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淘书宝店
  • 探秘资管前沿(风险平价量化投资)/金融精英卓越计划系列9787508693781
图文详情

探秘资管前沿(风险平价量化投资)/金融精英卓越计划系列9787508693781

举报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作者: 
  • 出版社:    中信
  • ISBN:    9787508693781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作者: 
  • 出版社:  中信
  • ISBN:  9787508693781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售价 42.45 6.8折

定价 ¥62.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发货
    承诺48小时内发货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9-13

    数量
    库存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九年老店
    店铺等级
    拍卖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90.63% (2293笔)
    好评率
    99.91%
    发货时间
    6.73小时
    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经济
      货号:
      30281218
      商品描述:
      目录
      推荐语/I 
      推荐序  郭向军/VII 
      前  言  余家鸿,吴鹏,李玥/IX 

      第一部分  综述/001 
      第一章  国际大类资产配置的理论与操作概述  余家鸿/003 
      第一节  大类资产配置的目标/003
      第二节  常见流派: 挪威模式、耶鲁模式、加拿大模式、风险平价模式/011
      第三节  配置框架在实际应用上的若干思考/045
      第四节  延伸阅读:组合回报分解模板/054
      第二章  风险平价投资综述  黄耀华,布赖恩?赫斯特,布赖恩?约翰逊/058
      第一节  真正分散化的必要性/058
      第二节  风险平价投资组合的核心/060
      第三节  构建和测试简单的风险平价策略/061
      第四节  构建风险平价投资组合/066
      第五节  投资风险平价/069

      第二部分  构建风险平价组合/075 
      第三章  投资工具的选择  吴鹏/077
      第一节  投资工具概况/077
      第二节  全球股票/081
      第三节  发达市场国债/086
      第四节  发达市场通胀挂钩债/090
      第五节  大宗商品/093
      第六节  信用类资产/096
      第七节  国债期货/098
      第四章  风险平价投资组合构建实务  斯科特?沃利,斯科特?希克森,赵彧/108
      第一节  构建风险平价组合框架的核心逻辑/108
      第二节  平衡什么/111
      第三节  选择风险平价的原因/113
      第四节  调整风险水平目标/116
      第五节  在应用上的演变/118
      第六节  不认同风险平价的声音/123
      第五章  战术资产配置  斯科特?沃利,斯科特?希克森,赵彧/128
      第一节  引言/128
      第二节  战术资产配置与战略风险平价/129
      第三节  战术资产配置方法论/131
      第四节  战术风险预算/138

      第三部分  风险平价组合的业绩与风险/143 
      第六章  风险平价组合的业绩  李玥/145
      第一节  风险平价组合的业绩表现/145
      第二节  风险平价组合的基准选择/152
      第三节  风险平价组合的业绩评估/162
      第七章 风险平价组合的风险管理与定位  李玥/169 
      第一节  风险平价组合的主要风险/169
      第二节  风险平价组合的风险管理/174
      第三节  再思风险平价组合/181
      第四节  风险平价组合的定位/187
      第八章  升息环境中的风险平价  黄耀华,布赖恩?赫斯特,迈克尔?门德尔松/192 
      第一节  风险平价组合在升息环境下的表现/192
      第二节  利率上升速度的重要性/197
      第三节  展望/203

      第四部分  因子投资与智能贝塔/207 
      第九章  因子投资  洪崇理,刘佳,任和/209 
      第一节  因子简介/209
      第二节  因子行之有效的原理:因子检视清单/215
      第三节  专注于两大类别的因子/217
      第四节  实施因子投资/247
      第五节  因子的未来发展/253
      第十章  智能贝塔  雅赞?罗马希, 李炜, 贝尔坎?塞森/257 
      第一节  贝塔的演变/257
      第二节  因子/263
      第三节  分散化和投资组合的构建/269
      第四节  多因子投资/278
      第五节  因子表现会逐渐退化吗/283
      第六节  智能贝塔和固定收益/289
      第七节  结论/291
      第十一章  A股因子投资  许仲翔,维韦克?维斯瓦纳坦,王晨晖,菲利普?伍尔/300 
      第一节  简介/300
      第二节  中国A股因子投资/301
      第三节  结论/329
      第十二章  风险平价:回顾与展望  钱恩平/342 

