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智文星空图书专卖场
  • 表观遗传学(原书第2版)

表观遗传学(原书第2版)

举报

新华正版全新 七天无理由 急速发货

  • 作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ISBN:    9787030731128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作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ISBN:  9787030731128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售价 458.20 7.9折

定价 ¥580.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3-30

    数量
    库存11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自然科学
      货号:
      1203006853
      商品描述:
      目录
      第1章 表观遗传学简史 1

      1.1 引言 1

      1.2 来自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的线索 2

      1.3 DNA在一个生物体的所有体细胞中都是相同的 3

      1.4 DNA甲基化的作用 4

      1.5 染色质的作用 4

      1.6 所有机制都是相互关联的 7

      致谢 7

      第2章 下一代:年轻科学家在表观遗传学研究中令人振奋的新发现 8

      2.1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发现 10

      2.2 细胞重编程 12

      2.3 lncRNA:将RNA与染色质相连接 14

      2.4 增强子RNA:一类在增强子处合成的长链非编码RNA 16

      致谢 18

      2.5 表观遗传学拓展:基因组DNA中胞嘧啶的新修饰 18

      2.6 植物可移动小RNA 21

      2.7 CpG岛染色质是通过CxxC类锌指蛋白的招募而形成的 24

      2.8 用于癌症治疗的布罗莫结构域和超末端结构域抑制剂:染色质结构的化学调节 26

      2.9 含布罗莫结构域蛋白在炎症反应中的药理抑制作用 28

      2.10 儿童脑瘤中的组蛋白H3突变 31

      2.11 染色体折叠是表观遗传状态的“驾驶员”还是“乘客”? 33

      致谢 35

      第3章 概述和概念 36

      3.1 遗传学与表观遗传学 38

      3.2 研究表观遗传学的模型系统 40

      3.3 表观遗传学的定义 42

      3.4 染色质模板 44

      3.5 组蛋白修饰:写入器和擦除器 44

      3.6 组蛋白阅读器和染色质重塑因子 48

      3.7 组蛋白变体 49

      3.8 组蛋白修饰的生物学效应 50

      3.9 染色质的高阶组织 55

      3.10 DNA甲基化 58

      3.11 RNAi和RNA介导的基因沉默 60

      3.12 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的区别 62

      3.13 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系统 65

      3.14 表观基因组参考图 66

      3.15 扩展的基因概念和非编码RNA 69

      3.16 Polycomb和Trithorax 71

      3.17 X染色体失活和兼性异染色质 75

      3.18 细胞命运重编程 77

      3.19 癌症和表观遗传治疗 79

      3.20 人类疾病的表观遗传因素 81

      3.21 代谢和环境的表观遗传应答 84

      3.22 表观遗传的遗传 87

      3.23 表观遗传调控到底有什么功能? 90

      3.24 表观遗传研究中涉及的重大问题 91

      网络资源 93

      第4章 组蛋白乙酰化的写入器和阅读器:结构、机制和抑制 94

      4.1 组蛋白的写入器、擦除器和阅读器介绍 95

      4.2 组蛋白乙酰转移酶 96

      4.3 乙酰赖氨酸阅读器 106

      4.4 展望 114

      致谢 114

      第5章 组蛋白乙酰化擦除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115

      5.1 引言 116

