰本(脂砚斋凡四阅评过,庚辰秋月定本,抄本)
      列藏本(苏联列宁格勒抄本《石头记》,抄本)
      戚张本(张开模旧藏戚蓼生序本,抄本)
      戚正本(有正书局石刊戚蓼生序本)
      戚宁本(泽存书库旧藏戚蓼生序本,抄本)
      王府本(清王府旧藏本,蒙古王府本,抄本)
      杨藏本(杨继振旧藏本,红楼梦稿本,抄本)
      舒序本(舒元炜序本,抄本)
      郑藏本(郑振铎藏本,抄本)
      梦觉本(梦觉主人序本,甲辰本,抄本)
      程甲本(乾隆五十六年辛亥萃文书屋活字本)
      程乙本(乾隆五十七年壬子萃文书屋活字本)
      东观阁刊本(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
      善因楼刊本(批评新奇,绣像红楼梦,善因楼梓)
      宝文堂刊本(同治壬戌重镌,宝文堂藏板)
      抱青阁刊本(嘉庆己未年镌,绣像红楼梦,抱青阁梓)
      本衙藏板本(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本衙藏板)
      藤花榭刊本(嘉庆庚辰镌,绣像红楼梦,藤花榭藏板)
      宝兴堂刊本(嘉庆丙寅新刻全部绣像红楼梦,宝兴堂藏板)
      凝萃草堂刊本(道光辛卯孟冬,绣像红楼梦,凝萃草堂监印)
      三让堂刊本(绣像批点红楼梦,三让堂藏板)
      五云楼刊本(咸丰己未新镌绣像红楼梦,五云楼藏板,光华堂发兑)
      耘香阁刊本(绣像红楼梦,藤花榭原板,耘香阁重梓)
      聚和堂刊本(绣像红楼梦,济南聚和堂藏板)
      同文堂刊本(曹雪芹原本,右文堂发兑,同文堂藏板)
      纬文堂刊本(绣像批点红楼梦,纬文堂藏板)
      翰选楼刊本(绣像红楼梦,翰选楼藏板)
      文元堂刊本(绣像批点红楼梦,文元堂藏板)
      忠信堂刊本(绣像批点红楼梦,忠信堂藏板)
      经纶堂刊本(绣像批点红楼梦,经纶堂藏板)
      务本堂刊本(绣像批点红楼梦,务本堂藏板)
      经元升记刊本(绣像批点红楼梦,经元升记梓)
      登秀堂刊本(绣像批点红楼梦,登秀堂藏板)
      连元阁刊本(曹雪芹原本,新增批点绣像红楼梦,佛山连元阁藏板)
      三元堂刊本(东观阁梓行,三元堂藏板,新增批评绣像红楼梦)
      双清仙馆评本(洞庭王希廉雪香评)
      妙复轩评本(张新之评)
      聚珍堂评本(王希廉评)
      翰苑楼评本(王希廉评)
      芸居楼评本(王希廉评)
      卧云山馆评本(张新之评)
      同文书局评本(增评补像全图金玉缘,王希廉、张新之、姚燮评)
      大观琐录评本(增评绘图大观琐录,王希廉、姚燮评)
      增评补像全图本(增评补像全图金玉缘,王希廉、张新之、姚燮评)
      诵芬阁评本(古越诵芬阁藏板,王希廉、姚燮评)
      增评补图本(王希廉、姚燮评)
      上海书局石印评本(王希廉、张新之、姚燮评)
      绣像全图增批评本(王希廉、姚燮评)
      桐荫轩石印评本(王希廉、蝶芗仙史评)
      求不负斋石印评本(王希廉、张新之、姚燮评)
      广百宋斋铅印评本(王希廉、姚燮评)
      阜记书局评本(王希廉、蝶芗仙史评)

      从以上列表可以看出,该小说问世后,书名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问世之初,书名叫做《石头记》或《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内容只有八十回。当时所有的传抄本,主要是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等早期三脂本,书名统统都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没有任何一个传抄者使用《红楼梦》作为书名。

