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有路图书城
  • 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曹雪虹

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曹雪虹

举报
  • 作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    9787302192992
  • 出版时间: 
  • 版次:    2
  • 装帧:    平装
  • ISBN:  9787302192992
  • 出版时间: 
  • 版次:  2
  • 装帧:  平装

售价 7.00

日常价 ¥10.00 

品相 八五品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16-01-18

    数量
    库存15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八年老店
    店铺等级
    拍卖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100% (18笔)
    好评率
    99.87%
    发货时间
    16.15小时
    地址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工程技术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

      作者:曹雪虹,张宗橙 编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2-1

      ISBN:9787302192992

      字数:387000

      页码:250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重点介绍由香农理论发展而来的信息论的基本理论以及编码的理论和实现原理。全书分7章,在介绍了有关信息度量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信道容量、率失真函数,以及无失真信源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和密码学中的理论知识及其实现原理。《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注重概念,采用通俗的文字,联系目前实际通信系统,用较多的例题和图不阐述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实现原理,尽量减少繁杂的公式定理证明。在各章的最后还附有内容小结和大量习题,书后附有部分习题答案,便于读者学习,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此外,《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有配套电子教案。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信息论的形成和发展
      1.2 通信系统的模型
      习题

      第2章 信源与信息熵
      2.1 信源的描述与分类
      2.1.1 无记忆信源
      2.1.2 有记忆信源
      2.1.3 马尔可夫信源

      2.2 离散信源熵和互信息
      2.2.1 自信息量
      2.2.2 离散信源熵
      2.2.3 互信息
      2.2.4 数据处理中信息的变化
      2.2.5 熵的性质

      2.3 离散序列信源熵
      2.3.1 离散无记忆信源的序列熵
      2.3.2 离散有记忆信源的序列熵

      2.4 连续信源熵和互信息
      2.4.1 幅度连续的单个符号信源熵
      2.4.2 波形信源熵
      2.4.3 熵定理
      2.5 冗余度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信道与信道容量
      3.1 信道的基本概念
      3.1.1 信道的分类
      3.1.2 信道参数
      3.1.3 信道容量的定义

      3.2 离散单个符号信道及其容量
      3.2.1 无干扰离散信道
      3.2.2 对称DMC信道
      3.2.3 准对称DMC信道
      3.2.4 一般DMC信道
      3.3 离散序列信道及其容量

      3.4 连续信道及其容量
      3.4.1 连续单符号加性信道
      3.4.2 多维无记忆加性连续信道
      3.4.3 限时限频限功率的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
      3.5 信源与信道的匹配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信息率失真函数
      4.1 平均失真和信息率失真函数
      4.1.1 失真函数
      4.1.2 平均失真
      4.1.3 信息率失真函数R(D)
      4.1.4 信息率失真函数的性质
      4.1.5 信息率失真函数与信道容量的比较
      4.2 离散信源和连续信源的R(D)计算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 信源编码
      5.1 编码的定义
      5.2 无失真信源编码
      5.2.1 定长编码定理
      5.2.2 变长编码定理
      5.2.3 变长编码
      5.3 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

      5.4 常用信源编码方法简介
      5.4.1 游程编码
      5.4.2 算术编码
      5.4.3 矢量量化
      5.4.4 预测编码
      5.4.5 变换编码
      本章小结
      习题
      第6章 信道编码
      第7章 加密编码
      附录 本书所用符号及含义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本书重点介绍由香农理论发展而来的信息论的基本理论以及编码的理论和实现原理。全书分7章,在介绍有关信息度量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无失真信源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和密码学中的理论知识及其实现原理。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