      附录 中英文术语对照表/346

      内容摘要
      这本书由国内外资产管理业内知名专家写作,资产管理领域资深专家和知名人物作序、推荐。书中介绍了风险平价策略的投资理念、组合构建及管理,以及风险平价策略的最新动向和发展趋势的前沿观点,特别是结合了智能贝塔、量化投资、升息环境、国内A股等热点话题,对于与风险平价相关的资产管理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有助于读者汲取国际前沿理念,进而对风险平价策略以及资产管理行业在我国的发展机遇有更深入的思考。

      精彩内容
      第二章风险平价投资综述风险平价策略的历史业绩证明了真正分散化的投资组合的优势。传统的分散化侧重于资本配置,但由于股票的资本占比与风险占比并不成比例,传统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往往以股票风险为主,风险平价多元化则关注风险配置。我们发现,投资者通过大量投资非股票类资产,能够实现真正的多元化,期待在各种潜在的经济环境下获得更稳定的表现。
      第一节 真正分散化的必要性风险平价策略自2008年起之所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几点:第一,该策略已展现出比传统投资组合更加稳定的长期表现;第二,在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后,很多投资者都关注自身投资组合的尾部风险;第三,尽管人们普遍认为分散化在次贷危机中失效,但风险平价策略在2008年通过了严峻的考验,与传统投资组合相比,它表现良好。
      如今,股票资产配置通常占了60%或者更高比例。由于股票的风险约为债券的3~4倍,这种配置将导致投资组合约90%的风险预算专门用于股票。换句话说,从风险的角度来看,传统资产配置高度集中于股票市场,而非实际上的分散化。传统投资组合的集中度风险将导致风险调整后收益率更低,在不同经济环境下的稳定性更弱,以及尾部风险更高。
      图2-1(见正文)展示了传统投资组合的资本和风险构成。显然,这种传统的投资组合以股票风险为主,这意味着其长期表现将主要由股票市场决定。债券市场时好时坏,大宗商品价格或涨或跌,但对投资组合的影响却很小。传统投资组合会产生分散化的错觉,而实际上却集中投资于股票市场。
      第二节 风险平价投资组合的核心风险平价投资组合的核心是基于风险的分散化,以寻求产生更高、更稳定的回报(更分散化的投资组合具有更高的夏普比率)。典型的风险平价投资组合与传统的投资组合相比,股票投资减少,而对其他资产类别的投资明显增多。因此,风险平价投资组合的风险预算并未集中于股票,而是均衡地分散于其他资产类别。
      风险平价的关键是将投资分散于在各种经济环境下有不同表现的资产类别。一般情况下,股市在高增长、低通胀环境下表现良好,债券在通货紧缩或经济衰退环境下表现出色,而大宗商品往往在通货膨胀环境下表现最佳。均衡地投资三种主要资产类别能产生更稳定的长期效果。
      虽然风险平价策略之间可能存在重大差异,比如所使用的资产类别范围和所采用的投资组合构建方法有所不同,但其共同的理念是更加均衡地配置风险。
      图2-2(见正文)显示了三种资产类别在1971—2009年的夏普比率。虽然这在短期内表现较为分散,但从长期来看,风险调整后收益率几乎相同。无论是哪种资产类别,投资者承担风险的平均回报大致相同,因此构建每类资产的风险得到同样重视的投资组合从长远来看才有意义。相比之下,更常见的风险集中于股票的投资组合,这说明股票的风险调整后收益率远远高于其他资产类别的风险调整后收益率,尽管数十年来的证据表明并非如此。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提出了一项程式化的只投资三类资产的“简单的风险平价策略”,如图2-3所示(见正文)。结果很简单:投资者应该分散投资,使风险更加均衡,并期望更稳定的回报和更低的尾部风险,而非将大量风险单一地集中在股票上。
