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南京复兴书店
  • 当代历史题材创作的审美意识与文化精神 9787010241623

当代历史题材创作的审美意识与文化精神 9787010241623

举报

【出版社仓库直发,支持退货(不包邮费!)】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010241623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售价 55.20 6.3折

定价 ¥8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2-26

    数量
    库存4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货号:
      1202712205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起林,男,1963年出生,湖南祁阳人。2003年6月获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学位,2003年11月至2005年11月在浙江大学中国文学与文化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2005年12月进入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任教,2010年晋升教授。2015年3月调入河北大学文学院工作。出版学术专著《胜景与歧途:跨世纪文学的多维审视》,合著《中国当代历史文学的创造与重构》、《湖南文学史(当代卷)》,主编《文学“马拉松”:(李白成)出版五十年研究文选》等。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載60余次。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6项。获得“第十四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多个奖项。

      目录
      绪论  百年中国文化格局与历史题材创作的审美共通性
      上编  古代历史叙事的主体意识与文化底蕴
        第一章  革命文化语境与《李自成》的多元话语定势
          第一节  《李自成》文学声誉的流变及其文本“标签”
          第二节  《李白成》“农民战争”主题说的无效阐释现象
          第三节  《李自成》“单元”式结构中的情节内容布局
          第四节  《李自成》思想话语多元化的意蕴建构
          第五节  姚雪垠青少年经验与《李自成》的发生认识论“图式”
          第六节  姚雪垠历史文学观念与《李自成》的话语融合机制
          第七节  思想文化“易代”与姚雪垠审美优势的历史缘由
        第二章  社会转型与民族历史重构的时代境遇
          第一节  接受热潮:观念转换期的社会心理需求与题材比较优势
          第二节  评价困境:多元语境中无以类归的文化定位
          第三节  历史文学价值内核的位移与重审
          第四节  吴秀明历史文学研究的学术开拓与学理境界
        第三章  执政文化与王朝历史叙事的“盛世情结”
          第一节  “盛世情结”的民族心理积淀与审美意识生成
          第二节  王朝史“盛世情结”叙事的题材类型与文化发掘
          第三节  王朝史“盛世情结”叙事的思想偏失与价值局限
        第四章  王朝兴衰考察的意义建构路径
          第一节  唐浩明“晚清三部曲”:王朝衰变期的功名人格悲剧审视
          第二节  《张居正》:宰辅谋位治国模式及其体制根基的剖析
          第三节  《天问·小说明末》:历史与人性并呈的明清易代悲歌
        第五章  传统文化审视的价值话语向度
          第一节  《大清相国》的官场文化阐释与人格范本建构
          第二节  《道家演义》的道家文化命运、人格与思想精义展示
          第三节  《大祠堂》的民间宗族文化魅力发掘与还原
          第四节  《异瞳一当关羽遇见貂蝉》:英雄品性及其文化基因的探寻
      下编  现代历史叙事的意义探索与文化实质
        第六章  多维关系与现代史叙事的精神互渗特征
          第一节  “革命通俗文艺”论与革命史亲历叙事的雅俗特殊性
          第二节  新世纪红色影视剧的叙事形态创新与文化融合趋势
          第三节  “类型化写作”的本源性局限与文化民粹主义基础
        第七章  革命文化话语建构中的生活日常性书写
          第一节  《红旗谱》的底线伦理与生活本位逻辑
          第二节  巴金抗美援朝小说的英雄日常性审美重心
        第八章  后革命语境的现代史真相重构
          第一节  《天府长夜——还是刘文彩》:社会解构风潮与历史本相的持守
          第二节  《铁血湘西》:以历史大势观乱世人生的文学地方志
          第三节  《百年不孤》:借乡贤命运探寻德善文化精魂不灭的奥秘
        第九章  多元化时代的抗战史思想方位
          第一节  小人物抗战剧:乱世民间精神与民族大义的良性互动
          第二节  《八佰》:精英化启蒙想象与历史理性精神的疏离
          第三节  《胜算》:传统价值资源与现代历史正义的成功对接
          第四节  少儿题材小说:以抗战精神新发掘拓宽历史认知桥梁
        第十章  全球化语境下的抗战史审美诉求转移
          第一节  国际互助题材抗战小说的跨文化认同意识与民族历史认知
          第二节  新移民作家抗战史叙事的伦理困境建构与文化褒贬倾向
          第三节  抗战题材电视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结语  国家文化境界与历史题材创作的“大雅正声”品格
      附录  当代抗战题材小说目录
      主要参考文献
      纯粹的学问与适意的人生(代跋)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系刘起林教授在历史文学领域多年研究成果的系统化。作者以历史文学的审美共通性为基础,总揽古代历史和现代历史两类创作题材,综观小说、戏剧、影视文学等各类叙事性文体,从百年中国文化的整体格局及其复杂内在关系出发,将个案研究与思潮考察、文本细读与思想文化溯源融为一体,深层次探讨相关创作的审美意识和精神底蕴。全书倡导一种“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的思想视野和“言今之正者”的价值立场,呼唤具有“大雅正声”品格的审美文化原则,深刻地回应了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时代。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