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浩子书屋
  • 当年游侠人 现代中国的文人与学者(增订版) 杂文 陈原

当年游侠人 现代中国的文人与学者(增订版) 杂文 陈原

举报

杂文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页数:    397页
  • 字数:    239千字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页数:  397页
  • 字数:  239千字

售价 34.48 6.3折

定价 ¥55.00 

品相 全新品相描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1-12-09

    数量
    库存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货号:
      xhwx_1202065828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陈原新著四种——想象都市,定价:55元记忆北京,定价:49元当年游侠人[增订版],定价:55元学者的人间情怀,定价:49元“大学”“都市”“图像”“声音”这些关键词,构成了作者“现代中国研究”的新视野,有着史研究的意义。这种介于“思想”和“学术”之间的课题,保持着研究的开放和活力,呈现出作者丰赡舒展的学术面貌。

      目录:

      新版序

      三联版自序

      二鱼版自序

      工诗未必非高僧

      ——关于寄禅

      轶事之外的辜鸿铭

      ——读《的精神》

      后一个“师”

      ——关于康有为

      乡土情怀与民间意识

      ——丘逢甲在晚清思想史上的意义

      有思想的学问家

      ——关于章太炎

      激烈的好处与坏处

      ——也谈刘师培的失节

      行云流水一孤僧

      ——关于苏曼殊

      “当年游侠人”

      ——关于黄侃

      “兼容并包”的大学理念

      ——蔡元培与老北大

      附录一 “教育迷”的追慕——为蔡元培校长逝世六十周年而作

      作为著述家的许寿裳

      作为大学校长的蒋梦麟

      新运动的另一面

      ——关于张竞生

      附录二 历史的侧面与折痕

      学者的幽怀与著述的体例

      ——读《陈寅恪集·书信集》

      知识者介入社会的特殊途径

      ——胡适与大众传媒

      附录三 建设者的姿态——读北大版《胡适文集》有感

      宗教意味与童话氛围

      ——关于许地山

      非专业的文学研究

      ——读钱穆讲述、叶龙整理《中国文学史》

      两脚踏东西

      ——关于林语堂

      舆论家的态度与修养

      ——作为北大学生的成舍我

      于秋水长天处寻味

      ——纪念朱自清先生诞辰120周年

      “《读书》时代”的精灵

      ——怀念金克木先生

      灯下窗前常自足

      ——怀念唐弢先生

      书札中的情与学问

      ——怀念季镇淮先生

      古典学者的当代意识

      ——追忆程千帆先生

      念王瑶先生

      我眼中的小说家金庸

      附录四 重提与金庸先生合招博士生

      内容简介:

      当年游侠人——现代中国的文人与学者是一部文传合辑,收录了自晚清至现代二十五位在文学、、教育领域有所建树之士的文传二十九篇(含四篇“附录”)。全书分为三辑,前两辑分别描摹晚清、“五四”两代学人,第三辑则是追忆作者走上学术道路的师长。各文排列顺序,依据为传主的生年。不同于出自文学家之手的文传注重故事的特点,作者身为学者,所记所论,多为“侧影”,其中无不包含作者个人的感怀和学术发现,带有鲜明的“学术随笔”彩。因此,虽然作者将拟想读者定为“大众”,但在此不妨(如作者所言)将“大众”的涵盖面准确为具备修养和文史底蕴的读者——若在阅读过程中无对“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铺陈方式做背景知识的补充,则无以体会传主的精神、气质和趣味,以及笔者字里行间流露的文学彩。本次增订,删去两篇怀念中山大学老师的文章,新增谈论苏曼殊、蒋梦麟、张竞生、钱穆、朱自清、金庸六人的八篇,后出转精,更显整齐。

      作者简介:

      陈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2008—2012年任北大中文系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文史研究馆馆员、院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008—2015年兼任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讲座教授(与北京大学合聘)。曾被教委和院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获得者”(1991);获颁发的、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很好成果奖(1995,1998,2003,2009,2013)等。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作为学科的文学史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大学何为烽火中的中国大学等著作三十余种。

      精彩内容:

