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华翰时代书城
  •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

举报
  • 作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ISBN:    9787100027557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页数:    535页
  • 作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ISBN:  9787100027557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页数:  535页

售价 28.80 8.0折

定价 ¥36.00 

品相 九五品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15-12-04

    数量
    库存35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经济
      货号:
      003-4-2
      商品描述:
      【图书描述】:
      本书论述了经济增长问题,探讨的主题是一国人均产出的增长以及与此相关的诸多因素。
      【内容简介】:
          《经济增长理论》并不想提出有关经济增长的新概念,而是试图为研究经济增长提供一个有关的基础。研究经济增长新概念的论文可在专业刊物上发表,作者写过这方面的文章并已列举在《经济增长理论》的书目提要部分。像《经济增长理论》这类著作看来颇有必要,因为经济增长的理论已再次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而且全面论述这个主题的著作几乎已有整整一个世纪未见问世。最后一本涉及范围如此广泛的巨著是约翰•斯图尔特•穆勒所写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于1848年出版。此后,经济学家变得聪明了,他们极为明智地不再试图在一部著作里论述范围如此广泛的主题,甚至由于他们力不胜任完全放弃了这个主题的某些方面。作者之所以敢于探讨这个广泛的领域,部分是由于压抑不住好奇心理,部分是考虑到当今政策制订者的实际需要;但作者认为,尽管本人对多数的课题免不了论述得十分肤浅,但主要是自己鼓足了勇气敢于向持有挑剔眼光的公众提供这部主题浩瀚的著作。

          《经济增长理论》书名易被误解为经济增长具有一个单一的理论。但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繁多,而每个因素又各有一整套理论。研究土地使用权的理论,与研究新思想传播、贸易周期、人口增长、或是政府预算等理论并无多少共同点。作为《经济增长理论》书名也许用经济增长的“种种理论”更为恰当些,可是也同样易被误解为《经济增长理论》的目的在于评述经济增长的文献。我不是要制定一种理论,而是勾画出一幅蓝图。研究经济增长有关的因素头绪万千,除非对这个主题有一个总的观念,否则容易迷失方向。这也算是我请求读者原谅《经济增长理论》肤浅的一个表白。由于目的不同,绘制地图所使用的比例尺各不相同。若是专业刊物上登载的文章,它的比例尺相当于1英寸等于1英里,那么《经济增长理论》的比例尺更近乎1英寸等于100英里。这一点对读者了解《经济增长理论》也是有用的。

          促使作者编写《经济增长理论》是好奇心理和实际需要的结合,它决定了《经济增长理论》的格局。好奇心理要求对人类历史的进程进行哲理上的探讨,而实际需要则又要求写成为指导行动的一本手册。由于作者对两者感到同等的兴趣,所以《经济增长理论》的内容既不会适合只注重哲理的人,也不适合要求明确下一步怎样行动的人。看来,一部著作必然会反映作者的个性及其多种多样特征。

          一部著作还必须反映作者的写作手法。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注重概括,而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则重视具体的事例。我为了充实《经济增长理论》,很想写入两三个有关经济增长或经济停滞的实例研究材料。怀着这样的心愿,我饶有兴趣地阅读了古埃及、希腊、罗马和伊斯兰国家的资料,更不用说中国、日本和中世纪末期的资料。可是实不相瞒,在阅读了这批资料以后,尤其是在阅读公元1500年以前时期的资料以后,我从中得到的乐趣超过了知识的增长,部分原因是对早期经济史的确切了解太少了。要把一个涉及《经济增长理论》全部内容的实例写得充分就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然后写成一篇单独的论文。我与曼彻斯特大学研究部成员吉锡拉•艾斯纳尔夫人密切合作,她正在写一部有关1830年至1930年牙买加的经济发展状况的著作。那部著作到1956年出版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将是一部与《经济增长理论》实例调查相配合的论著。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定义

      第二节 方法论

      第三节 布局

      第二章 节约的意愿

      第一节 对商品的欲望

      (一)禁欲主义

      (二)财富和社会地位

      (三)有限的眼界

      第二节 努力的代价

      (一)对工作的态度

      (二)冒险精神

      第三节 资源与反应

      第三章 经济制度

      第一节 得到报酬的权利

      (一)非物质报酬

      (二)资产的经营管理

      (三)劳动报酬

      第二节 贸易与专业化

      (一)优点

      (二)市场的规模

      (三)组织

      第三节 经济自由

      (一)利己主义和集体行动

      (二)纵向流动

      (三)市场的自由

      第四节 一些事例

      (一)宗教

      (二)奴隶制

      (三)家庭

      (四)农业组织

      (五)家庭手工业

      第五节 制度的变化

      (一)变化的过程

      (二)变化的周期

      第四章 知识

      第一节 知识的增长

      (一)科学前的社会

      (二)发明和研究

      第二节 新观念的应用

      (一)对革新的态度

      (二)知识和利润

      第三节 训练计划

      (一)先后次序

      (二)农业技术的推广

      (三)工业的能力倾向

      (四)企业管理

      第五章 资本

      第一节 资本的必要条件

      第二节 储蓄

      (一)储蓄的必要性

      (二)国内来源

      (三)外来资金

      第三节 投资

      (一)制度基础

      (二)起点

      (三)稳定性

      (四)长期性停滞

      第六章 人口和资源

      第一节 人口和产出

      (一)人口的增长

      (二)规模和产出

      (三)职业

      第二节 国际关系

      (一)国际贸易

      (二)移居国外

      (三)帝国主义

      第七章 政府

      第一节 企业的体制

      (一)政府的职能

      (二)生产计划

      第二节 公营部门

      (一)政府开支计划

      (二)财政问题

      第三节 权力和政治

      (一)通往停滞之路

      (二)治国才能的背景

      附录经济增长是否可取?

      (一)经济增长的好处

      (二)贪得无厌的社会

      (三)过渡问题
      【文摘】:
          解答是否适合的问题要比演变问题容易得多。原因是是否适合的问题与经济学和数学的理论相类似,它采取的方法是从简单的前提中进行推论。因为依据一两个简单的概括就不难看到有些信仰和制度比别的信仰和制度更能促进增长。有关这类概括包括:假若人们重视额外的产品,他们很可能就会投资,否则就不;又假若他们投资所获的成果归己所有,他们很可能就会投资,若是投资的成果成为公共财产,他们就不会投资;或者说假若他们可以自由而不是无权购买或租赁合作的资源,他们就会投资。经济学家对他们所研究的、能用数量表达(至少在概念上)的问题,他们一直应用演绎法,因而也就应用数学方法来加以处理。然而信仰和制度与增长适合与否都非数学上的问题,所以近年来我们竭力避开探讨这类课题。不过演绎法仍然是可以应用和有成效的。

          近年来经济理论家所从事的最出色的一些工作涉及经济增长稳定性问题。经济学家以资本主义制度与其习惯为出发点,他们建立了各种数学模式,这些模式或是摇摆不定、或是从数理逻辑上上升到一个极限、或是最终从增长转向长期的衰退。取得这些结果是因为将各种系数和各种参数之间的关系应用于储蓄的趋向、出生率和投资决策的决定因素等问题。这项工作必然也促进统计调查,从而发现何种关系和系数对近代美国和其他先进国家的经验最为适用。这项工作主要研讨的领域是适合性问题,而非演变性问题。它企图显示有哪些关系和趋向以及这些关系和趋向与稳步增长适合的程度;但并未告诉我们为什么这些系数是这样的,或为什么这些系数过一段时间会起变化。

          ……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