      第三节 构建和测试简单的风险平价策略为了说明这些策略如何发挥作用,我们构建了一项“简单的风险平价策略”(或“策略”),并将这种模拟投资组合与典型的股债60/40模拟投资组合进行对比。实际上,许多风险平价策略会投资更广泛的资产类别。这里,为了简单起见,我们仅使用三个广泛提供的市场指数构建策略:MSCI全球股票指数、巴克莱美国综合债券指数和标普高盛商品指数,分别代表股票、债券和大宗商品投资。这三个指数能够使我们分析早至1971年的风险平价,我们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市场周期和市场环境考察历史表现的特点。
      根据定义,“风险平价”是在各种资产类别上平均分配风险。基于此,我们以每种资产类别每月产生相近的波动率作为目标。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确定每类资产的预期波动率。每个月月初计算的头寸权重则是每种资产类别的目标年化波动率与该资产类别的预期波动率之比。我们每月重复这个过程,并重新调整新的权重。为了更好地进行比较,我们按比例调整投资组合,使该投资组合的平均年化波动率与同期的股债60/40投资组合的波动率一致。 这种方法可以确保配置到高波动率资产类别(如股票)的资金大幅减少。这些高波动率资产的风险不会主导投资组合的风险,因为为了平衡风险,对波动率较低的资产的投资会相应增加。由于波动率估算改变,风险平价投资组合的持仓情况也会相应地发生改变,以维持所需的分散化。我们认为,以整个投资组合波动率为目标并进行控制也可以带来更稳定的回报。随着资产的波动率增加(减少),投资组合中的持仓规模会相应减少(增加)。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的投资组合,这类投资组合通常按照固定的资本配置比例进行再平衡。这意味着传统投资组合的波动率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显著变化,这主要是由于市场波动率发生了变化。
      表2-1(见正文)对比了简单的风险平价策略与传统的股债60/40组合的历史表现。简单的风险平价策略在39年中以相同的年化波动率实现了更高的收益率(年化收益率超过股债60/40组合1.7%),夏普比率高出股债60/40组合61%。由于优异的投资组合构建技巧和显著提升的风险分散水平,风险调整后收益率得以显著提高。
      由于分散化水平的提高,简单的风险平价策略可以提供更稳定的表现和更小的回撤,但并不一定在每种环境下都有更出色的表现。表2-1(见正文)通过特定历史情景展示了简单的风险平价策略可能的表现。20世纪70年代初期,通货膨胀失控导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于1971年8月15日实施工资和价格管制措施。尽管通货膨胀率最初下降,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1973年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ofthePetroleumExportingCountries,简称OPEC)的石油禁运使情况加剧。这说明了投资一定的比例到受益于通货膨胀的资产(如大宗商品)的重要性。简单的风险平价策略在此期间跑赢股债60/40组合45.5%。
      1982年的牛市是股债60/40组合跑赢简单的风险平价策略的例子。这是可以预见的,因为在此期间,股票是风险调整后收益最好的资产类别。虽然表现不如股债60/40组合,但是简单的风险平价策略的绝对收益仍会表现良好。重要的是,简单的风险平价策略在牛市中未必会跑输大市,科技泡沫和2000年中期宽松信贷期间的结果可以印证这一点。
      1994年2月,美联储突然加息是大多数投资组合面临艰难环境的一个例子,这也是风险平价可能跑输传统资产配置的例子,因为从风险调整后收益角度来看,固定收益受到比股票更多的冲击。
      除了提供更好的风险调整后收益外,风险平价投资组合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比传统的股债60/40组合的适应性更强。图2-4(见正文)显示了1971—2009年股票、债券和大宗商品的夏普比率。从中期(最长10年)来看,这些资产类别的收益可能有显著的差异,集中于一种风险来源的投资组合将承受显著的集中度风险。如果该资产类别在很长时间内的收益率较低或者为负,集中型投资组合将受到影响。
