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有路官方旗舰店
  • 耕作学(第三3版) 曹敏建 中国农业出版社 9787109269927

耕作学(第三3版) 曹敏建 中国农业出版社 9787109269927

举报

正版旧书 里面部分笔记 内容完好 可正常使用 旧书不附带光盘

  • 出版时间: 
  • 装帧:    线装
  • 页数:    1页
  • ISBN:  9787109269927
  • 出版时间: 
  • 装帧:  线装
  • 页数:  1页

售价 19.90

品相 九品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5-10

    数量
    库存14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货号:
      4660975
      商品描述:
      温馨提示:亲!旧书库存变动比较快,有时难免会有断货的情况,为保证您的利益,拍前请务必联系卖家咨询库存情况!谢谢!书名:耕作学(第三版)
      编号:4660975
      ISBN:9787109269927[十位:]
      作者:曹敏建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07月
      页数:1
      定价:43.00 元
      参考重量:0.520Kg
      -------------------------
      新旧程度:6-9成新左右,不影响阅读,详细情况请咨询店主
      如图书附带、磁带、学习卡等请咨询店主是否齐全* 图书目录 *前言

      *章 耕作制度引论

      *节 耕作制度的历史演变

      一、原始、传统和现代耕作制度的发展历程

      二、我国耕作制度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第二节 耕作制度的含义与功能

      一、耕作制度的含义

      二、耕作制度的功能

      第三节 世界农业与我国农业的发展

      一、世界农业发展历程与趋势

      二、我国农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四节 耕作制度与现代农业

      一、耕作制度与现代可持续农业的关系

      二、我国可持续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

      三、关于我国后现代农业的发展问题

      第五节 耕作学的研究内容与重点

      一、耕作学的研究内容

      二、耕作学的学科地位

      三、现代耕作制度研究的重点领域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作物布局

      *节 作物布局的意义与原则

      一、作物布局的含义

      二、作物布局的意义

      三、作物布局的原则

      四、作物布局与农产品开发方向

      第二节 自然条件与作物布局

      一、光照条件与作物布局

      二、温度条件与作物布局

      三、水分条件与作物布局

      四、土壤条件与作物布局

      五、地貌与作物布局

      第三节 社会条件与作物布局

      一、优良品种与作物布局

      二、水利设施与作物布局

      三、保护设施与作物布局

      四、农业机械与作物布局

      五、肥料与作物布局

      六、栽培技术与作物布局

      七、生物工程与作物布局

      八、种植业结构与作物布局

      第四节 作物布局设计与研究方法

      一、作物布局设计

      二、作物布局研究方法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间混套作与复种

      *节 间混套作

      一、间混套作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二、间混套作的效益原理

      三、间混套作的农业技术

      四、间混套作的主要类型和方式

      第二节 复种

      一、复种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二、复种效益原理

      三、复种的条件

      四、复种的技术

      五、我国主要的复种方式及其分析

      六、复种发展展望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轮作与连作

      *节 作物茬口及其特性

      一、作物茬口及其相关概念

      二、茬口特性的形成

      三、茬口特性的评价

      四、各类作物的茬口特性

      第二节 轮作及其应用

      一、轮作的概念

      二、轮作的发展史

      三、轮作的作用

      四、不同历史阶段的轮作

      五、轮作的合理应用

      第三节 连作及其应用

      一、连作的概念

      二、连作危害的原因

      三、不同作物及品种对连作的反应

      四、连作的应用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土壤耕作

      *节 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

      一、土壤耕作的实质

      二、土壤耕作的主要依据

      三、土壤宜耕性和耕作质量

      第二节 土壤耕作措施

      一、初级耕作措施

      二、次级耕作措施

      第三节 土壤耕法

      一、平翻耕法

      二、垄作耕法

      三、深松耕法

      四、少耕法

      五、免耕法

      六、沙田耕法

      第四节 土壤耕作制

      一、土壤耕作制的任务

      二、土壤耕作制的建立

      三、我国现行土壤耕作制的类型及特点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种养结合

      *节 种养结合概述

      一、种养结合的含义与意义

      二、种养结合的技术原理三、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的技术体系四、我国种养结合的发展概况第二节 种养结合模式一、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模式二、水田种养模式三、旱田种养模式四、庭院种养模式五、家庭农场种养模式第三节 与畜牧业配套的种植制度一、与畜牧业相结合的种植制度二、与畜牧业相结合的种植制度发展趋势复习思考题第七章 耕地保护*节 耕地保护的内涵及目标一、耕地保护的内涵及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二、我国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及目标三、我国耕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四、我国耕地保护的基本措施第二节 耕地水蚀防控一、耕地水蚀的类型及危害二、耕地水蚀的影响因素三、耕地水蚀的基本控制措施第三节 耕地风蚀防控一、耕地风蚀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二、耕地风蚀的主要影响因素三、耕地风蚀的防治措施第四节 农田杂草防除一、农田杂草的危害二、农田杂草的种类三、杂草的生物学特性四、杂草的防除措施第五节 土壤盐碱的治理一、盐碱土的类别二、我国土壤盐碱化的现状三、盐碱土的危害及成因四、盐碱土的改良技术五、土壤次生盐渍化及其防治第六节 污染土壤的改良利用一、土壤污染物的种类及污染物进入农田的主要路径二、土壤污染的特点三、土壤污染的危害四、我国农田土壤的污染状况五、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六、污染土壤的农业改良措施复习思考题第八章 耕地培肥*节 土壤有机质及其作用一、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组成及转

      ......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