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礼147(限量15):购 杨玉圣《学术规范读本》+张金龙签名钤印《考古论史:张金龙学术论文集》 【赠 价值200 台湾书林出版社版 顾准《從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 举报
希望我们每用一份礼包,就可以带给您双份的惊喜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3-03-07
- 数量
-
库存5件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
- 商品分类:
- 文学
- 货号:
- 3000049137
- 商品描述:
-
感恩回馈,新书广场特别推出“每周一礼”活动,本礼包为第一百四十七期
礼包一般均是由我们压箱底的宝贝(市面上极为稀见的,市价远超图书定价)和我们觉得被总是被大家忽视的好书(正因如此,我们才格外想要推荐给大家)搭配组合
希望我们每用一份礼包,就可以带给您双份的惊喜
------------------------------------------------------------------
台湾书林出版社版 顾 准《從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
《從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寫於中國當代歷史上最黑暗的年代(1973-1974)。在那陰霾瀰天、萬馬齊暗、一切學術活動均被窒息的年月,作者顧準與乃弟卻於通信中進行著嚴肅的學術探討。本書在哲學、歷史、經濟、政治等極為廣泛的領域提出了許多發人深思、啟迪良知的問題和論點。許多問題一經提出,就再也無法擺脫掉,讓我們思考,促使我們去反省並檢驗由於習慣惰性一直紮根在頭腦深處的既定看法。在作者冷峻的解剖刀後面,可以感到炙人的滿腔熱情,而這一切記錄著他”一步一步從地獄中淌過來”的足跡。
顾准(1915—1974)又名吴达人,思想家、经济学家。1915年生于民国初年从苏州移居上海的一个中医家庭,在职业学校的初中毕业后,因家境清贫,无力继续求学,12岁就到潘序伦先生创办的上海立信会计事务所当练习生。随后通过自学会计学,成为掌握现代会计知识的专业人士,1930年,十五岁的他便以其在会计学方面的成就和造诣,在上海工商界崭露头角,被誉为“奇特的少年天才”。20世纪 30年代,有多部会计学著作问世,是上海知名的会计学家。1934年完成的会计学著作《银行会计》,成为国内第一本银行会计教材。
张金龙签名钤印《考古论史:张金龙学术论文集》(16开 一版一印)
- 内容简介:
《考古论史:张金龙学术论文集/燕京学者文库》收入著者学术论文十二篇,主要内容包括:结合碑志资料对北魏离散部落的时间、内涵与意义及领民酋长制问题作了新的探讨;结合《南巡碑》对文成帝时期的北魏政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考析《吊比干文》碑阴题名以加深对孝文帝时期统治集团构成的认识;分析文物图像资料以订正学界关于北魏狩猎图渊源的错误认识;通过文物图像资料以充实对孝文帝汉化改革的认识;全面钩稽墓志资料研究北魏洛阳里坊制度及其在中古都城史、基层社会组织中的重要意义;分析文献记载并结合《南巡碑》提供的信息对高欢家世族属问题作出总结性研究;结合墓志记载及文献资料对虞弘族属及其宗教信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 作者简介:
张金龙,1965年生于甘肃省甘谷县,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1998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2000年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1986年以后任教于兰州大学、山东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系),2001年任博士生导师,2009年评定为二级教授。现为中国古代史学科负责人(教研室主任)。自1985年以来,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民族研究》《文史》《文史哲》等刊发表论文约百篇,出版《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北魏政治史》《治乱兴亡——军权与南朝政权演进》《魏晋南北朝文献丛稿》《唐前“兵部”尚书研究》等论著十余部。曾任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获宝钢教育奖、南京大学优秀博士后奖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北京市特聘教授,获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奖共六项,独立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各一项,目前主持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南史》修订及教育部后期资助重大项目《北魏社会经济制度研究》。
学术规范读本(锁线胶订)
学术规范是近年来中国学术界最为关注的中心话题之一。有关学术规范问题的讨论,持续而热烈,百家争鸣,存异求同,成为跨世纪中国的一大学术文化景观。此一讨论以跨学科性、前沿性为其学术特色,以公益性、学术性、建设性为其基本诉求,影响广远。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就中国学术的有序积累、交流、发展与创新的内在推动力而言,学术规范应成为学术界的基本共识。
从1988年陈平原先生发表《关于“学术语法”》、杨沐先生发表《我国音乐学学术论文写作中的一些问题》起,学术规范开始进入中国学界先知先觉者的问题论域。进入九十年代初,随着《学人》“学术史”主张的提出、《中国书评》“中国社会科学的规范化与本土化”命题的讨论,学术规范成为许多中青年学人强烈关怀的公共学术话题。虽说始终存在着“对规范的疑虑”、“学术规范慎言‘化’”、“学术规范凭谁定”等异议与质疑,但大约以1999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举办“学术对话与学术规范”专题研讨会为标志,学术规范终于进入中国学界的主流学术话语系统。当然,争论依然存在,问题并未消解。也许正是为了应对形形色色的学术失范现象,2000年初《历史研究》等首都七家史学刊物公开发表《关于遵守学术规范的联合声明》、2002年2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年4月又将下发《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这未尝不可以说是既往十余年来学术规范讨论的硕果。
配送说明
...
包含本商品的专题“每周一礼” / 更多
-
祝勇、[宋]董逌 、宋会群81.00
-
许子东、赵瑜98.00
-
曾彦修、聂晓华、卓别林999.00
-
葛剑雄;顾涛118.00
-
俞晓群;郭尚兴,王超明76.00
-
余治平;让 皮埃尔·马艾;赵鑫珊106.00
-
刘梦溪,林岗149.00
为你推荐
-
程树德撰255.00
-
明宋濂撰388.00
-
元脱脱等撰122.00
-
杨凡75.00
-
杜思妥也夫斯基236.00
-
肖复兴98.00
-
陈弱水 主编158.00
-
程乃珊、潘佐君 译;[美]郑 念(Cheng, N.)211.00
-
阎步克;李杜;张舜徽145.00
-
高阳150.00
-
文淦 主编15.00
-
黄丽君119.00
-
孟繁树61.00
-
周作人;巴金739.00
-
张伟仁辑著668.00
-
编辑部 编39.00
-
王永红、陈成军188.00
-
韩国磐59.00
-
塔拉.韦斯特弗 著;任爱红 译15.00
-
周法高 编撰9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