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阿莱书屋
  • 摄影技术教程(第二版)

摄影技术教程(第二版)

举报
  • 作者: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    9787300017068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07页
  • 字数:    99999千字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07页
  • 字数:  99999千字

售价 26.30 7.5折

定价 ¥35.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3-28

    数量
    库存30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货号:
      B-7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摄影技术教程(第二版)
      定价:35元
      作者:徐国兴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02-01
      ISBN:9787300017068
      字数:606000
      页码:507
      版次: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摄影技术教程》开篇介绍摄影的基本理论,其后的章节则偏向于解决技术问题,从原理的讲解分析到实际运用及在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都十分的详细。分别对光学常识,透镜,镜头,照相机,感光片,曝光控制,滤光镜,电子闪光灯,黑白胶片的冲洗处理,彩色胶片的冲洗处理,彩色照片的制作等方面作了具体详实地介绍。整体看来理论与技术的有机结合,让读者对于摄影的技术有一个立体深入的了解。    《摄影技术教程》是受国家教委委托,根据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编选计划而撰写的专业教材,由从事摄影专业研究和教学数十年的学者编写,在学界和教育界得到高度评价,被许多院校新闻系和社会上各种摄影班采用为教材。自1993年第一次出版以来,年年重印,至今已累计印刷近10万册。此教材讲述了摄影技术的基本知识,如光学常识、透镜、照相机、感光片、暴光控制、胶片冲洗制作等,并根据摄影形象直观性的特点,插入了大量图例。第二版增加了有关数码相机、摄影及暗房技术发展等的内容,力求使读者了解和掌握业界的技术。
      内容提要
      《摄影技术教程》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补充了一些新的内容。另外,在加强摄影形象直观性的特点方面,也作了努力,增添了图例,例如彩色图例几乎比原有多了一倍。    《摄影技术教程》是受国家教委委托,并根据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编选计划而撰写的一本专业教材。    《摄影技术》是摄影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摄影技术教程》是在我执教数十年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充实和反复修改之后才定稿付梓的。    全书共分十二章,比较系统、详细地阐述了现代摄影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原理。为了适合各类院校对不同层次和不同对象的教学需要,并对在职的摄影人员自学进修也能有所裨益,这本教材在内容上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文字上力求做到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同时考虑到摄影形象直观性的特点,在形式上尽量使它图文并茂。
