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瑕疵书 丨 书身挤压受损 。台大出版中心 黄丽君《化家為國──清代中期內務府的官僚體制》(锁线胶订)

瑕疵书 丨 书身挤压受损 。台大出版中心 黄丽君《化家為國──清代中期內務府的官僚體制》(锁线胶订)

九品

¥119.00

2023-05-06售罄
展开详情
商品描述:

本书定价新台币550元 


内容简介:
清代的上三旗包衣是滿洲皇帝的家內奴僕,也是內務府官僚體制的重要成員。他們同時奉職於家、國兩套體系,以側進政治而顯貴。清初包衣的個人仕途與家族發展高度依賴君王青睞,此與內務府體制未備的結構性因素有關。乾嘉之際,隨著考課、科舉與捐納制度的定制化,包衣無論在府內遷轉或外任稅差,行政表現與任官經歷的重要性趨增,也相對擁有更多的仕宦自主性。然而,當皇帝漸次援引制度成規來任使包衣奴才,不復乾綱獨斷,卻也不免產生「權移下人」之弊。本書考察十八、九世紀內務府官僚體制的定制化歷程,探究皇權漸次隱微於官僚體制之下的原因,以及清朝統治格局重大變革的政治意義。

作者简介:
黃麗君  彰化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現為中山大學珠海校區歷史系副研究員。關注性別史、醫療史、法制史等領域,博士論文選題清代政治制度史,探討內務府包衣的仕途遷轉與家族發展,思考乾嘉之際皇權特質與統治形態的改變。另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清史研究》等刊物發表內務府包衣完顏氏、金氏家族的研究。

目录:
緒論  第一節 問題意識  第二節 研究架構  第三節 材料取徑上編:體制第一章 近臣僕隸:內務府的人群組成與組織建置  第一節 內務府的組織沿革  第二節 包衣的任官規則與戶口名色  小結第二章 皇帝的管家:清代總管內務府大臣的出身與選任  第一節 堂官的職官性質與行政職責  第二節 盛清君王對於堂官的人事裁擇  第三節 十九世紀堂官選任趨勢的改變  小結第三章 循分供職:包衣的身分義務與內務府挑補制度  第一節 官僚體制的挑補規則  第二節 旗務體系的挑補規則  小結第四章 銓衡升騭:內務府司官的遷轉與考課  第一節 官僚體系的遷轉與考課制度  第二節 武職體系的遷轉與考課制度  第三節 內外遷轉的皇權與體制因素  小結下編:變革第五章 因時勢變:清代中期以後包衣稅差的置撤與功能  第一節 包衣稅差的體制沿革  第二節 盛清時期包衣稅差的政治職能  第三節 十九世紀包衣稅差功能的轉變  小結第六章 登科歷階:科舉制度與內務府官員的進身機會  第一節 文科鄉會試  第二節 繙譯科與武科鄉會試  第三節 皇帝對包衣參與考試的態度  小結第七章 納貲授官:清代中期以降包衣的捐納、捐輸與報效  第一節 嘉道朝內務府包衣的捐納分析  第二節 咸豐朝以降包衣的捐輸與報效  小結結論  第一節 化家為國與體制變遷  第二節 包衣仕途選擇的主體性  第三節 統治型態的變革與原因附錄1:清代總管內務府堂官年表附錄2:清代內務府堂官出身表徵引書目索引

收起详情

为您找到其他店铺的该商品

查看更多
清代漕运法 烟标封口条 情定爱琴海书籍 诸葛亮书籍 滨州市早期老照片 あほんだら 经历耶稣丛书 秦寒光油画 吕剧董砚萍刘凤良 相扑48手 明明白白看病医患对话丛书 杨卫桥 书法家杨卫 河南书法家杨卫 梅花图案的杯子 宣化一瓷厂老杯子图片 中国油画家陆琦 长春书店理想国译丛 小精灵大闹 查历史光绪年间县官官印 绿里奇迹原版小说 初中信息技术下册课本 八极拳孙亮亭 2010世博会护照 李多奎京剧望儿楼唱段 谢泼德小熊维尼 云南省造四分四厘银币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 张耀铭的书 沈金波教唱工农子弟兵 文明书局张景良 行书横幅 南阳南召刘氏家谱 郭绍宗 十三经注疏台湾 李世英中国戏曲学院 博林根诗歌奖 毛主席在火车上的照片 1957年毛主席在火车上拍摄 老紫砂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