      例如,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滞胀的10年中,大宗商品是表现最佳的资产类别。20世纪80年代是所有三类资产表现普遍良好的10年。在20世纪90年代通货紧缩时期,股票和债券表现良好,而大宗商品表现乏力。2001—2009年,受到两次经济衰退以及资产和信贷泡沫的影响,只有债券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健回报。
      综上所述,简单的风险平价策略因广泛分散风险一直保持了正回报。
      第四节 构建风险平价投资组合到目前为止,我们只介绍了简单的风险平价策略。在本节中,我们将首先回顾风险平价策略可以跑赢集中化的投资组合背后的原理,然后讨论实际执行风险平价策略常用的更高级的投资组合构建与风险管理技巧。
      由于风险调整后收益率较高且尾部风险较低,非杠杆化风险平价投资组合具有一定吸引力,但名义预期收益率也可能偏低,无法满足投资者的回报期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对分散化的风险平价投资组合进行按比例调整,以满足投资者的回报期望。
      这种想法始于20世纪50年代,哈里?马科维茨(1952)首次描述了配置不同的资产以形成有效边界的概念,如图2-5(见正文)中的A线和B线所示。詹姆士?托宾(JamesTobin,1958)随后证明,所有投资者应该持有分散化的投资组合[即B线与C线有效边界线相切处,或切点投资组合(tangencyportfolio)]和现金。借贷和杠杆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流动性强的期货市场的出现和低成本融资渠道的增加已经使得风险平价投资组合通过沿着C线(资本市场线)上移,并得到了延伸。这使投资者能够在寻求更高的收益率时维持分散化投资组合的较高夏普比率及其他优势。
      图2-5中,我们假设风险平价组合是B线和C线之间的切点。这一未使用杠杆的风险平价组合的风险显著低于传统的股债60/40组合,但问题在于,其预期收益率同样也较低。解决方案是,使用杠杆来提高风险平价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同时达到股债60/40组合的波动率。由此产生的风险平价组合基于更有效的投资组合构建而拥有更高的预期收益率。 投资者寻求更高的回报就必须承担更高的风险,问题在于,要如何承担这种风险。传统的做法是集中于投资风险较高的资产,尤其是股票。相比之下,风险平价方法从分散化的较低风险投资组合开始,然后利用杠杆来提高预期收益率(当然,使用杠杆本身具有风险,对欠缺流动性的投资尤其如此。为了缓解这一点,风险平价投资组合倾向于投资流动性工具,如金融期货合约)。风险平价投资者认为,对更具分散化和流动性的投资组合加一些杠杆是获取比集中于投资风险最高的资产这一传统方式更好的收益率的根本方法。
      接下来,我们将讨论用于管理风险平价投资组合的更高级的投资组合构建与风险管理技巧。
      一、所使用的工具范围虽然简单的风险平价策略仅投资三种资产类别,但实际的风险平价策略可以纳入更多的资产类别。由于这些工具并非完全相互关联,所以这进一步增强了风险的分散水平和整体投资组合的效率。
      二、相关性和波动率预测简单的风险平价策略的目标是在每种资产类别中平均分配风险,实际的执行将涉及不同资产类别的相关性,以使风险贡献保持相等。此外,良好的风险模型可以用于改进波动率预测,这有助于维持各种资产类别的风险平衡和在长期保持更稳定的投资组合层面的波动率。
      三、战术性超配/低配到目前为止,我们所介绍的简单的风险平价策略是为三种主要的资产类别分别配置相同的风险。事实上,在一些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会使用这种“被动”方式制定不同类别的风险预算,但也有可能使用“各种类别风险相同”的投资组合作为中性配置,然后根据投资经理的战术观点进行风险超配或低配。
      四、不同的目标波动率在上一节的论述中,我们使用约10%的年化目标波动率,近似于股债60/40组合的平均波动率。然而,通过更改所使用的杠杆量级,很容易构建任意波动率水平的投资组合,比如与股债70/30组合、股债80/20组合,甚至是100%股票投资组合的风险水平相接近的风险平价组合。我们认为,风险平价是比传统方式更好的构建“目标风险”投资组合的方法。