      第二个阶段是广泛传抄阶段,书名是《石头记》和《红楼梦》并用或者混用,内容仍是八十回。这个阶段的版本有戚沪本、戚宁本、蒙府本、列藏本,靖藏本,舒序本,郑藏本等。19世纪初,上海有正书局石印戚蓼生序80回本《国初钞本全本红楼梦》,后称“有正本”,书名题做《红楼梦》,但书页中缝仍题《石头记》。值得一题的是,在诸多脂本中,有正本是最早为后人发现并刊印的一部,这也是当时唯一行世的一种脂评本。

      第三个阶段就是程高本印行前后的一些版本,书名就叫做《红楼梦》,不再称为《石头记》,内容为首尾完整的一百二十回。这些版本包括梦稿本,梦觉本,程甲本,程乙本,程丙本等。程高印本《红楼梦》刊行后直到清末,先后出现的近五十个版本,书名统统为《红楼梦》,《石头记》一名逐渐淹没,几乎不为人所知。直到“有正本”的问世,人们才知道还有个“国初抄本《石头记》”。至于三脂本和戚、蒙、靖、列等脂本《石头记》的发现时间,已经是民国时期的事情了。

      换句话说,有清一代关于《红楼梦》及其作者的史料中,所记载的书名都是《红楼梦》,基本没有关于《石头记》的任何记载。程高本序言中关于“《红楼梦》本名《石头记》”的说法,也是根据书中“开卷第一回”文字推论的,并非说程伟元看到了一个名为《石头记》的本子。

      这种奇怪的现象引起了学界的极大重视,有些学者,如欧阳健、克非、曲沐等人,便怀疑所有名为《石头记》并带有脂批的本子,都是后人伪造的,只有程高本才是今本《红楼梦》的正源。主流红学界绝不同意欧阳健等人的说法,认为这是“《史记》抄袭《汉书》”之类的荒唐结论,但对于清代有脂本《石头记》而史料没有记载一事,也说不出一个有力的理由加以解释。

      要想解开这个谜团,恐怕还要从曹雪芹入手,方能说出究竟。现在主流红学界公认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有关《红楼梦》的清代史料,基本是围绕曹雪芹来发掘的。关于曹雪芹和《红楼梦》的史料,最原始的资料便是明义、永忠、袁枚等人的记载(敦诚、敦敏兄弟和张宜泉诗中有关于曹雪芹这个人物的记载,但没有关于《红楼梦》的记载,他们记载的曹雪芹与《红楼梦》书中的曹雪芹是否一人,无任何证据衔接,还有的学者认为前后共有三个曹雪芹)。后人关于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二十来条“证据”,都是根据明义、永忠、袁枚的记载衍生的,并非第一手资料。

      袁枚、明义、永忠等人与曹雪芹是同时代人,根据他们的记载,当时在北京确实有个叫做曹雪芹的人,他亲手拿出一本叫做《红楼梦》的书,书中记载的是曹家当年在南京生活之“风月繁华之盛”。曹雪芹曾经随其“先祖”赴“江宁织造任”,书中所写的故事“事皆亲历”。

      袁枚、永忠的记载中,没有涉及曹雪芹亲手拿出的这部《红楼梦》究竟写的什么内容,明义的二十首题《红楼梦》诗,却清楚完整地把书中内容记载了下来。富察明义,字我斋,满洲镶黄旗人,都统傅清之子,傅恒之侄。上驷院侍卫。明义《绿烟琐窗集》有《题〈红楼梦〉七绝20首》,这20首绝句是现存最早有关《红楼梦》的文献。《题七绝20首》约写于乾隆23年(1758)或稍早。诗题下有注:“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随园故址。惜其书未传,世鲜知者,余见其抄本焉。” 

      从这段小注我们可得出几点推测:其一,明义从曹雪芹手借到的小说抄本,书名不叫《石头记》而叫《红楼梦》,当然也就没有脂砚斋评语。从诗的内容推测,明义所见《红楼梦》作品的布局、内容、人物、细节,与今传任何一种版本都不相同,既区别于今本《红楼梦》,也区别于诸脂砚斋评本《石头记》,是我们今天没有见到了一个独特的《红楼梦》抄本。