      目录
      章  光学常识节  光的本性第二节  光的传播一、光的直线传播二、光的反射和折射第三节  光度学的基本概念一、发光强度二、光通量三、照度四、照度定律五、亮度第四节  光的干涉和衍射一、光的干涉二、光的衍射第五节  光的偏振第六节  光的色散第七节  光电效应第二章  透镜节  透镜的种类一、凸透镜二、凹透镜第二节  透镜的性能一、光心二、主光轴三、共轭关系四、焦点和焦平面五、主点和主面六、焦距、物距和像距第三节  透镜成像规律一、凸透镜成像规律二、凹透镜成像规律三、透镜成像作图法四、透镜成像公式五、透镜成像的放大率第三章镜头节镜头的质量要求一、像差的种类与校正二、镜头的镀膜第二节  镜头的光学结构类型一、非对称式镜头二、对称式镜头三、摄远镜头四、折反射型镜头五、反摄远镜头六、广角镜头七、鱼眼镜头八、可变焦距式镜头第三节  镜头的性能一、镜头的焦距二、镜头的视角三、有效口径和相对口径四、镜头的分辨率第四节  景深和超焦距?一、分散圈?二、影响景深的因素?三、超焦距?四、景深表?五、景深的实用价值?第五节  镜头的种类和特点?一、鱼眼镜头?二、短焦距镜头?三、标准镜头?四、长焦距镜头?五、变焦距镜头?第四章  照相机?节  照相机的类型?一、按胶片型号分类?二、按用途分类?三、按取景方式分类?四、按自动化程度分类?五、按镜头活动方式分类?第二节  快门?一、快门的性能?二、快门的分类?第三节  调焦机构?一、调焦距离?二、调焦方法?第四节  取景器?一、同轴取景器?二、旁轴取景器?第五节  输片装置?一、电动式输片?二、发条式输片?三、手动式输片?第六节  机身、暗箱与附件?一、机身?二、暗箱?三、附件?第七节  自动控制装置?一、自动曝光?二、自动闪光?三、自动调焦?四、自动卷片?第八节  照相机的使用和保护?一、选购检查?二、使用要求?三、保护常识?第九节  照相机上常见的英文缩写标志?第十节  先进摄影系统(APS)与数码相机?一、先进摄影系统(APS)二、数码相机?第五章  感光片?节  黑白感光片?一、发展概况?二、基本构造?三、照相性能?四、主要性能的综合比较?五、国内外黑白感光片介绍?第二节  彩色感光片?一、发展概况?二、成色的原理与方法?三、多层结构?四、校正染料的有害吸收?五、照相性能与色彩平衡?六、色温的平衡与转换?七、国内外彩色感光片介绍?第三节  感光片的使用和保存?一、选用原则?二、注意事项?第六章  曝光控制?节  曝光理论综述?一、曝光量的概念?二、等量曝光和曝光调定?三、倒易律和倒易律失效?四、EV值?五、曝光效果比较?第二节  影响曝光的因素?一、感光片的感光度?二、光源的强度?三、景物的亮度?四、滤光镜的阻光作用?第三节  曝光参考标准?一、户外自然光曝光标准?二、室内自然光曝光标准?三、室内灯光曝光标准?四、阶梯曝光法?第四节  特殊的曝光要求?一、拍摄动体和追随摄影?二、夜景摄影?三、极近距离摄影?四、高反差景物摄影?五、雾霭和雪景摄影?第五节  测光表及其使用?一、测光表的种类?二、光电元件的变革?三、测光表制造和校订的依据?四、测光表的使用?第七章  滤光镜?节  滤光镜的工作原理?一、光与色?二、滤光的规律?三、滤光镜的因数?第二节  滤光镜在黑白摄影中的用途?一、压暗蓝天影调?二、调节空气透视?三、突出主体?四、渲染气氛?五、表现质感?六、消除颜色?第三节  彩色摄影滤光镜及其应用?一、转换滤光镜?二、平衡滤光镜?三、色彩补偿滤光镜?第四节  黑白及彩色摄影通用的滤光镜?一、偏光镜?二、中性灰密度镜?三、紫外线滤光镜?第五节  特别效果滤光镜?一、漫射镜?二、雾镜?三、中心清晰滤光镜?四、分像镜?五、多影镜?六、光芒镜?七、半色镜?八、双色镜?九、衍射镜?十、动感镜?第六节  滤光镜的质量要求与维护?一、质量要求?二、维护方法?第八章  电子闪光灯?节  闪光摄影的发展概况?第二节  电子闪光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一、内部结构?二、工作原理?第三节  电子闪光灯的发光性质与曝光控制?一、发光性质?二、曝光控制?第四节  电子闪光灯的种类及功能?一、种类?二、附件?三、功能?四、发展趋势?第五节  电子闪光灯的用光技巧?一、用作主要光源?二、用作辅助光源?三、B门闪光?四、模拟闪光?第六节  使用电子闪光灯注意事项?一、检查供电情况?二、调节曝光量?三、定期检修?