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书不漏】吴稼祥先生签名《公天下》(精装一版一印)

【好书不漏】吴稼祥先生签名《公天下》(精装一版一印)

全新

¥66.00

2022-06-19售出
展开详情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破解“一稳就死,一活就乱”的中国历史怪圈

用理性的手术刀对中国历史做了一个很好的解剖,不是关注一朝一代的得失,不是统治者个人的功罪,也不是其中权力斗争的成败,而是整个国家结构以及秩序原理演变的过程和逻辑关系。

★把中国几千年历史中“最值钱的干货”提取出来了

用一个大网把中国四千年政治历史给覆盖住了,纲举目张,很好地解释了整个中国文明四千年来政治制度兴衰变迁的得与失,破解中国作为“超大规模国家”的历史演变之谜。

★中国学界第一次以规模问题作为切入点,历史政治学的标杆性著述

当代中国学界第一次以规模问题作为切入点,并推导出一套优良治理模式的政治理论,向学界示范了进入丰富的中国政治经验世界思考政制问题所能取得的知识成果之丰硕。

★从精神系谱学的角度讲,《公天下》属于顾准、孙隆基和金观涛的世界

作者英明地将“权威”(正当性)和“权力”(操作性)分开,这在中国人当中是非常难得的……权威与权力的重合与混淆给中国带来了重大的灾难,作者用了相当多的篇幅描绘这些现象。

★被中央党校《学习时报》评为“对领导干部有影响力的图书”

吴稼祥,曾任中共十三大报告起草组成员,中央书记处办公室综合组组长、政改研讨小组副组长;中央党校书店一次性购买3000册图书;曾被中央党校《学习时报》评为“对领导干部有影响力的18种图书”之一。


【内容简介】

为什么写《公天下》?

概括起来8个字:困惑、不解、苦闷和担心。

困惑的是,中国自古就有公天下理想和昙花一现的部分实践,为何老是重演“家天下”和“党天下”(国民党)的故事,且每况愈下;

不解的是,华夏民族在公元前500年就是世界4大轴心民族,莫非2600年后的素质会更差;

苦闷的是,中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联邦共和国,近代史上亚洲第一个人民共和国,何时才能顺利完成民主转型;

担心的是,民主化是否会导致国家分裂,以及民主化过程中能否避免重蹈俄罗斯覆辙。


4个主要理论贡献

1,发现了超大规模国家的霸权铁律和稳定悖论;

2,论证了唯有多中心治理才能解套霸权铁律;

3,论证了无论何种政体,多中心治理都优于单中心治理;

4,初步论证了当代超大规模国家自由主义民主与多中心治理互为必要条件。


《公天下》对于中国当下的意义

1,为体制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多中心治理的要求进行制度安排,并非照搬西方,是华夏民族的伟大创造;

2,论证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在中国历史上,霸权铁律和稳定悖论持续作祟,使得我们很难摆脱王朝更迭周期和治乱循环的宿命;

3,探索了新体制的基本框架:“多中心治理+以民为本”的当代形式,也就是分权(合理性)+授权(合法性)。


【作者简介】

吴稼祥

中共十三大报告起草组成员,曾任中央书记处办公室综合组组长、政改研讨小组副组长。

1955年,生于安徽铜陵。

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

1982年,任职中宣部理论局。

1986-1989年,任职中共中央书记处办公室。

2000-2003年,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代表作品】

《股份化:进一步改革的思路》(1985)

中国最早提出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化改造的论文之一。

经济学界泰斗吴敬琏认为,这是“中国最早系统提出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的思路”。

《新权威主义述评》(1989)

引发中国思想界的激烈争论,开启非官方主导的理论与思潮平等竞争的先河。

《果壳里的帝国:洲级国家时代的中国战略》(2005)

《入世心法:从历史看加减》(2007)

《公天下:多中心治理与双主体法权》(2013)