      其二,明义跟这位《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有过直接或间接交往,小序中关于“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的记载,为曹雪芹的《红楼梦》著作权留下了有力证明,也说明了小说人物故事和生活原型的关系:《红楼梦》故事素材取自“江宁织府”的生活,曹雪芹是根据亲历亲闻的“江宁织府”事迹编写而成的。当然,明义小序所记载的这些,应该是曹雪芹告诉他的。吴世昌先生曾指出:《红楼梦》故事发生在雪芹先人江宁织府内,“这些话当然都是曹雪芹自已告诉明义的,否则住在北京的明义怎么知道曹家上世在南京的事。”这话颇有道理。

      其三,明义所见的《红楼梦》独特版本“惜其书未传”。这本书首尾完整,不是指80回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但也不是120回完整本《红楼梦》,因为明义所见那本《红楼梦》篇幅较小且内容单一。明义题红诗多达二十首,说明他对这本《红楼梦》的喜爱。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曾说“明我斋读而羡之”。但他“读而羡之”的并不是今本《石头记》或《红楼梦》。曹雪芹的这部《红楼梦》只在小范围的读者圈子中传阅,并未向社会流传。

      袁枚、明义、永忠关于《红楼梦》和曹雪芹的记载,都说他们看到的那本小说叫做《红楼梦》,但从来没有说该书还有《石头记》这样一个书名。我们今天看到的三脂本以及立松轩系统的本子,是过录本,其祖本乃乾隆年间或更早之本子无疑。红学家们一般都认为早期三脂本的抄成时间是乾隆“甲戌”(1754)、“己卯”(1759)、“庚辰”(1760),而袁枚、明义、永忠等人的记载时间是乾隆23年(戊寅,1758)前后,与三脂本标示的时间上基本一致。这就十分奇怪了,曹雪芹既然已经搞出了“四阅评过”、“秋月定本”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为什么要提供给明义、永忠等人这样一个《红楼梦》本子?不能不令人怀疑其中另有隐情。

      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脂本《石头记》和程高本《红楼梦》,其前八十回虽然有很多文字歧异,但基本内容、故事结构、人物情节以及章回体例都是基本相同的。而明义、永忠等人记载的曹雪芹《红楼梦》,与今本的差异就不仅仅是文字上的歧异了,而是从体例到内容上都有重大区别的另一部著作。

      为了解释这方面存在的尖锐矛盾,我们的红学家们在没有任何证据的前提下,做了多种大胆假设和推测,例如,吴世昌等著名红学专家说,明义看到的这本特殊《红楼梦》,似乎是《石头记》创作的早期稿本,所以和曹雪芹以后“增删五次”形成的三脂本有显著不同。这种解释是根本说不通的。曹雪芹逝世的时间不论是“壬午(1762)年”还是“癸未(1763)年”,永忠、明义说“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的时间,几乎就在曹雪芹的临终前,他们题咏《红楼梦》的诗,作于曹雪芹逝世后。这个时候,什么“四阅评过”的庚辰本,“增删五次”的甲戌本、己卯本,都早已问世,曹雪芹为什么不把这些更成熟的本子拿给他们看?从道理上看任何一个作家,经过二十多年的创作,先后五易其稿,只会把自己认为最成熟的稿子拿给别人看,决不会在临终前以不成熟的初稿示人的。

      把曹雪芹临终前亲手拿出来并经明义、永忠欣赏品题的这部《红楼梦》,同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甲戌”、“己卯”、“庚辰”等脂本《石头记》加以比较,可以清楚看出,明义本《红楼梦》书中写的虽然仍然是宝玉与姐妹们的爱情故事,但没有“元妃省亲”,没有“太虚幻境”,没有“大出殡”,没有贾瑞照“风月鉴”,没有“红楼二尤”,很可能连“东府”都没有,而是集中写“大观园”和“十二钗”故事。没有证据能证明《红楼梦》中“元妃省亲”和东府的“风月故事”是后来补写的,那么,只能说明义本《红楼梦》是在原本《石头记》基础上删改而成的。这同今本《红楼梦》中关于曹雪芹在“石兄”原著基础上“批阅增删”后,另题一名为《金陵十二钗》的记载,是如此惊人地契合!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推断,曹雪芹给墨香、明义、永忠等人所看的《红楼梦》,就是他经过“披阅增删”后另创作的《金陵十二钗》。

