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浩子书屋
  • 兵家史话 中国历史 王晓卫

兵家史话 中国历史 王晓卫

举报

中国历史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页数:    195页
  • 字数:    100千字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页数:  195页
  • 字数:  100千字

售价 9.88 6.6折

定价 ¥15.00 

品相 全新品相描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1-11-23

    数量
    库存4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历史
      货号:
      xhwx_1200064065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引言
      一  先秦兵家群体的崛起
        1.军事形势的变化及兵家群体的出现
        2.中国兵学思想的奠基人武圣孙武
        3.吴起的富国强兵和用兵治军思想
        4.孙膑对孙武兵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5.尉缭对先秦兵学思想的结和发展
        6.白起的军事艺术
      二  先秦诸子的兵学思想
        1.儒家的兵学思想
        2.墨家的兵学思想
        3.道家的兵学思想
        4.家的兵学思想
        5.杂家的兵学思想
      三  秦汉兵家注重实践的特点
        1.战争特点及其对兵家的影响
        2.兵形势家项羽
        3.兵权谋家韩信
        4.周亚夫的治军思想和战略战术思想
        5.卫青以轻疾制敌的兵形势家特
        6.霍去病独具特的用兵思想
        7.马援对兵权谋思想的运用
      四  魏晋南北朝兵家的鲜明个性
        1.战争与背景
        2.曹的兵学思想及运用
        3.诸葛亮的治军强兵和战略思想
        4.陆逊以智取胜的思想
        5.杜预因势制宜的思想
        6.檀道济的因敌施计与重视心战
        7.崔浩的战略战术思想
        8.宇文泰融合胡汉传统的军事思想
      五  隋唐五代兵家的多样性特征
        1.背景与战争类型
        2.杨坚的战略与国防思想
        3.李世民尚权贵速、安不忘危的兵学思想
        4.李靖的兵学思想
        5.郭子仪的乱方略
        6.郭崇韬知己知彼的战局分析
        7.柴荣的战略与治军思想
      六  宋朝兵家的思想及其著作
        1.背景与兵学发展的关系
        2.许洞兵学思想的系统性
        3.狄青的作战方略与治军思想
        4.何去非的《何博士备论》
        5.陈规的守城思想
        6.岳飞的抗金方略与治军思想
      七  辽金元兵家的异族风格
        1.政权特征和战争特点
        2.耶律休哥的审敌制宜和设疑制胜
        3.完颜阿骨打的建军思想和用兵方略
        4.成吉思汗军事思想的丰富性和掠夺性
        5.忽必烈军事思想的时代特征
      八  明朝兵家论著异彩纷呈
        1.明朝的军事形势和兵学论著的兴盛
        2.朱元璋的攻守方略和治军思想
        3.王守仁融**于兵学的理论特征
        4.何良臣的因形用权思想
        5.戚继光的治军练兵思想
        6.宋祖舜对古代守城理论的发展
        7.尹宾商《兵》的兵学体系
        8.揭暄《兵经》的丰富内容
      九  清朝兵家思想的重要变化
        1.清朝社会的巨变
        2.战争特点的变化及其对兵家的影响
        3.努尔哈赤军事艺术的不稳定特征
        4.皇太极兼收并蓄的军事思想
        5.曾国藩建军练勇的思想
        6.左宗棠兵学思想的转型特征
        7.李鸿章因时因势而变的军事思想
        8.袁世凯的军事改革思想
      结束语


      内容简介:

      王晓卫的兵家史话以断代为序,分別介绍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和明清等各时期有代表性的、影响较大的46位兵家,他们为我们留下了十分丰富的遗产。这份遗产不仅属于军人,也属于各行各业;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全世界的。孙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等军事理论,被各国商界和企业界发挥得淋漓尽致。孙武、曾国藩等关于军队建设和管理的原则,被许多企事业团体运用到自身的经营或管理上。王守仁的“”学说在军事上的运用,也为许多西方汉学家所景仰。这是兵家史话书所要带给您的智慧范例。

      作者简介:

      王晓卫,男,1952年生,重庆人。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学科学术带头人,贵州省首届教学名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及古典文献学教学,主要研究魏晋南北朝文学、北朝、中国古代兵制史及古籍整理:兼擅传统诗词赋的创作。已出版专著及主编教材近20部,在中国史研究、国学学刊、历史月刊(台湾地区).历史教学等发表学术50余篇,发表旧体诗词数百首、传统赋10余篇。代表著作有魏晋作家创作心态研究事制度史兵役制度卷、中华姓氏谱杨姓卷、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精读、六韬全译、历代兵制浅说.、兵家史话等。