      五、交易系统和风险控制投资经理可以使用自有的算法交易系统,以便在调整仓位规模的同时按照模型进行交易,并尽量减少交易成本或市场影响。投资经理还可以采用投资组合整体层面的系统性的回撤控制机制,在对策略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下尽量减少投资组合的损失。
      第五节 投资风险平价当投资者询问使用风险平价投资的资金源从何而来时,一个自然而然的反应是来自现有股票配置的一部分。使用股票作为资金来源的理由是,大多数投资组合的股票风险过高,而风险平价的主要好处之一是有助于降低股票集中度风险,同时仍然保持较为均衡的市场风险敞口。
      以下是投资机构在使风险平价适应其投资方案时所使用的各种方式。
      一、核心/卫星方式风险平价的风险收益特征使其有资格成为投资组合的核心持有方式。图2-5中的B线与C线有力地说明了无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或收益目标如何,拥有适当杠杆水平的风险平价投资组合可以提供更好的预期风险调整后收益率。其中核心投资组合也可以通过其他不相关的策略进行补充,如另类投资。一些大型机构已采用这种核心/卫星方式来构建自己的投资组合。
      二、另类投资杠杆和衍生品的使用以及构建投资组合的新方法使许多投资者将风险平价归为另类投资。应当指出的是,鉴于风险平价组合与股票的相关性约为0.5,风险平价组合应该被归类为方向性另类策略,而不是零贝塔和非方向性另类策略。
      三、机会型或灵活配置一些投资者设有机会型或灵活投资类别,风险平价投资组合被归为此类的情况也不少见。
      四、全球战术资产配置由于广泛使用了全球范围内的资产类别以及不同资产类别之间的权重动态变化,全球战术资产配置(globaltacticalassetallocation,简称GTAA)投资组合通常是与风险平价组合最相似的可比组合。事实上,一些咨询顾问甚至创造了全球战术资产配置类别下的风险平价子类别。然而,大多数投资者目前没有如此精细的资产配置分类。
      我们认为,无论风险平价如何被归类,它都能成为改善整个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的有用工具。
      第二章风险平价投资综述风险平价策略的历史业绩证明了真正分散化的投资组合的优势。传统的分散化侧重于资本配置,但由于股票的资本占比与风险占比并不成比例,传统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往往以股票风险为主,风险平价多元化则关注风险配置。我们发现,投资者通过大量投资非股票类资产,能够实现真正的多元化,期待在各种潜在的经济环境下获得更稳定的表现。
      第一节 真正分散化的必要性风险平价策略自2008年起之所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几点:第一,该策略已展现出比传统投资组合更加稳定的长期表现;第二,在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后,很多投资者都关注自身投资组合的尾部风险;第三,尽管人们普遍认为分散化在次贷危机中失效,但风险平价策略在2008年通过了严峻的考验,与传统投资组合相比,它表现良好。
      如今,股票资产配置通常占了60%或者更高比例。由于股票的风险约为债券的3~4倍,这种配置将导致投资组合约90%的风险预算专门用于股票。换句话说,从风险的角度来看,传统资产配置高度集中于股票市场,而非实际上的分散化。传统投资组合的集中度风险将导致风险调整后收益率更低,在不同经济环境下的稳定性更弱,以及尾部风险更高。
      图2-1(见正文)展示了传统投资组合的资本和风险构成。显然,这种传统的投资组合以股票风险为主,这意味着其长期表现将主要由股票市场决定。债券市场时好时坏,大宗商品价格或涨或跌,但对投资组合的影响却很小。传统投资组合会产生分散化的错觉,而实际上却集中投资于股票市场。
      第二节 风险平价投资组合的核心风险平价投资组合的核心是基于风险的分散化,以寻求产生更高、更稳定的回报(更分散化的投资组合具有更高的夏普比率)。典型的风险平价投资组合与传统的投资组合相比,股票投资减少,而对其他资产类别的投资明显增多。因此,风险平价投资组合的风险预算并未集中于股票,而是均衡地分散于其他资产类别。