      5.2 HDAC家族和分类:2个家族和4个类别 117

      5.3 催化机理和结构 120

      5.4 HDAC的底物 124

      5.5 HDAC活性的调节 126

      5.6 HDAC的生物学重要性 129

      5.7 抑制剂 132

      5.8 总结 137

      第6章 DNA和组蛋白甲基化的结构和功能协调 138

      6.1 组蛋白甲基化和去甲基化 139

      6.2DNA甲基化 147

      6.3 DNA甲基化与组蛋白修饰之间的相互作用 150

      6.4 总结 155

      致谢 156

      第7章 组蛋白表观遗传标记和DNA甲基化标记读取的结构解析 157

      7.1 引言 158

      7.2 通过PHD指和BAH模块读取Kme标记 161

      7.3 通过单个Royal家族模块读取Kme标记165

      7.4 通过串联Royal家族模块读取Kme标记167

      7.5 通过组合和配对模块读取Kme标记 171

      7.6 通过Tudor模块读取甲基化精氨酸标记 173

      7.7 未修饰赖氨酸标记的读取 175

      7.8 未修饰精氨酸标记的读取 176

      7.9 肽水平上通过连锁结合模块的多价读取178

      7.10 核小体水平通过连锁结合模块的多价读取 182

      7.11 PHD-bromo盒的非染色质功能角色 182

      7.12 组蛋白标记间的互作 183

      7.13 组蛋白类似物 186

      7.14 DNA上全甲基化5mCpG位点的读取 187

      7.15 DNA上半甲基化5mCpG位点的读取 190

      7.16 展望与未来挑战 192

      致谢 198

      第8章 酿酒酵母的表观遗传学 199

      8.1 酵母的遗传和分子工具 200

      8.2 酵母的生命周期 203

      8.3 酵母异染色质存在于沉默的HM交配位点和端粒之中 205

      8.4 Sir蛋白质结构与进化保守性 206

      8.5 沉默染色质是一种在整个结构域中扩散的抑制性结构208

      8.6 异染色质组装的不同步骤 209

      8.7 组蛋白H4K16乙酰化及其被 Sir2 去乙酰化的关键作用 212

      8.8 屏障功能:组蛋白修饰Sir复合体扩散213

      8.9 H3氨基末端尾巴在高阶染色质结构中的作用 214

      8.10 端粒的反式相互作用和异染色质的核周缘附着 215

      8.11 端粒环化 217

      8.12 天然亚端粒结构域的可变抑制 217

      8.13 表观遗传状态的遗传 218

      8.14 Sir蛋白和沉默染色质的其他功能 219

      8.15 总结 222

      第9章 粟酒裂殖酵母染色质状态的表观调控 223

      9.1 粟酒裂殖酵母的生命周期 224

      9.2 异染色质组分的筛选 226

      9.3 不同类型的异染色质 227

      9.4 粟酒裂殖酵母的着丝粒:研究异染色质的范例228

      9.5 粟酒裂殖酵母着丝粒染色质结构域和动粒234

      9.6 其他沉默区的异染色质形成 238

      9.7 粟酒裂殖酵母的核小体重塑 240

      9.8 粟酒裂殖酵母的细胞核装配 240

      9.9 粟酒裂殖酵母的基因组和表观基因组242

      9.10 总结 243

      致谢 243

      第10章 粗糙脉孢菌:一个用于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模型系统 244

      10.1 粗糙脉孢菌:有机体的历史和特征 245

      10.2 脉孢菌DNA甲基化 247

      10.3 RIP—一个同时具有遗传和表观遗传学方面的基因组防御系统 249

      10.4 对RIP遗留痕迹的研究为DNA甲基化的调控提供了见解 249

      10.5 组蛋白H3K27甲基化 253

      10.6 抑制 253

      10.7 减数分裂沉默 255

      10.8 RIP、抑制和减数分裂沉默的可能功能和实际用途 258

      10.9 总结 259

      致谢 259

      第11章 纤毛虫的表观遗传学 260

      11.1 纤毛虫:具有两个不同基因组的单细胞 262

      11.2 接合:生殖系和体细胞基因组的分化 263

      11.3 大核和微核:活性与沉默染色质的模型 263

      11.4 纤毛虫中同源依赖的基因沉默 265

      11.5 大核发育过程中的全基因组重排 266

      11.6 DNA消除是由同源依赖机制介导的 269

