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历时11年全新长篇力作> 苏童签名+钤印《好天气》(2025年 一版一印;厚册 近700页) 举报
著名作家苏童的全新长篇力作,小说围绕咸水塘区域城郊接合部两边的发展变迁展开,写发生在南方这片土地上的爱恨悲欢。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5-05-22
- 数量
-
库存3件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 商品分类:
- 文学
- 货号:
- 9787559495303
- 商品描述:
-
内容简介
《好天气》是著名作家苏童的全新长篇力作,小说围绕咸水塘区域城郊接合部两边的发展变迁展开,写发生在南方这片土地上的爱恨悲欢。
咸水塘一边是农村,一边是城市。以塘为界的两个家庭、三代人几十年的命运纠葛,随着咸水塘的彩色天空消失而烟消云散。
小说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写起,我(邓朝阳)母亲蒲招娣因婆婆棺材的着落到塘西萧木匠家讨要说法,由此展开塘东蒲招娣家和塘西黄招娣家几十年的各种交集。弟弟邓东升的出生和其荒诞行为,以及黄招娣儿子好福的失踪,再次掀起波澜。时代日新月异,裹挟了塘东塘西人的命运,象征着各种天气的水泥厂、炭黑厂、硫酸厂相继倒闭,咸水塘迎来了好天气,两个家庭也因此走向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小说题材与中国社会现实紧密相关,从火葬改革、卫生运动、破除封建迷信,到生产方式变迁、企业兴衰、城乡剧变,通过一个个奇谲瑰丽的故事,折射出一个时代几代人的风云变幻。
1.3封面金句
咸水塘的十字路口,也是时代的城郊接合部。
白蝴蝶、绿眼泪、黑金龙、同名母亲、失踪男孩,一切都在好天气里碰撞、交织、升腾
不管天气怎样,我都要随身携带一本《好天气》
我只不过是文学的一位忠实仆人。——苏童
写作是一种给予,给予自己,也给予别人。——苏童
做戏做得好能骗别人,做得不好只能骗骗自己。——苏童
女人是多么奇怪啊,女人能把别人琢磨透了,就是琢磨不透她自己。——苏童
1.4编辑推荐
世界级作家、文坛巨匠苏童历时11年,酝酿出一部47万字的全新长篇力作。
世情荒诞,情节反转。
故事以城乡接合部两个家庭、两个同名女主人,以及一群同龄少年展开,失踪的孩子,离奇的病症,变幻莫测的彩色天空。时代剧变中,城乡融合,两个家庭的命运也发生了反转。
少年视角,悬念迭起。
苏童以一贯的少年视角看残酷的成年世界,主线是一个找孩子的故事,却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白天气、黑天气、酸天气;鬼鹅、鬼凳、绿眼泪、大小驼子等,让人浮想联翩。
苏童的笔下,数年来“咸水塘”的人们,始终挣扎在“白天气”“黑天气”“酸天气”交织而成的恶劣生存环境中。就连“咸水塘”这一狭小水域的命名都透着莫名诡异之感,一个“咸”字,映射出此地生态的失衡与异样。当地居民对周遭恶劣环境竟毫无察觉,长期深陷其中却浑然不觉。于是,人们的眼睛出了问题,“我母亲”分辨不出黑白,“我弟弟”开始流淌“绿眼泪”,“绿眼泪是酸天气分泌的”还是“遗传”成为一个吊诡的问题。“好天气”已非简单的气象概念,关联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乃至生死存亡。
女性命运,为“她”发声。
小说中的女性大多生活得不堪,但她们有股生命的韧劲。无论是两个同名的招娣母亲,还是卖掉弟弟的塘西两姐妹,她们都为了自身的利益在争取,每个人都为活着、活得更好用尽了力气。在前期的分享会上,苏童喊出一句口号:为世界上所有叫“招娣”的女性出一口气。
“姐姐好像不值得一个正式的名字,总是叫‘招娣’‘带娣’‘喊娣’之类的,对这种思想的批判,在我以前的小说里也做过努力。这次的设置更加惊悚,萧木匠的儿子好福是怎么丢的,跟他的姐姐有什么关系?我甚至在小说前半特意营造了一点假象。会不会写得太狠了?我转念一想,就狠一点吧,为所有的‘招娣’出一口气。”
怀旧风,年代剧感十足。
从古典传统的20世纪70年代写到外资进驻的90年代,二十余年的跨度,涵盖了社会发展的珠丝马迹。从火葬改革、卫生运动、破除封建迷信,到生产方式变迁、企业兴衰、城乡剧变、港台文化流行等,充满了年代感,读后脑海里浮现出童年记忆和少年感伤。
重返原乡香椿树街,向童年索取故事。
苏童除历史小说外,几乎无一例外会在小说中提到他建立的文学原乡:香椿树街,虽然《好天气》将故事发生地设置在咸水塘两岸,距香椿树街约800米距离,但仍然多处写到香椿树街,特别是在写到咸水塘的彩色天空时,到了香椿树街会发现天是蓝的,云是白的,是真正的好天气。
余华盛赞:唯一那个纯洁的是苏童。他的作品兼具诗意与荒诞感,“细腻得跟菜谱似的”。
莫言曾称苏童为“当代文学界重量级人物”。他对女性微妙情感的把握“仿佛是天生具备的才能”。
苏童提及由《咸水塘史》改名《好天气》经过。
下课间隙和学生聊起,“好天气”本来是小说中一个章节,“书名改成《好天气》后,他们眼里顿时有光了!”甚至有学生贴心想好“推广语”——“不管天气怎样,我都随身携带一本《好天气》”。
华语传媒文学大奖评价苏童:他的小说散发着纤细的忧伤和一种近乎颓唐的美,那种黯然和心痛,一直令人难以释怀。
作者简介
苏童,江苏苏州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从1983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代表作有:中短篇小说《妻妾成群》《红粉》《园艺》《罂粟之家》《一九三四年的逃亡》等;长篇小说《黄雀记》《河岸》《米》《我的帝王生涯》《武则天》等。
1992年,《妻妾成群》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同年获得庄重文文学奖,2009年凭借《河岸》获第三届英仕曼亚洲文学奖,2010年凭借《茨菰》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2015年凭借《黄雀记》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配送说明
...
包含本商品的专题特种书本周上新 / 更多
-
(魏)王弼 注、(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 疏243.00
-
蔡仁厚196.00
-
罗彤华185.00
-
王健文78.00
-
王健文78.00
-
Peter Frankopan(彼德·梵科潘)118.00
-
[清]宋犖 著;刘万华 校418.00
-
中央研究近代史研究所 张朋园329.00
-
29.80
-
29.80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