      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脂本《石头记》书中,虽然“甲戌本”中有“吴玉峰题为《红楼梦》”的文字,但其作者和评点者从来不曾以《红楼梦》作为书名;只有曹雪芹在《石头记》原稿上“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另题一名《金陵十二钗》”之后,方可能使用《红楼梦》作为书名。而明义、永忠的记载,正说明他们看到的是《红楼梦》,而不是《石头记》,并且确实是曹雪芹亲自拿出来给人看的。

      裕瑞《枣窗闲笔》中关于曹雪芹《红楼梦》是在前人作品基础上,感到与自己家族事迹类似,有感于中,因此多次加以删改,“愈改愈奇”,一段段拿出来换“南酒烧鸭”的记载,是合情合理的,也是可信的。裕瑞所说的曹雪芹据以“披阅增删”的“前人作品”,应该就是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脂本《石头记》中的某一抄本。

      由此可见,在乾隆中期,确实有一部《石头记》,还有一部《红楼梦》,都在以抄本形式流传。《红楼梦》是《石头记》的“披阅增删”稿,两书人物故事上大体一致,但篇幅上《红楼梦》显然要少得多,并且在内容上也做了很多调整,增写了全书的结局。因此,《石头记》并非简单的就是《红楼梦》的本名,而是内容不完全相同并且繁简有别的两部小说。

      明义说曹雪芹的《红楼梦》“惜其书未传”,说明在曹雪芹生前以及死后一段时间,这本经他“披阅增删本”的《红楼梦》传播本来就很有限。乾隆晚期和嘉庆、道光年间,曹雪芹“披阅增删”的《红楼梦》,由于内容单一、情节简单,与其据以增删的底本《石头记》相比,可读性较差,逐渐完全失传,淹没无闻了。原本《石头记》由于其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却广泛流传开来。乾隆年间文人关于曹雪芹和《红楼梦》的记载,则被嘉道以后的文人误解为就是对广泛流传的《石头记》的记载,曹雪芹自然也就被误解成为《石头记》的作者。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关于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所谓“二十多条证据”,基本上都是嘉道以后文人的记载,都是从明义、永忠、袁枚等人乾隆年间的记载文字衍生出来的,并非原始证据。

      这种误解的痕迹,在现存各种传抄本中亦可见端倪。从甲戌、己卯、庚辰三脂本以及戚序、蒙府本后的很多抄本,逐渐出现了书名《石头记》而中缝抄为《红楼梦》卷之几、或者书名《红楼梦》而书中出现“《石头记》第几回”提法的奇特现象。好些抄本干脆将曹雪芹的《红楼梦》误作为《石头记》的别名,或者将《石头记》认定为《红楼梦》的原名。这就形成了《红楼梦》与《石头记》两个书名并用或混用的广泛传抄阶段,不过这个阶段传抄的《红楼梦》,如梦稿本、梦觉本、雁隅本等,其前80回内容,乃是《石头记》,而不是明义题咏的那本《红楼梦》。

      到了程伟元、高鹗整理出版时期,已经属于《石头记》传抄的第三阶段。社会上已经很难见到题名《石头记》的抄本了。程高搜罗到的底本题名很可能就叫《红楼梦》,因此他们先后出版的程甲本、程乙本和程丙本等印本,只能以《红楼梦》作为书名。因为这个底稿《红楼梦》书中交代此书“出处”时本来就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红楼梦》的提法,程高也不曾怀疑这种误抄误改的合理性,并依据书中关于“出处”的记述,在序言中交代“《红楼梦》本名《石头记》”。
      把《石头记》称为《红楼梦》,久已相沿成习,现在来纠正《石头记》不是《红楼梦》,将引起学术界乃至文学界的极大混乱。因为《石头记》书中本来就有“吴玉峰题名《红楼梦》”的记载,还有“红楼梦十二支曲子”,所以继续称其为《红楼梦》也无妨,继续称研究《石头记》的学问为“红学”亦无不可。但必须清楚,此《红楼梦》乃是《石头记》,不是“曹氏红楼”;红学研究亦应回归到研究《石头记》的正确道路上来,而不应该继续张冠李戴,南辕北辙,将错就错,渐行渐远!
                                                                          2006年12月于长春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专题
    本店分类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