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浩子书屋
  • 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农业科学 周宏春 等 新华正版

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农业科学 周宏春 等 新华正版

举报
  • 作者: 
  • 出版社:    龙门书局
  • ISBN:    9787508864112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
  • 页数:    292页
  • 字数:    370千字
  • 作者: 
  • 出版社:  龙门书局
  • ISBN:  9787508864112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
  • 页数:  292页
  • 字数:  370千字

售价 139.30 7.0折

定价 ¥199.00 

品相 全新品相描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5-18

    数量
    库存8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自然科学
      货号:
      xhwx_1203266475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目录
      章 绪论1
      1.1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背景及挑战1
      1.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4
      第2章 农业循环经济内涵与外延7
      2.1 农业循环经济内涵与原则7
      2.1.1 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7
      2.1.2 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原则8
      2.1.3 农业循环经济的现代特征9
      2.2 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概念10
      2.2.1 生态农业10
      2.2.2 农业与智慧农业11
      2.2.3 可持续农业13
      2.3 农业循环经济与相邻学科的关系13
      2.3.1 循环经济14
      2.3.2 与资源综合利用的关系15
      2.3.3 与清洁生产的关系16
      2.3.4 与环保产业的关系17
      第3章 农业循环经济理念演化与研究进展19
      3.1 农业循环经济的理念演化19
      3.1.1 传统农业循环观及其实践19
      3.1.2 传统农业生产的地力保持22
      3.1.3 农业生产方式的变迁及原因23
      3.2 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进展26
      3.2.1 国外研究进展27
      3.2.2 研究进展29
      3.3 中国对循环经济的研究30
      3.3.1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30
      3.3.2 各地循环经济探索成效33
      3.3.3 中国对循环经济研究的推动36
      第4章 农业循环经济的科学基础38
      4.1 产业经济学基础38
      4.1.1 产业共生理论38
      4.1.2 产业食物链理论40
      4.1.3 产业生态位理论44
      4.2 环境经济学基础45
      4.2.1 公共产品和市场失灵45
      4.2.2 科斯定理与产权理论47
      4.3 技术经济学基础48
      4.3.1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领域48
      4.3.2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49
      第5章 农业循环经济的评价方法52
      5.1 物质流理论52
      5.1.1 一般概述52
      5.1.2 物质流核算框架54
      5.1.3 区域物质流核算56
      5.2 能量流和价值分析60
      5.2.1 能量流分析60
      5.2.2 价值流理论62
      5.3 投入产出核算63
      5.3.1 成本核算63
      5.3.2 评价模型65
      5.4 生命周期评价法70
      第6章 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72
      6.1 资源环境评价指标体系72
      6.1.1 资源利用的评价指标72
      6.1.2 废弃物资源化与环境影响的指标73
      6.2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74
      6.2.1 我国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74
      6.2.2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问题与意义77
      6.2.3 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79
      第7章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83
      7.1 本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经验83
      7.1.1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剖析83
      7.1.2 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经验85
      7.2 古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经验87
      7.2.1 古巴农业的物质循环利用87
      7.2.2 粮食生产中的资源优化配置89
      7.2.3 拉丁美洲推广运用古巴农业模式91
      7.3 各国农业发展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91
      7.3.1 美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做法91
      7.3.2 以列节水农业93
      7.3.3 各具特的循环农业模式94
      7.3.4 发达经验对中国的启示96
      第8章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98
      8.1 循环农业模式的物质代谢98
      8.1.1 物质代谢模式98
      8.1.2 资源共享模式101
      8.2 不同空间尺度的农业循环经济105
      8.2.1 庭院农业循环经济模式105
      8.2.2 乡村循环农业模式108
      8.2.3 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111
      8.2.4 区域循环农业模式117
      8.2.5 种养殖模式的比较120
      8.3 农业循环经济的典型案例120
      8.3.1 安徽生态区与农业循环模式120
      8.3.2 石首市鸭+蛙+稻产业模式123
      8.3.3 农业循环经济特点124
      第9章 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126
      9.1 技术支撑体系126
      9.1.1 技术支撑体系概述126