      11.7 DNA消除是由小RNA介导的整个基因组跨核比较引导的 273

      11.8 scnRNA诱导的异染色质形成先于DNA消除 275

      11.9DNA有序化以母体RNA为模板 276

      11.10 程序化基因组重排的生物学功能 278

      11.11 交配型决定的表观遗传调控 279

      11.12 总结 280

      第12章 果蝇的花斑型位置效应、异染色质形成和基因沉默 281

      12.1 基因异常地与异染色质靠近显示出花斑表型 282

      12.2 筛选PEV抑制剂和增强子以鉴定出染色体蛋白质和染色体蛋白质修饰因子 286

      12.3 染色体蛋白质的分布和结合模式 289

      12.4 组蛋白修饰在异染色质沉默中起关键作用 290

      12.5 染色体蛋白质形成相互依赖的复合体来维持和扩展异染色质结构 292

      12.6 并非所有异染色质都是相同的:空间组织很重要 296

      12.7 果蝇异染色质的形成是如何靶向的? 299

      12.8 不同生物体中的PEV、异染色质形成与基因沉默 300

      12.9 总结:关于异染色质,我们还有很多未知 301

      致谢 302

      第13章 植物的表观遗传调控 303

      13.1 植物作为表观遗传研究的模型 304

      13.2 植物中染色质的分子组成 312

      13.3 RNA介导的基因沉默途径的分子成分 319

      13.4 展望 329

      致谢 330

      第14章 利用小鼠模型研究表观遗传学 331

      14.1 利用小鼠模型鉴定表观遗传重编程修饰因子 332

      14.2 近交小鼠克隆中的表观遗传现象 344

      14.3 总结与展望 352

      第15章 哺乳动物中的DNA甲基化 354

      15.1 细胞记忆的机制 355

      15.2 DNA甲基化模式的建立 357

      15.3 DNA去甲基化 361

      15.4 DNA甲基化调控基因表达 364

      15.5 DNA甲基化与组蛋白修饰的相互作用 367

      15.6 DNA甲基化与疾病 368

      15.7 展望 370

      致谢 372

      第16章 RNAi和异染色质组装 373

      16.1 RNAi途径概述 374

      16.2 表明RNA是TGS中介的早期证据 377

      16.3 粟酒裂殖酵母中RNAi和异染色质组装 378

      16.4 拟南芥中RNAi介导的染色质和 DNA修饰 384

      16.5 动物中RNAi介导的染色质修饰的保守性 386

      16.6 总结 387

      第17章 多梳蛋白家族介导的转录沉默 389

      17.1 引言 390

      17.2 染色质上沉默标记的建立 393

      17.3 PcG复合体靶向到沉默的基因 402

      17.4 发育和疾病中的PcG抑制 405

      17.5 总结与展望 409

      致谢 410

      第18章 一组Trithorax蛋白质调控基因表达 411

      18.1 引言 412

      18.2 trxG蛋白与染色质的联系 416

      18.3 trxG蛋白与一般转录机制的联系 422

      18.4 trxG蛋白与黏连蛋白的联系 423

      18.5 其他trxG蛋白的生化功能 423

      18.6 trxG蛋白和PcG蛋白的功能互作 423

      18.7 非编码RNA和trxG蛋白 424

      18.8 trxG蛋白和人类疾病 425

      18.9 总结 425

      第19章 染色质的远程交互作用 426

      19.1 引言:体内储存DNA的挑战 428

      19.2 核架构背景下的远程交互作用 429

      19.3 染色质交互作用和基因调控的分析 435

      19.4 染色质环交互的不同类型 438

      19.5 构建染色质环 443

      19.6 环的交互和基因调控 444

      19.7 总结 444

      第20章 组蛋白变体和表观遗传学 446

      20.1 所有生物中DNA被结构性蛋白包装 447

      20.2 真核生物核心组蛋白从古细菌组蛋白进化而来 449

      20.3 大量组蛋白在DNA复制后加载 451

      20.4 组蛋白变体在整个细胞周期中加载 452

      20.5 一种特殊的组蛋白H3变体标记了着丝粒 452

      20.6 组蛋白变体H3.3的替换发生在活跃染色质上 456

      20.7 H3.3在生殖系中的功能 457

      20.8 H2A.X的磷酸化在DNA双链断裂修复过程中的功能459