              上辑
          工诗未必非高僧——关于寄禅
          近代湘僧敬安(1851-1912),字寄禅,俗姓黄,自称山谷后人。因在佛前燃二指供养,故号“八指头陀”;说话吃,书信中亦自称“吃衲”。十八岁投湘阴华寺出家,后历主湖南五大寺和宁波天童寺,1912年筹组中华会,被公推为会长,同年圆寂于北京源寺。寄禅生前,诗名、僧名均满天下,唯有友人叶德辉不大以为然,谓其诗自高而僧则未必,理由是:“工诗必非高僧。古来名僧,自寒山、拾得以下,若唐之皎然、齐己、贯休,宋之九僧、参寥、石门,诗皆不工;而师独工,其为僧果高于唐宋诸人否耶?”(参见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编“中晚唐诗”节)
          “工诗必非高僧”;反过来,“高僧必不工诗”。这是个很有趣的命题,可惜叶氏的论证不够严密,“高僧”与“名僧”不是一回事,慧皎作《高僧传》,即有感于前人之传“名僧”而不传“高僧”:“若实行潜光,则高而不名;寡德适时,则名而不高。”(《〈高僧传〉序》)何况,着眼于宗教目前的贡献,寄禅可能高于寒山、拾得;谈学目前的功绩,寄禅也未必比不上寒山、拾得。尽管如此,叶氏的命题依然基本成立,确实,中国历目前的高僧绝大部分不写诗或写不出好诗,而历代有名的诗僧又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僧。如此,兼有诗名与僧名的寄禅更值得认真探究了。
          一
          尽管宋人严羽以禅喻诗名扬天下,后世文人也多有承袭其“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沧浪诗话·诗辨》)之说者,可实际上,诗、禅仍然无合一。很主要的一点是,诗除了“悟”外,还强调“情”,而释家则以“无我”为立说的根基。佛学深不可测,各家解说千差万别,可在通过论证诸行无常和诸无我来显示涅槃寂静的理想这一点上,却是大同小异。这种涅槃寂静的理想境界,可以成为学道的诗人和学诗的僧人永恒的歌咏对象,可这很难成为诗歌的“主流”——诗人毕竟更多执着于红尘千丈的世俗人生。还有一点,这种空寂的境界,经过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的咀嚼,说实在的,已很难再有多少新意了。“红泥肥紫芋,白石瘦青山。流水落花去,夕阳飞鸟还”(《山中漫兴》);“松翠近可掬,泉声咽更闻。水清鱼嚼月,山静鸟眠云”(《访育王心长老作》)——这些诗不能说不精致,也确实颇具禅味,只是不待寄禅吟咏,中晚唐诗人集中不乏此类佳句。
          僧诗要出新意,必须拓展表现领域,不能像宋代九诗僧那样只在山水风云、竹石花草中打滚(见欧阳修《六一诗话》)。可这很难,弄不好触犯戒律。寄禅说得对:“我学佛者非真无情人也。”(《〈寄范清笙舍人、杨云门明经一首〉序》)问题是如何把学佛者之“真情”转化为激动人心的“诗情”。乡情、师情、友情,固然是寄禅的主要吟唱对象,山水情在诗集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且更多佳作。学道之人,山水花鸟不只是愉悦观赏的对象,简直是不可或缺的“道友”:“生好山水,遇胜辄流连。”(《九月初六由沩山越茶洞……》)“休笑枯禅太枯寂,无情花鸟亦相亲。”(《天童坐雨呈鞠友司马》)这难怪其笔下的山水花鸟别有一番情趣了,不少佳句为时人所传诵。如“天痕青作笠,云气白为衣”(《太湖舟中遣兴》);“意中微有雪,花外欲无春”(《梅痴子乞陈师曾为白梅写影,属赞三首》)等。
          可倘若寄禅只是吟咏山水花鸟,在近代诗坛中不可能占一席地位;其关于家国之情、兴亡之感的咏叹,无疑更耐人寻味。“我虽学佛未忘世”(《余别吴雁舟太守十三年矣……》),此乃近代僧人的一个突出特点,乌目山僧、曼殊上人、弘一师,无不如此。大概战乱或换代之际,僧人生死、兴亡的感慨,更容易与俗人家国之情相沟通。在俗人是多一点q阮生之感”,在僧人则是多一点“忧世之情”。寄禅早期诗篇颇有不屑关心世俗人生,一味修道学禅之意,一直到1896年仍有“蜗争蛮触任纷纷,时事于今渐懒闻”(《吾生》)这样的诗句。甲午中战争之后,其诗中渐多人间烟火味,“我亦哀时客,诗成有哭声”(《感怀》),以“感事”为题的诗篇也明显增多。而且诗中一再表白“我不愿成佛,亦不乐升天”;而专享的希望是能够“普雨粟与棉”并“澄清浊水源”(《古诗八首》)。自然,这只能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世界并不因高僧发大愿心而有所改变,于是只有“自怜忧国泪,空洒道人襟”(《重阳前三登扫叶楼有感》);或者如诗人绝笔诗所表达的:“苦无济困资,徒有泪纵横。”(《壬子九月二十七,客京都源寺,晨起闻鸦有感》)即便如此,诗人忧国忧民之心还是相当感人的。1910年,寄禅于天童寺前青龙冈为己营造冷香塔,本已“一息虽存,万缘已寂”,可忽阅邸报惊悉俄协约、韩合并,“内忧衰,外伤国弱。人天交泣,百感中来。”(《〈感事二十一截句附题冷香塔〉序》)作二十一首七绝。录二首以见一斑:
          修罗障昼重昏,谁补河山破碎痕?
          独上高楼一回首,忍将泪眼看中原!
          茫茫沧海正横流,衔石难填精卫愁。
          谁谓孤云意无着?国仇未报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