四、使用频率不宜过高?五、排除“红眼效应”?第九章  黑白胶片的冲洗处理?节  显影?一、显影理论?二、显影液的组成?三、显影液的配制?四、显影方法?五、影响显影效果的因素?六、显影液配方?第二节  停显?一、停显的目的?二、停显液的成分?三、停显液配方?第三节  定影?一、定影液的组成?二、定影液配方?三、定影液效力的检测?第四节  水洗?一、水洗的目的?二、水洗的方法?三、水洗的检查?第五节  干燥?一、晾干?二、烤干?第六节  冲洗常见故障分析?一、显影故障?二、定影故障?第七节  负片的鉴别和保存?一、负片的鉴别?二、负片的补救加工?三、负片的使用和保存?第十章  彩色胶片的冲洗处理?节  药品的性能与作用?一、组成彩色显影液的药品?二、组成漂白液的药品?三、组成定影液的药品?四、组成稳定液的药品?第二节  彩色负片的冲洗?一、冲洗程序概述?二、彩色负片常用冲洗工艺及配方?三、在冲洗加工中常见的问题及其原因?第三节  彩色反转片的冲洗?一、冲洗程序概述?二、彩色反转片常用冲洗工艺及配方?三、从透明正片直观判断产生的问题及其原因 ?第四节  彩色正片的冲洗?一、申光彩色正片的冲洗?二、柯达彩色正片的冲洗?三、伊斯曼彩色正片的冲洗?第五节  过期彩色胶片的冲洗?一、过期彩色Ⅱ型负片的冲洗?二、过期彩色反转片的冲洗?第十一章  黑白照片的制作?节  印相?一、印相框与印相机?二、用具?三、接触晒相法?四、印相操作程序?第二节  放大?一、放大机的种类和特点?二、放大机的结构?三、放大操作程序?四、调节反差的方法?五、放大的加工技巧?六、照片的调色与染色?第三节  相纸?一、构造和类型?二、反差和纸性?三、色调和色泽?四、纸面和光泽?五、乐凯和柯达部分相纸介绍?第十二章  彩色照片的制作?节  基本的设备条件?一、暗室要绝对安全?二、彩色放大机?三、滤色片?四、彩色印相机?五、电压稳定器?六、计时定时器?七、显影深箱?第二节  照片偏色的原因?一、感光材料本身的影响?二、拍摄曝光的影响?三、光源色温的影响?四、冲洗条件的影响?第三节  制作彩色照片的两种方法?一、加色法?二、减色法?第四节  偏色的鉴别与判断?一、鉴别偏色的条件?二、识辨偏色的方法?三、判断偏色的程度?第五节  彩色相纸?一、彩色相纸的结构?二、彩色相纸的性质和使用注意事项?三、彩色相纸的冲洗工艺和配方?四、乐凯彩色相纸介绍?五、柯达与富士彩色相纸介绍?第六节  彩色反转片的印放?一、柯达彩色反转相纸?二、校色方法?三、冲洗工艺和自配方?四、依尔福西巴克罗姆A型彩色反转相纸?第七节  彩色照片常见弊病及其原因?第八节  彩色扩印?一、扩印机的结构?二、扩印机的工作原理?三、主体失效与主色失效?四、密度键与校色键的功用??附录一:英汉对照摄影常用名词汇编?附录二:进口照相机和摄影镜头英文名称与译名对照表?附录三:照度和亮度单位换算表?附录四:长度单位换算表?附录五:摄氏、华氏温度换算表?附录六:三角函数表?附录七:常用对数表
      作者介绍
      徐国兴(1933-),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    20世纪50年代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其前身是中国摄影学会),第四届理事,参与创办中国摄影函授学院并担任副院长长达20年,在全国培养学员约10万人。又先后加人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和华侨摄影学会,现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荣誉理事。    执教50年,撰写和主编出版的著作有:《彩色摄影讲义》、《摄影技术教程》、《感光材料与暗室技术》、《摄影技术手册》、《摄影创作实践》、《摄影大词典》和《世界新闻摄影作品选评》等30余本,加上在全国性报刊上发表的论文和译文,共计约700余万字。摄影作品曾多次人选全国和国际影展并获奖。    1996年,荣获中国摄影家协会颁发的“为摄影事业作出特殊贡献”荣誉奖杯。2001年,荣获中国摄影家协会颁发的金像奖。2004年,荣获全国高校摄影联合会和凤凰光学摄影教育奖励基金管委会颁发的特殊贡献红烛奖。
      序言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