【精彩书评】

吴稼祥的《公天下》是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尤其当我们结合现实来读这本书,会发现很多饶有意味的东西。他有意识地把现实中的相关的政治文化事实,与中国历史进行对照分析,让我们看到当下中国在政治文化层面对传统有着特殊而微妙的继承与变革。可以说,很少有学者,会像吴稼祥这样如此熟练地利用中国传统政治学的术语,来分析政治体制,构建中国式的民主理论。——雷颐[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引自新京报荐书


用一个大网把中国四千年政治历史给覆盖住了,纲举目张,很好地解释了整个中国文明四千年来政治制度兴衰变迁的得与失,破解中国作为“超大规模国家”的历史演变之谜。

这是吴稼祥的贡献所在,也是他书里头最有价值的地方,以及最吸引人的地方。可以说,他用非常简短的篇章,把中国千年历史中“最值钱的干货”提取出来了。——高全喜[上海交通大学凯原讲席教授]:《神州何处<公天下>》


一本书只需一个深刻的洞见,便可以打动读者,影响时代,就像吴稼祥的《公天下》所提出的“超大规模国家”等一系列理论,足以为国家转型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角度。——陈壁生[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公天下》是当代中国学界第一次以规模问题作为切入点,并推导出一套优良治理模式的政治理论著作;也是历史政治学的一本标杆性著述,向学界示范了进入丰富的中国政治经验世界思考政制问题所能取得的知识成果之丰硕。——姚中秋[山东大学教授]:《超大规模与中国治理之道》,《读书》2013年第5期


读者诸君,千万别误会,以为吴稼祥是在说历史,其实他说的是哲学,政治哲学。也可以叫政体学,统治学……这是一本分类学的专著,有关皇帝外衣和内衣的分类学。历史,包括里面好玩的历史故事,只是他说事的材料,或者说佐料。——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有关皇帝外衣和内衣的分类学》,《佛山日报》


从精神系谱学的角度讲,《公天下》属于顾准、孙隆基和金观涛的世界……作者英明地将“权威”(正当性)和“权力”(操作性)分开,这在中国人当中是非常难得的……权威与权力的重合与混淆给中国带来了重大的灾难,作者用了相当多的篇幅描绘这些现象。——豆瓣网友


此书足可传世。吴稼祥长于叙事,会讲故事,能把令人生厌的政治道理讲得透彻、明白,且引人入胜,这等学问不是那些常年躲在书斋里码字的教授们所能做到的。

“公天下”叙事在道理上并不深奥,沿着这条路径,治大国若烹小鲜。我现在想知道的是,他能否再次准确预言,中国何时才能走上这条前suo未有的新路——荣剑[独立学者]:《治大国若烹小鲜?》,《上海早报》


《公天下》用理性的手术刀对中国历史做了一个很好的解剖,不是关注一朝一代的得失,不是统治者个人的功罪,也不是其中权力斗争的成败,而是整个国家结构以及秩序原理演变的过程和逻辑关系;不是简单化地批判或者改革的策论,它的宗旨是要超越过去各种不同的政治状况……走出中国历史上“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不断循环的陷阱。虽然还不能说《公天下》给出了最终答案,但重要的是,像解几何题一样,《公天下》给我们解这道难题画出了几条非常重要和清晰的“辅助线”。——季卫东[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引自凤凰网读书

收起详情
查看更多
张一尊 中华奇术经典 水上交通站老版连环画图片 吴振立书法 范斌书画 张耀东书法 萧微舞 潘越云真情女人 书法家陈立华 喜事来往 周素子 许宝驯真行草书帖 成龙唱磁带 中国劳动人事百科全书 墨西哥硬币 黄九龄 洛阳市涧西区美协会员 画家刘浪 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1992 宣纸岳飞传连环画 严曼丽北京 乡村医生岗位培训规范化教材 高分子物理第4版金日光 革命史资料第3辑 青海省电影发行放映 民国美女年画 多宝塔碑的章法 青门老圃传 书法家李农 清代乾嘉史学的理论与方法 尺的隶书 景德镇有鸡图形的碗 刘之屏 严渭渔 中国戏曲精编昆剧卷 皮萨罗连环画 百二秦关终属楚三千越甲可吞吴出处书法图片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书法 2015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资料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