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地膜污染治十大模式 农业科学 严东权 等 编 新华正版
举报
-
作者:
严东权 等 编
-
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
9787511660541
-
出版时间:
2022-12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
-
页数:
88页
-
字数:
76千字
-
出版时间:
2022-12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售价
¥
36.14
5.3折
定价
¥68.00
品相
全新品相描述
上书时间2024-12-17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
商品描述:
-
目录:
一、北方地区地膜使用源头减量模式
二、西北地区棉花、玉米地膜机械化回收模式
三、地下茎果类作物地膜机械化回收模式
四、区域农田废旧地膜有效回收模式
五、废旧地膜分类回收处理模式
六、废旧地膜造粒循环利用模式
七、废旧地膜高值化利用模式
八、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模式
九、地膜生产者责任延伸治理模式
十、区域补偿制度促地膜回收模式
内容简介:
高度重视地膜污染治理工作。土壤污染治法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治法,明确要求加强农用薄膜使用控制,落实各主体回收废弃农膜的法律责任。、院的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要推进废弃农膜回收,完善废旧地膜回收处理制度。为加强地膜污染治理,发挥典型作用,推进成熟适用的模式落地熟化,我们面向征集遴选了地膜污染治理的典型模式,在对上报的典型模式进行汇、分析、研究后,形成了地膜污染治十大模式,主要可分为4个方面,一是源头减量替代方面,包括地膜使用源头减量模式、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模式,二是捡拾回收方面,包括棉花玉米农田地膜机械化回收模式、根茎类作物收获与地膜回收联合作业模式、小规模分散经营农户地膜人工捡拾回收模式,三是回收后再利用方面,包括废旧农膜分类回收处理模式、废旧农膜颗粒循环利用模式、废旧农膜高值化多元化利用模式,四是回收机制方面,包括农膜生产者责任延伸治理模式、农膜区域生态补偿促回收模式。每种模式包括简介、主要特点、流程、配套措施、适用范围、典型案例等。
作者简介:
严东权,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站站长。长期从事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绿发展、脱贫地区特产业培育、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政策与技术研究工作。参与编制“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十四五”农业绿发展规划等多项战略和专项规划,担任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专家指导组组长。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