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淘书宝店
  • 足迹(朱瑞华新闻作品选)

足迹(朱瑞华新闻作品选)

举报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作者: 
  • 出版社:    上海大学
  • ISBN:    9787567139701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作者: 
  • 出版社:  上海大学
  • ISBN:  9787567139701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售价 51.27 7.5折

定价 ¥6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3-11-14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货号:
      31013971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朱瑞华,1947年8月生,上海奉贤人,大专文化,196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3月应征入伍,在铁道兵第10师47团政治处新闻报道组工作。退役后在解放日报社从事记者、编辑工作,擅长捕捉独家新闻,撰写大特写,作思考类深度报道,在《解放日报》上刊发了400余篇新闻稿件,多篇报道获省部级奖。退休后编辑了《感动》《“游”在奉贤》《一起奋斗40年》等书籍。

      目录
      新闻消息
        围海造地廿五年崇明新增半个岛
        崇明团结沙截流大坝合龙三年后可围垦近十万亩地
        队长安心当家生产蒸蒸日上
        大包干使昔日缺粮队翻了身
        纪王公社化工厂试行厂长承包制
        奉贤八百干部下乡抓好承包合同
        竹筱九队开始向专业化社会化发展
        胡桥公社食品机械工业配套成龙
        八万农民进城着意妆扮上海
        上海捕鱼船队远征太平洋海域
        奉贤乡镇食品工业技术扩散全国
        崇明岛林、果、花协调发展
        崇明形成十四个出口拳头产品
        育秧工厂化供秧商品化
        上海大江有限公司建设快效益高
        城乡经济一体化是振兴上海必然趋势
        奉贤农民集资三千万一年新建两个乡级镇
        奉新乡成为市郊三大淡水鱼养殖基地
        上海郊区外向型经济健康发展
        奉贤农村党的工作制度规范化
        奉贤二建公司实行质量否决权
        奉贤322名干部昨下村任职
        当代“贤人”播“星火”
        上海市民一年四季食有鱼
        奉新乡将建成旅游区
        太湖流域实施十项骨干工程
        太浦河整治工程设计方案编成   
        太浦河工程昨全线动工
        城乡一体治水管水上海近年成绩不小
        上海鼎丰酿造厂10年摘取14块奖牌
        市郊将建五十个基地
        奉贤洪庙乡建成“农民城”
        以远洋渔业为导向走国际化经营之路
        上海形成城乡一体大水利格局
        五年造地12万亩等于新增一个乡
        奉浦大桥通车
        长江口综合开发整治规划编就
        金山漕泾围海造地工程竣工
        奉贤农副产品基地显特色
        沪郊科技产业化出高效
        奉贤距离市区“近”了
        市郊涌现科技兴企领头羊
        申城实施海塘达标工程
        沪郊特种水产异军突起
        沪郊城乡一体化形成新格局190万农民搬人“农民城”
        奉贤资源优势渐成产业强势
        “南洋”两年增长十倍
        专家出大院“下田”去兴农
        “科技财神”下乡来


      内容摘要
       本书中的新闻作品,是朱瑞华从1982年进入《解放日报》从事新闻记者工作后的400多篇新闻报道中选取的,分为新闻消息、通讯特写、观察与思考三个篇章。消息类新闻均以短小精悍见长,独家报道为主,包括《围海造地廿五年崇明新增半个岛》《崇明团结沙截流大坝合龙三年后可围垦近十万亩地》《大包干使昔日缺粮队翻了身》《奉贤离市区“近”了》《太湖流域实施十项骨干工程》《上海捕鱼船队远征太平洋海域》《上海制成氢能“发动机”》等;通讯特写新闻类体现可读性,包括《商机在市场》《看航星怎样走出去》《愧对子孙的浩劫》《巡天遥看太浦河》《决策》《笑傲杭州湾》《千里海塘行》《引导
      农民走向市场》《水利是城市命脉》等;观察与思考类新闻追求深度和厚度,从中可窥沪郊农村日新月移发展一斑,包括《东海带鱼到哪里去了》《朗德鹅为何向天哀歌》和《政府应为农民造座“桥”》两篇连续报道,《种粮农民的困惑》《农“官”们的苦恼》《耕地在呼唤》三篇连续报道,《洪涝仍是心腹大患》《唤起全民共治水污染》《目标:引长江水济申城》《水土流失何时休》《该为水利工程建个造血
      库》五篇连续报道,从中可见作者新闻生涯中留下的一
      串串深深的足迹。


      精彩内容
       围海造地廿五年崇明新增半个岛垦区共产粮20亿斤产棉100万担安置知青10万人到今年8月下旬,我国的第三大岛——崇明岛的总面积已经由解放初期的608平方公里,增加到1083平方公里,增加了百分之六十五,等于新增了半个多崇明岛。
      从1956年到1981年这25年中,全岛围海造地595900亩,占上海解放以来围海造地的70%以上。自围垦以来,崇明垦区先后新建了八个市属国营农场、两个军垦农场、一个人民公社和相当于公社建制的绿华农工商联合公司。还有县办良种场、种畜场、林场、养殖场和若干生产大队和生产队
      的“五小”工业、副业基地。
      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场、社、队共生产粮食20多亿斤,皮棉110多万担,上市的猪、禽、蛋、鱼等副食品占崇明全县一半以上,还为上海市区安置了数以十万计的知识青年。
      崇明岛是长江口淤积的最大沙洲。唐代末年始建崇明镇,由于沙洲动荡不定,此露彼落,两百多年中曾五迁县址。由于崇明岛把长江
      水劈成南北航道,长江每年倾泻的5亿吨泥沙有相当部分在长江口沉淀淤积,使崇明岛有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滩涂资源十分丰富。解放以来,特别是农业合作化以后,崇明县把开发崇明岛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经常有一位副县长分管这个工作。
      崇明围海造地主要有五种形式:一是国家投资,现有的市属国营农场基本上是国家投资围垦的。二是县投资,县围垦,县经营,1959年全县围垦13万亩,新建了两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