      9.1.2 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127
      9.2 资源化技术128
      9.2.1 减量化技术128
      9.2.2 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135
      9.2.3 农膜回收利用技术及对策136
      9.3 系统化技术142
      9.3.1 农作物轮作技术142
      9.3.2 农作物间套种技术143
      9.3.3 稻田立体生态养殖技术144
      0章 土肥代谢是循环农业之基础146
      10.1 中国农业与土壤分布146
      10.1.1 土壤类型及其分布147
      10.1.2 主要农作物分布150
      10.2 精耕细作与科学用肥151
      10.2.1 中国的传统耕作制度151
      10.2.2 化肥使用弊端呼唤科学施肥153
      10.2.3 嘉博文治理土壤污染的案例158
      10.3 产权改革是提高土地生产力之必然162
      10.3.1 现有体制不利于农业现代化162
      10.3.2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164
      1章 食品行业循环经济167
      11.1 食品行业内涵及分类167
      11.1.1 食品行业与食品分类167
      11.1.2 中粮集团的食品类型169
      11.1.3 目标导向的栖霞苹果170
      11.2 食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与任务171
      11.2.1 食品发展的swot分析171
      11.2.2 食品主要任务与发展模式173
      11.3 食品行业循环经济的典型案例176
      11.3.1 中粮集团的肉食循环经济176
      11.3.2 益海嘉里的循环经济模式180
      2章 资源循环利用与循环经济186
      12.1 我国产业发展现状186
      12.1.1 种植业发展现状187
      12.1.2 加发展现状187
      12.2 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188
      12.2.1 资源循环利用的必要188
      12.2.2 资源循环经济发展策略190
      12.2.3 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192
      12.3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化197
      12.3.1 丹参及其非药用部位资源化197
      12.3.2 丹参制药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199
      3章 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201
      13.1 沼气利用条件及其前景201
      13.1.1 沼气一般知识201
      13.1.2 发展沼气的意义204
      13.1.3 沼气利用前景206
      13.2 沼气发电206
      13.2.1 沼气发电现状206
      13.2.2 沼气投资需求与前景209
      13.3 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210
      13.3.1 “四位一体”循环农业案例210
      13.3.2 “四位一体”庭院模式效益分析211
      4章 秸秆综合利用及其产业化213
      14.1 秸秆综合利用概述213
      14.1.1 概况213
      14.1.2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215
      14.1.3 秸秆收储运体系216
      14.2 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技术路径218
      14.2.1 秸秆肥料化利用218
      14.2.2 秸秆饲料化利用220
      14.2.3 秸秆能源化利用223
      14.2.4 秸秆原料化利用227
      14.2.5 秸秆基料化利用228
      14.3 相关激励政策与对策建议228
      14.3.1 相关激励政策及其实施228
      14.3.2 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229
      5章 农业清洁生产与绿农产品231
      15.1 清洁生产理论与生态设计231
      15.1.1 清洁生产231
      15.1.2 生态设计理论234
      15.2 绿供应链理论237
      15.2.1 绿供应链管理及其研究237
      15.2.2 绿供应链的组成与结构238
      15.2.3 绿供应链评价242
      15.3 产品标准、标志与认证244
      15.3.1 产品类型及其标志244
      15.3.2 有机认证管理及其政策导向248
      6章 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251
      16.1 中国农业发展扶持政策及其演进251
      16.1.1 加大农业农村扶持力度的必要251
      16.1.2 改革开放以来支持农业政策的演进252
      16.2 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经验255
      16.3 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金融258
      16.3.1 地区循环农业经济的必要258
      16.3.2 绿信贷助推循环农业259
      16.3.3 政策金融支持下的地区循环农业发展前景259
      16.4 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措施260
      16.4.1 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重点260
      16.4.2 继续加大改革支持力度267
      16.4.3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268
      16.4.4 营造循环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269
      主要参文献271
      索引275

      内容简介:

      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个侧面。本书从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入手,讨论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包括循环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技术经济学;从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延伸角度,讨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基础:土壤及其改良、种养结合、农产品加工、技术支撑体系、农作物秸秆和畜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不同尺度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包括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经济分析等。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