      20.9 H2A.Z在染色质调节中起多种作用 460

      20.10 H3.3和H2A.Z占据特定染色质位置 461

      20.11 H2A.Z核小体的占据是动态的并改变染色质的特性 462

      20.12 H2A.Z在表观继承中的功能 463

      20.13 其他H2A变体区分染色质,但它们的功能尚不清楚 464

      20.14 许多组蛋白已经进化,以更紧密地包装DNA 465

      20.15 组蛋白变体与人类疾病 466

      20.16 总结与展望 467

      第21章 核小体重塑与表观遗传学 468

      21.1 核小体重塑的发现:历史回顾 470

      21.2 核小体重塑的具体细节 473

      21.3 核小体重塑复合体的多样性 476

      21.4 核小体重塑因子作为转录调控因子 478

      21.5 染色质组装与组织过程中的核小体重塑 480

      21.6 染色质重塑因子对组蛋白修饰的识别 481

      21.7 翻译后修饰对重塑因子的调控 482

      21.8 染色质重塑因子与DNA甲基化的相互作用 483

      21.9 染色质重塑因子和组蛋白变体 483

      21.10 发育过程中的核小体重塑 484

      21.11 总结 484

      致谢 484

      第22章 表观遗传信息的维持 486

      22.1 DNA甲基化 487

      22.2 混合亲本组蛋白和新的组蛋白 489

      22.3 复制时序 499

      22.4 总结 503

      致谢 504

      第23章 秀丽隐杆线虫X染色体的调控 505

      23.1 秀丽隐杆线虫性染色体的不均衡性 507

      23.2 X︰A比值的确定 508

      23.3 DCC类似于致密因子复合物 509

      23.4 DCC的募集和蔓延 511

      23.5 DCC效应:X连锁基因和常染色体基因her-1的下调 512

      23.6 X连锁基因的补偿性上调 514

      23.7 生殖系发育和X染色体的全局性沉默 515

      23.8 雄性个体中单一X染色体的减数分裂沉默 517

      23.9 MES组蛋白修饰酶对X染色体沉默的调控 518

      23.10 早期胚胎中父源X染色体的失活 520

      23.11 总结 522

      网络资源 522

      第24章 果蝇中的剂量补偿效应 523

      24.1 剂量补偿效应在果蝇中的发现 524

      24.2 剂量补偿效应的调控 525

      24.3 负责补偿效应的染色质重塑复合物的组装 527

      24.4 非编码roX RNA促进MSL复合物在X染色体上的组装和靶标 529

      24.5 MSL结合X染色体的高分辨率分析 530

      24.6 从起始位点过渡到目标基因 532

      24.7 与剂量补偿相关的染色质修饰 534

      24.8 剂量补偿的机制模型 535

      24.9 剂量补偿与细胞核调控 536

      24.10 染色质因子对雄性 X染色体的整体影响 537

      24.11 剂量补偿效应如何演化 537

      24.12 展望 538

      网络资源 538

      第25章 哺乳动物中的剂量补偿效应 539

      25.1 引言 540

      25.2 X染色体失活概述 544

      25.3 X染色体失活的起始 546

      25.4 失活状态的增殖和维持 552

      25.5 X染色体的再激活和重编程 558

      25.6 总结与展望 560

      第26章 哺乳动物中基因组印记 561

      26.1 历史回顾 562

      26.2 基因组印记—一种表观遗传的基因调控系统 565

      26.3 基因组印记中的关键发现 567

      26.4 基因组印记—哺乳动物的一种表观遗传调控模型 577

      26.5 展望 577

      致谢 578

      网络资源 578

      第27章 生殖细胞系和多能干细胞 579

      27.1 哺乳动物生命周期中的遗传和表观遗传统一体 581

      27.2 生殖细胞特化的调节机制 583

      27.3 从卵母细胞到早期胚胎 591

      27.4 从多能干细胞到体细胞再回到生殖细胞 594

      27.5 展望 597

      致谢 597

      第28章 诱导多能性和表观遗传重编程 598

      28.1 细胞重编程的历史 599

      28.2 iPSC的产生 602

      28.3 iPSC形成的潜在机制 605

      28.4 疾病研究中iPSC技术的应用 612

