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浩子书屋
  • 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研究 经济理论、法规 张文丽主编

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研究 经济理论、法规 张文丽主编

举报

经济理论、法规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 作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    9787520198721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1页
  • 字数:    291千字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1页
  • 字数:  291千字

售价 64.49 6.6折

定价 ¥98.00 

品相 全新品相描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2-05-19

    数量
    库存3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经济
      货号:
      xhwx_1202633244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张文丽,现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省发展研究中心)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990年于山西财经大学,获经济学学士,2003在山西农业大学获得农业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农业经济。主持或参与了30余项、省及重大决策类项目的研究,多项科研成果直接进入决策或得到山西省委省主要的批示。发表30余篇,主编著作4部,参编20余部。科研成果分别荣获山西省第五次、第十一次社会科学研究很好成果,山西省宣传思想工作调研成果特别奖,中国发展研究奖等。

      目录:

      章  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与内涵
        节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第二节  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第二章  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理论
        节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第二节  经济增长理论
        第三节  产业融合理论
        第四节  绿发展理论
        第五节  制度创新理论
      第三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节  现代农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山西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第三节  加快推动山西农业现代化的路径与对策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生态建设研究
        节  乡村生态振兴的基本内容与重大意义
        第二节  山西乡村生态建设现状与问题短板
        第三节  乡村生态振兴的推进路径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
        节  乡村振兴的基本内容与内在机理
        第二节  山西乡村振兴的现状分析与实践困境
        第三节  繁荣乡村的制度构建与实施路径
      第六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研究
        节  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回顾
        第二节  重构乡村治理体系的机遇与挑战
        第三节  突出党建
        第四节  提升自治能力
        第五节  强化治保障
        第六节  塑造德治之魂
      第七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生活富裕研究
        节  生活富裕的时代内涵与主要内容
        第二节  山西农村居民生活现状及城乡差距
        第三节  提升山西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路径及建议
      第八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和农村改革发展研究
        节  中国农业农村及阶段划分
        第二节  新时期农业农村改革的重点与难点
        第三节  新时期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的思
      第九章  乡村振兴的靠前经验与启示
        节  本:特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第二节  韩国:自主协同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第三节  美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第四节  国:专业化、生态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第五节  德国:乡村内生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第十章  美丽乡村建设的中国实践
        节  构建“融合精美”的产业发展新矩阵
        第二节  打造“生态富美”的美丽乡村升级版
        第三节  推行“廉孝善美”的乡风文明新模式
        第四节  健全“三治统美”的乡村治理新体系
        第五节  探索“美丽经济”的共同富裕新路径
      第十一章  乡村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节  农业生产结构变化趋势
        第二节  农村人变化趋势
        第三节  社会资本投向趋势与展望
        第四节  数字乡村发展趋势与展望
        第五节  新趋势下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抉择
      参文献
      后记


      内容简介:

      本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研究乡村振兴问题。在理论层面通过回顾我国乡村发展的历史沿革,系统梳理结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科学把握实施乡村振兴的内涵和体要求;在实践层面则以山西乡村振兴的路径与模式为重点,聚焦乡村振兴典型模式和支持政策创新,探索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协调推动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路径抉择,以期为新时期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与参。

      作者简介:

