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籍重量级航天院士,科学家闵桂荣旧藏,1987年7月邓小平接见闵桂荣照片。1987年7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邀请全国科技界各领域14位中年科技专家及夫人到北戴河休息两周,闵桂荣在受邀之列
举报
-
拍摄者:
不详
-
年代:
改革开放 (1977-1989)
-
拍摄者:
不详
-
年代:
改革开放 (1977-1989)
上书时间2022-09-03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
商品描述:
-
闵桂荣(1933年6月2日-2021年4月28日),出生于福建莆田,工程热物理学及空间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顾问。
1952年闵桂荣考入厦门大学工学院机械系,之后因院系调整转入南京工学院学习;1963年前苏联科学院动力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后回到中国,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1975年担任卫星总体部的领导职务,负责返回式卫星总体设计工作;1985年被任命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1986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990年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2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3年被委任为国家“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1994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1996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1年获得国家“863”计划突出贡献奖。
闵桂荣前期主要从事工程热物理研究,特别是航天器热控制研究和发展工作,后期从事人造卫星总体技术的领导工作[1]。
2021年4月28日,我国著名工程热物理学家与空间技术专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闵桂荣,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
1933年6月2日,闵桂荣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县一个贫民家庭。
共6张
闵桂荣
1952年,闵桂荣从莆田市第一中学毕业[3],并考入厦门大学工学院机械系就读,之后因为中国高等院校1952年院系调整,转入南京工学院(1988年更名为东南大学)学习。
1956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2]1960年,前往前苏联科学院动力研究所学习。
1963年,热物理学研究生毕业,获得前苏联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之后回到中国,被国家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承担航空发动机传热问题的研究工作。
1965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关键技术攻关全面展开,既没学过也没干过人造卫星技术,只在展览会上见过人造卫星模型的闵桂荣领命承担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有关热控制技术的研制任务,带领一批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年轻人进行攻关,先后担任卫星总体设计部副主任、主任(至1968年1月)。
共12张
闵桂荣
1968年,担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至1985年1月)[1]。
1975年,闵桂荣担任卫星总体部的领导职务,负责返回式卫星总体设计工作。
1979年,闵桂荣率领空间热物理代表团赴美参加美国宇航学会热物理年会,这是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首次在国际会议上进行高水平的航天学术报告。
1985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航天工业部任命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至1985年1月)。
1986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1987年7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邀请全国科技界各领域14位中年科技专家及夫人到北戴河休息两周,闵桂荣也在受邀之列[4]。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隶属于技术科学部。
1992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93年,被委任为国家“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领导和组织了中国未来航天高技术的预先研究工作。
1994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