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浩子书屋
  • 代 际 互 动/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代际维度 社会科学总论、学术 廖小 著

代 际 互 动/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代际维度 社会科学总论、学术 廖小 著

举报

社会科学总论、学术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 作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ISBN:    9787010080147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字数:    275千字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字数:  275千字

售价 22.36 7.0折

定价 ¥32.00 

品相 全新品相描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1-11-23

    数量
    库存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八年老店
    店铺等级
    拍卖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92.52% (1573笔)
    好评率
    99.91%
    发货时间
    14小时
    地址
    天津市武清区
    电话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社会文化
      货号:
      xhwx_11247663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代际伦理研究的又一创新之作(代序)
      导论
        一、问题缘起
        二、概念辨析
        三、研究路径
      章 历史镜鉴与现实反思
        一、西方中未成年人的道德景象
        二、中国中未成年人的道德境况
        三、未成年人当代道德境遇的双重变奏
        四、未成年人道德地位与未成年人道德建设
      第二章 现代道德教育理论中的代际视角
        一、杜威儿童中心论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代际视角
        二、涂尔干集体主义道德教育理论及其代际视角
        三、皮亚杰儿童道德认知理论及其代际视角
        四、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及其代际视角
        五、对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启示
      第三章 社会转型与代际关系的变化及其道德表现
        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二.、社会转型与道德价值观的代际变迁 
        三、社会转型期代际关系变化的道德后果 
        四、社会转型时期的未成年人道德建设 
      第四章 道德价值观的代际构成
        一、道德价值观多元化的代际体现
        二、未成年人道德价值观
        三、成年人道德价值观
        四、社会整体道德价值观
        五、诸道德价值观的相互关系
        六、道德价值观代际构成与未成年人道德建设
      第五章 道德价值观的代际分化与代际整合
        一、对道德价值观代际分化的三种态度 
        二、道德价值观代际分化的核心和本质 
        三、道德价值观代际分化何以可能
        四、道德价值观代际整合及其三个向度
        五、道德价值观代际整合的条件和机制 
        六、道德价值观代际分化和整合与未成年人道德建设
      第六章 道德价值观的代际互动及其主要表现
        一、道德价值观代际互动的双向路径
        二、道德价值观代际交互主体性模式
        三、道德价值观代际互动的主要表现
      结语 未成年人道德建设与成年人的道德责任
      主要参文献
      后记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研究普遍缺乏学理性、忽视社会转型的影响和成年人因素等不足,试图从学理上把当今中国未成年人道德建设放在社会转型时期由成年人与未成年人所构成的代际关系框架中加以审视和反思,力求还原中西中未成年人道德境况的历史本相,揭开当代未成年人双重道德境遇的现实面纱:依据中国改革开放以来30年深刻的社会转型这一背景,解答未成年人道德建设何以只有在现代社会才成为一个话题和问题:先发售提出并合理阐释道德价值观的代际构成这一富有现代性意味的重要问题从理论和现实的双重视角,立足于道德价值观的代际分化和代际整合,洞察道德价值观的代际互动作为当代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理想模型与很高诉求之内在机制和重大价值。

      作者简介:

      廖小,男,1962年10月生于湖南邵阳。哲学博士,现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伦理学会理事,学学会理事,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会理事,湖南省哲学学会副理事长。享受院特殊津贴的专家,被湖南省委、湖南省授予“湖南省很好社会科学专家”称号,湖南省“121人才工程”入选对象。主要从事伦理学、高等教育学的教学和研究。主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1项、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近20项;获湖南省社会科学很好成果奖、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很好成果奖、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11项。已出版学术专著12部,代表作有伦理的代际之维——代际伦理研究、分化与整合——转型期价值观代际变迁研究、道德认识论引论、经济与道德关系的现实建构等,并在哲学研究、光明报、自然辩证研究、中国月刊(台湾地区)等报刊上发表160余篇。

      精彩内容:

          章  历史镜鉴与现实反思
          
         虽然未成年人真正被关注是近代以来的事,而从成年人与未成年人所构成的代际关系视野研究未成年人道德建设,更是迄今为止未得到应有关注和研究的具有现代性意味的问题。但是,对未成年人及其在历目前的道德地位和境况进行简单的梳理,以此作为当今认识未成年人的一面镜子,同时对未成年人在现代社会的独特境遇进行理论反思,却是接近必要的。这一工作同样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甚至可以说,这是一块充满历史和理论魅力而又未被开垦的处女地。
          
         本章将对中西方未成年人及其道德境况、未成年人在当代的道德境遇做一初步的探讨。这对于更好地理解代际关系视野中的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必将有所裨益。
          
        ……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