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智文星空图书专卖场
  • 中国城市协同创新研究——华东师大的探索

中国城市协同创新研究——华东师大的探索

举报

新华正版全新 七天无理由 急速发货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522308104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售价 70.20 9.0折

定价 ¥7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3-25

    数量
    库存7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经济
      货号:
      1202595157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曾刚,1961年生,湖北武汉人,德国JUSTUS LIEBIG-UNIVERSITYGIESSEN区域规划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上海高校智库上海城市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津贴,兼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及区域创新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首席专家。在生态文明与区域发展模式、区域创新与技术扩散等领域,先后在国外出版著作6部、国内出版著作12部,在中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

      目录
      第一篇  城市协同创新理论

      第1章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1.1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基本内涵

      1.2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不足与创新

      第2章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2.1  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与内涵

      2.2  区域创新系统的特征

      2.3  区域创新系统的分类

      第3章  城市网络理论

      3.1  城市网络的内涵、类型与结构特征

      3.2  城市网络形成与演化

      第4章  创新经济地理

      4.1  创新经济地理的发展阶段

      4.2  创新经济地理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篇  城市创新网络

      第5章  跨界创新网络与区域发展关系

      5.1  跨界创新网络类型与特征

      5.2  跨界创新网络的影响因子及动力机制

      5.3  跨界创新网络与区域发展空间关系

      5.4  跨界创新网络的长三角实践

      5.5  跨界创新网络与区域发展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第6章  生产网络视角下的城市协同创新

      6.1  基于生产网络视角的城市协同创新理论综述

      6.2  案例1: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创新网络

      6.3  案例2: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网络

      6.4  案例3: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网络

      6.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7章  知识流视角下的城市协同创新

      7.1  知识的分类及其差异性

      7.2  知识创造与本地网络的作用

      7.3  知识创造与远距离管道的作用

      7.4  临时性产业集群的创新实践

      参考文献

      第三篇  城巿生态协同创新

      第8章  城市环境治理与制度创新

      8.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8.2  案例研究一:地方两会召开与环境污染治理

      8.3  案例研究二:环保部“约谈”与环境污染治理

      8.4  政策与启示

      参考文献

      第9章  产业集聚特征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

      9.1  文献综述

      9.2  数据说明与研究方法

      9.3  长江经济带产业集聚特征

      9.4  产业集聚特征对工业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

      9.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四篇  城市社会治理协同创新

      第10章  城市治理协同创新

      10.1  城市基层治理创新

      10.2  城市社区治理精细化的创新成效及发展态势

      10.3  城市社区治理精细化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10.4  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第11章  “过渡性市民化空间”中的市民化路径研究——基于上海的5个典型案例

      11.1  概念解析与实证来源

      11.2  外来群体的市民化路径选择

      11.3  内生群体的市民化路径选择

      11.4  总结:理解中国市民化路径的多样性

      11.5  启示:正视“过渡性市民化空间”的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第12章  高学历人才的城市迁移抉择与“居有所安”

      12.1  研究青年人才住房的背景和意义

      12.2  青年人才的概念界定

      12.3  青年人才的住房需求及其影响因素

      12.4  高学历人才居住满意度的案例分析:以上海为例

      12.5  实现人才城市居有所安的路径探索及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五篇  城市文化协同创新

      第13章  电影生产网络研究

      13.1  国内外电影产业发展历程

      13.2  研究数据与方法

      13.3  中国电影生产网络特征分析

      13.4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14章  城市文化消费空间生产与消费者认同

      14.1  城市文化消费空间生产的内在逻辑

      14.2  案例分析:南京市先锋书店文化消费空间生产与消费者认同

      14.3  总结

      参考文献

      第六篇  区域一体化

      第15章  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能力研究

      15.1  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发展的背景

      15.2  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的研究进展

      15.3  研究数据和方法

      15.4  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的分析结果

      15.5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16章  上海自由贸易区协同发展研究

      16.1  国内外自贸区内涵理解的差异分析

      16.2  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的内在逻辑

      16.3  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板块整合与空间细分

      16.4  上海自贸试验区九大板块的协同发展探索

      16.5  上海自由贸易区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也趋向于以城市群形态发展为主。在新时代背景下,作为创新要素资源的主要集聚地,城市群要实现经济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增强区域经济协调性,更应充分发挥创新“动力”作用,着力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本书在系统梳理城市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上,分别从城市生产网络与知识协同创新、城市生态协同创新、城市治理协同创新、城市文化创意协同创新四个维度出发,深入诠释城市协同创新的内涵与机制,并通过具体案例加以实证分析,试图为我国城市与区域协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本店分类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