      风险平价的关键是将投资分散于在各种经济环境下有不同表现的资产类别。一般情况下,股市在高增长、低通胀环境下表现良好,债券在通货紧缩或经济衰退环境下表现出色,而大宗商品往往在通货膨胀环境下表现最佳。均衡地投资三种主要资产类别能产生更稳定的长期效果。
      虽然风险平价策略之间可能存在重大差异,比如所使用的资产类别范围和所采用的投资组合构建方法有所不同,但其共同的理念是更加均衡地配置风险。
      图2-2(见正文)显示了三种资产类别在1971—2009年的夏普比率。虽然这在短期内表现较为分散,但从长期来看,风险调整后收益率几乎相同。无论是哪种资产类别,投资者承担风险的平均回报大致相同,因此构建每类资产的风险得到同样重视的投资组合从长远来看才有意义。相比之下,更常见的风险集中于股票的投资组合,这说明股票的风险调整后收益率远远高于其他资产类别的风险调整后收益率,尽管数十年来的证据表明并非如此。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提出了一项程式化的只投资三类资产的“简单的风险平价策略”,如图2-3所示(见正文)。结果很简单:投资者应该分散投资,使风险更加均衡,并期望更稳定的回报和更低的尾部风险,而非将大量风险单一地集中在股票上。
      第三节 构建和测试简单的风险平价策略为了说明这些策略如何发挥作用,我们构建了一项“简单的风险平价策略”(或“策略”),并将这种模拟投资组合与典型的股债60/40模拟投资组合进行对比。实际上,许多风险平价策略会投资更广泛的资产类别。这里,为了简单起见,我们仅使用三个广泛提供的市场指数构建策略:MSCI全球股票指数、巴克莱美国综合债券指数和标普高盛商品指数,分别代表股票、债券和大宗商品投资。这三个指数能够使我们分析早至1971年的风险平价,我们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市场周期和市场环境考察历史表现的特点。
      根据定义,“风险平价”是在各种资产类别上平均分配风险。基于此,我们以每种资产类别每月产生相近的波动率作为目标。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确定每类资产的预期波动率。每个月月初计算的头寸权重则是每种资产类别的目标年化波动率与该资产类别的预期波动率之比。我们每月重复这个过程,并重新调整新的权重。为了更好地进行比较,我们按比例调整投资组合,使该投资组合的平均年化波动率与同期的股债60/40投资组合的波动率一致。 这种方法可以确保配置到高波动率资产类别(如股票)的资金大幅减少。这些高波动率资产的风险不会主导投资组合的风险,因为为了平衡风险,对波动率较低的资产的投资会相应增加。由于波动率估算改变,风险平价投资组合的持仓情况也会相应地发生改变,以维持所需的分散化。我们认为,以整个投资组合波动率为目标并进行控制也可以带来更稳定的回报。随着资产的波动率增加(减少),投资组合中的持仓规模会相应减少(增加)。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的投资组合,这类投资组合通常按照固定的资本配置比例进行再平衡。这意味着传统投资组合的波动率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显著变化,这主要是由于市场波动率发生了变化。
      表2-1(见正文)对比了简单的风险平价策略与传统的股债60/40组合的历史表现。简单的风险平价策略在39年中以相同的年化波动率实现了更高的收益率(年化收益率超过股债60/40组合1.7%),夏普比率高出股债60/40组合61%。由于优异的投资组合构建技巧和显著提升的风险分散水平,风险调整后收益率得以显著提高。
      由于分散化水平的提高,简单的风险平价策略可以提供更稳定的表现和更小的回撤,但并不一定在每种环境下都有更出色的表现。表2-1(见正文)通过特定历史情景展示了简单的风险平价策略可能的表现。20世纪70年代初期,通货膨胀失控导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于1971年8月15日实施工资和价格管制措施。尽管通货膨胀率最初下降,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1973年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