      28.5 悬而未决的问题:iPSC是否等效于ES细胞? 616

      28.6 总结 617

      致谢 617

      第29章 免疫的表观遗传调控 618

      29.1 获得性免疫应答简介 619

      29.2 淋巴系统中的谱系决定 620

      29.3 免疫系统中的谱系可塑性 621

      29.4 V(D)J重排的表观遗传调控 622

      29.5 恶性淋巴肿瘤中表观遗传调控的作用 629

      29.6 染色质介导的炎症反应控制 631

      29.7 “组蛋白模拟物”及其对炎症反应调控的暗示637

      29.8 总结 638

      第30章 染色质的代谢信号 639

      30.1 代谢物 640

      30.2 酶 644

      30.3 中间代谢的改变调节表观遗传状态 646

      30.4 生物钟表观基因组 649

      30.5 老化和衰老的表观基因组以及与新陈代谢的联系 654

      30.6 总结 658

      第31章 植物响应环境的表观遗传调控 659

      31.1 环境记忆中的表观遗传调控 660

      31.2 案例1—春化 661

      31.3 案例2—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与表观遗传 666

      31.4 重置与跨代遗传 672

      31.5 响应胁迫的瞬时表观遗传调控 673

      31.6 响应胁迫的跨代表观遗传调控 673

      31.7 表观遗传对基因组结构的影响 674

      31.8 被诱导的表观遗传改变的后遗症 674

      31.9 展望 675

      第32章 组蛋白和DNA修饰是神经元发育和功能的调节因子 676

      32.1 神经元发生的表观遗传调控 677

      32.2 Pcdh启动子选择的表观遗传调控 680

      32.3 OR选择的表观遗传调控 686

      32.4 嗅觉神经元生命跨度的表观遗传调控 693

      32.5 总结与展望 694

      第33章 表观遗传学与人类疾病 696

      33.1 引言 697

      33.2 人类病例研究揭示表观遗传的生物学作用 699

      33.3 人类疾病 700

      33.4 展望 717

      致谢 717

      第34章 癌症的表观遗传决定因素 718

      34.1 癌症的生物学基础 719

      34.2 染色质对于癌症的重要意义 721

      34.3DNA甲基化在癌症中的作用 723

      34.4 癌症中高甲基化的基因启动子 727

      34.5 早期癌症发生中表观基因沉默的重要性 731

      34.6 表观遗传沉默的癌症基因的分子结构 735

      34.7 癌症中表观基因沉默的主要研究问题的总结 739

      34.8 DNA甲基化异常作为癌症检测和监测癌症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739

      34.9 表观遗传疗法 740

      第35章 组蛋白修饰与癌症 745

      35.1 简介 746

      35.2 组蛋白修饰 747

      35.3 靶向组蛋白修饰的药物发现中的挑战 759

      附录 763

      第36章 染色质的必要性:展望 768

      36.1 一些进展的归纳 769

      36.2 建立全局染色质可及性的假设 774

      附录1 网络资源 782

      附录2 目前记录的组蛋白修饰的详细目录 785

      索引 799

      内容摘要
      表观遗传作为与基因组序列无关的基因组功能调控重要途径,是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本书内容包括表观遗传学概念的历史演变、组蛋白的进化、DNA 和组蛋白修饰的写入器/擦除器/阅读器的种 类/功能/结构、组蛋白变体的种类/结构/功能、多梳蛋白和 Trithorax 家族蛋白的功能、核小体重塑复合体组成和功能、非编码 RNA 种类/生物合成/功能、三维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与功能,以及不同生物体包括动物、植物、酵母、脉胞菌、纤毛虫、线虫、果蝇的表观遗传学及特殊组织细胞包括多能干细胞、免疫细胞、癌细胞的表观遗传学。本书既可以作为表观遗传学领域的入门读物,又可以作为遗传学相关专业科研人员的理论基础读物。另外,本书还适合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本店分类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