      精彩内容:

          尉缭强调灵活用兵的战术指导原则。关于“奇”与“正”,孙武主张“以正合,以奇胜”;尉缭主张“正兵贵先,奇兵贵后,或先或后,制敌者也”,更强调“奇正多变”的灵活性。关于“动”与“静”,尉缭主张“动静如身”,要求部队具备灵活机动和突发性的攻击能力。关于守城,他注重守军和援军的积极配合,活动运转,互相策应,如守军要适时出击、援军要给敌人以援救不力的象等。之,他强调将帅在战场上要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权衡战局,灵活用兵。
          
          尉缭的治军理论很好丰富。首先,他强调以治军,主张“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他认为,“凡兵,制必先定”,“制先定则士不乱,士不乱则刑乃明”。《尉缭子》中保存的《重刑令》、《伍制令》、《分塞令》、《束伍令》、《经卒令》、《勒卒令》、《将令》、《踵军令》、《兵教》、《兵令》等,当是尉缭和其弟子制订的治军之令。其次,他提出,制度既定,还得靠素质良好的将领去执行。尉缭十分推崇吴起,提倡将领要像吴起一样与士卒同甘共苦,同时又严格按军令行事。他以狂妄自大、信息不灵、眼光短浅为将领的三大弊病,主张坚决克服。他认为,将领要不断磨砺提高自己,做到计虑周密、令行如山、善应变化、防微杜渐、行事果断、以礼待人等。其三,他强调有了素质良好的将领,还须有素质良好的士兵。尉缭一方面强调部队时积极训练,注重实战效果,一方面提出裁减兵员、训练精兵的主张。他的裁减兵员的主张,是对孙膑“杀士”思想的发挥,也是对吴起以后重视选练士卒的风气的结。
          
          尉缭的军事思想充分吸收了孙武、吴起、孙膑等前辈兵家思想的精华,达到了新的高度,进入了新的境界。然而,他的“使民内畏重刑”等愚民政策,又不可避地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先秦很杰出的兵家之一。
          
          6 白起的军事艺术
          
          白起指挥的有名作战
          
          白起(?-公元前257年)是战国后期有名军事家,征战一生“常胜将军”。又叫公孙起,郿(今陕西眉县东)人。他因善用兵,在秦昭襄王时期屡建奇功,先后担任左庶长、左更、国尉、大良造等,长期为秦国受命统军作战的将军,并因军功受封武安君。他因长(今山西高西北)之战秦军死者过半,反对秦王再次攻赵,并两次称病拒绝出任将军,被为士伍。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被秦王赐剑,结束其悲壮的一生。他死后,秦国不少乡邑设祠祭祀他。
          
          白起在近40年的军旅生涯中,身经百战,指挥过多次重要的作战,在事目前留下光辉的一页。他指挥的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之战、攻鄢(今湖北宜城东南)郢(今湖北江陵西北)之战、长之战是战国时期有名的战例。
          
          伊阙之战,是秦军与韩、魏联军对伊阙的争夺战。公元前294年,白起在攻取韩国两城后,率军攻韩的伊阙,韩则联合魏军以拒秦。由于秦军兵力不及韩、魏联军的一半,白起先采用静观其势的战术。韩、魏双方也为保存实力而相观望,于是秦与韩、魏联军形成相持之局。次年,白起在充分掌握敌情的前提下,.抓住韩、魏两军不愿当先出击的弱点,巧设疑阵以偏师牵制住兵力较强的韩军,而以优势兵力迅猛攻击兵力较弱的魏军。魏军猝不及防,顷刻瓦解,其将犀武被杀。魏军一溃,韩军顿时处于秦军两面夹击的境地,军心顿时大乱,不战已溃。秦军乘胜追击,歼敌24万,生擒韩、魏联军主将公孙喜,攻取韩之五城。这次作战的主要特点是奇正相生,以变少为多、变弱为强而制胜。
          
          白起攻鄢、郢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79~前278年间,是具有战役意义的秦军重创楚军的作战。白起率军数万,利用楚政混乱、民心涣散之机,孤军深入楚地,破楚邓(今湖北襄樊北)、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和别都鄢等战略要地,然后挥师攻破楚都郢,再向东进取竟陵(今潜江西北),向南打到洞庭湖边。秦在新占土地上置南郡,楚只好迁都陈(今河南淮阳)。这次作战的主要特点是速战速决,以迅速破城瓦解楚军兵心,不追求大规模杀伤敌人,却重创楚军主力。鄢、郢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目前深入敌国作战的有名战例。
          
        ……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