      序言辞源一书中,将乡村解释为主要从事农业、人分布较城镇分散的地方。纵观人类发展史,大约在15000年前,人类进入定居时代,产生了以茅屋等为主的建筑物,出现了由原始居民点构成的聚居形态,也是早期的村落;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随着工具的改进、财富的聚集以及由此带来的交易形成的固定交易场所,逐步形成了“城”与“市”,即城市的初始形态,标志着城市脱离乡村而独立存在的开始。一直到18世纪中后期,社会生产力发展较为缓慢,城市形态的演进也较为缓慢,在长达4000年左右的时间里,农业一直在社会发展中占据地位,乡村在经济上统治着城市。后,以机器使用为特征的规模化生产方式和以家庭为主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产生了极大的生产效率差异,直接导致了城乡生产者技术和经济收入的巨大差距,从而引发了城乡的全面分离,呈现出城乡二元结构特征。从我国来看,由于特定的历史因素,重城轻乡、重工轻农一度成为发展的主逻辑。在城市化高展的过程中,包括土地、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种制度的安排主要以城市发展为主,各种资源主要向城市集中,各种利益分配也更倾向于城市,导致城乡发展的不衡和乡村发展的不充分,落后的“三农”发展水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乡村不能衰败,只有喧嚣发达的城市,没有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无称为现代化。由于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有不同的功能,城乡之间只有形成不同功能的互补,才有利于整个的现代化进程健康推进。我国人规模巨大,即使乡村人的比重降到30%以下,量仍将达到几亿人,有着几亿人生活的地方怎么能不把它建设好?如果城乡差距过大,怎么能建成现代化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因而,调整城乡关系是事关全局的重要现实问题。以党的十六大为转折点,我国城乡关系开始逐步转变,随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和政策取向以及“两个趋向”重要论断的提出,“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框架也逐步形成。从2004年起,每年的一号文件都聚焦于“三农”领域并实施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的要求,各地从实际出发,开始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使得农村面貌得到了程度的改善。2004~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7%,城乡居民收入比由3.21∶1下降为2.72∶1。但是,城乡差距依然十分明显,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农业农村发展的不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依然十分尖锐,迫切需要以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为目标对“三农”的发展进行多方面的战略谋划。2017年10月18,党的报告作出中国特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论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并先发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新形势下我国城乡关系的新定位,标志着我国城乡关系发展进入新时代。在城乡融合语境下,乡村振兴不仅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迈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需要。因此,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正是抓住了城乡发展的牛鼻子,是破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瓶颈的重要抓手。2018年,一号文件对乡村振兴的实施进行了全面部署,着眼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体安排,提出了乡村振兴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即: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全面实现。可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历史任务,具有长期、复杂、系统特征。从根本上来讲,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新时代“三农”工作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展开,使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同步推进、相得益彰。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夯实农村产业基础支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推动农村产业兴旺。发展现代农业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支撑。来,山西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现代农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促进农民增收特别是带动贫困农户增收脱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立足有机旱作农业比较优势,大力推进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建成高标准农田1628万亩,2020年全省粮食产量达到1424万吨,产单产均创历史新高。实施“特”“优”战略,推进山西农谷、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运城农产品等农业三大省级战略和“南果、中粮、北肉、东药材、西干果”五大台建设,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大力建设特农产品优势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园,截至2020年末,全省共建成重量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12个,重量特农产品优势区11个,产业强镇17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60个。全力推动特农产品品牌建设,有机旱作、优势杂粮、山西药茶等特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然而,在取得成效的同时,山西农业现代化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特而不优、小而不强问题仍然凸显,与快展的化、城镇化、信息化相比,农业现代化步伐仍然滞后,农业在全省经济体量中占比小、地位不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仍待提高。在新时期、新格局大背景下,山西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始终立足省情实际,坚持“特”“优”发展思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三大体系”,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三大变革”,持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在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优化粮食种植结构,打造有机旱作农业特品牌、北方现代农业发展创新高地措施。具体来看,一是围绕“特”“优”战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积极发展特粮油、现代养殖、材等特农业产业,打造“晋字号”品牌矩阵;二是围绕“三品一标”完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提升农业设施、物质装备现代化水;三是围绕全产业链打造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完善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持续推进农村现代化,坚持“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保护好发展好乡村特生态,推动现代化基础设施城乡共建共享,大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生态是乡村优选和拥有潜力的发展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优选优势和宝贵财富。来,山西坚定走生态优先、绿发展之路,全面谋划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扎实推进农业绿发展,通过两轮“五个全覆盖”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厕所”,大力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进退耕还林,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乡村绿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同时,也应当看到,山西农村现代化建设仍存在诸多短板,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高,农村居民收入水仍较大幅度落后于均水,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模式落后,卫生厕所普及率不高、适用不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长效机制仍待健全,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建管护机制仍待完善,缩小城乡生活现代化差距仍然任重道远。在新时期、新发展格局下,推进并实现农村现代化,必须实施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乡村建设。一是通盘虑城市和乡村发展,系统谋划城乡空间,根据乡村地域多样、系统差异和发展动态,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进一步推进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提档扩容,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加强乡村布局优化和环境美化。二是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农业农村的信息化是未来发展的方向,要加大农村信息化工程建设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建设农村经济发展中所需的各类互联网台,大力推广“互联网农业”、农村电子以及其他现代农村物流台建设,始终保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超前意识,满足现在和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三是着力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加快缩小城乡差别,尤其是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别,提高农村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质量。四是积极顺应乡村治理主体和客体的深刻变化,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社会治理格局,激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乡村建设,共同参与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享有乡村治理成果,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群众。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培育现代化农民,始终重视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夯实高素质人才支撑。乡村五大振兴,哪个振兴也离不开人,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甚至是决定因素,农民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和受益者。书记强调,“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调动广大农民积极、主动、创造,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把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来,山西采取创新举措,深入推进脱贫攻坚,58个贫困县摘帽,7993个贫困村退出,329万贫困人脱贫,“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蹚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山西特点的减贫之路。同时,大力提升农民业、创业技能,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开展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培训,分级、分产业认定职业农民,逐步打造起一支掌握优选生产技术和创新理念,爱农、懂农、务农的现代化农民队伍。但是,在人老龄化、农村产业空心化、城镇化率持续提高的大背景下,农民离开土地、居民离开乡村、劳动力逐步减少的问题凸显,严重制约了乡村振兴进程。新时期、新发展格局下,必须持续发力培育现代化农民,激发乡村振兴人才活力和内生动力。一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职业和技能教育培训力度,提升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推动“农民”由身份向职业转变。二是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动乡村资源变资产,赋予农民市场化、现代化经营手段和工具。三是塑造文明乡风,提升农村居民感,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四是拓宽乡村人才视野,积极引进有志于在农村广阔天地创业创新的“新农人”,推动各类要素上山下乡,持续激发乡村振兴人才活力。谋定而后动,厚积而薄发。乡村振兴战略是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转变的新时代、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三农”发展进入新时期的必然选择,是党对“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亿万农民的殷切期盼,是一场需要保持顽强斗志和战略定力的攻坚战、持久战。要完成好这一重大的历史使命,不仅需要有坚实且系统的理论来发挥指导作用,也需要立足山西实际,提出有针对和可作的对策建议,这也是本书写作的主要目的。希望本书能够为乡村振兴理论的完善和谱写乡村振兴壮美山西篇章作出应有的贡献。张文丽2022年3月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