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淘书宝店
  • 巴菲特传(纪念版)(精)

巴菲特传(纪念版)(精)

举报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作者: 
  • 出版社:    中信
  • ISBN:    9787508642086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作者: 
  • 出版社:  中信
  • ISBN:  9787508642086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售价 44.39 7.5折

定价 ¥59.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3-09-11

    数量
    库存7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小说
      货号:
      2662935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罗杰·洛温斯坦所著的这本《巴菲特传(纪念版)》是有关沃伦·巴菲特最值得一看的传记。巴非特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资本家、最成功的投资人,与比尔盖茨比肩的世界富豪。所有投资人都必须读巴菲特。本书既有投资者对这一行业的通晓,又具备一个记者的客观视角,堪称巴菲特传记中不可不读的经典著作。《巴菲特传》作为“中信十年人物经典”丛书系列作品之一,是一部真实、经典的优秀财经类人物传记。

      作者简介
      罗杰·洛温斯坦,在SmartMoney杂志工作期间,通过对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几位主要合伙人与6家主要参与救助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银行高层人物的多次采访,在一些著名经济学家的帮助下,成功地创作了此书。当年该书一上市,便轰动全球,至今仍被投资者、基金管理者、金融监管当局奉为经典。
      罗杰·洛温斯坦有3个孩子,现居住于新泽西州西野市。

      目录
      中文版导读
      致谢
      导言
      第1章 奥马哈的天才少年
      第2章 未来的股票经纪人
      第3章 格雷厄姆打开的大门
      第4章 异军突起的投资奇才
      第5章 多元投资方式
      第6章 急流勇退
      第7章 接手伯克希尔·哈撒韦
      第8章 回归股市
      第9章 共生的合伙人
      第10章 投资新视角
      第11章 报业大亨
      第12章 股东利益至上
      第13章 地毯夫人
      第14章 收购交易
      第15章 公与私的两面
      第16章 大崩盘
      第17章 有效市场之争
      第18章 投资可口可乐
      第19章 控制财富
      第20章 恐钱症
      第21章 职业信条
      第22章 所罗门闹剧
      第23章 巴菲特的投资真谛


      内容摘要
       作为世界顶尖的投资人,巴菲特的投资智慧和人生历程历来受到众多投资者关注。在《巴菲特传》这部传记中,作者罗杰·洛温斯坦以巴菲特独有的投资风格和管理方式为焦点,对他充满传奇色彩的投资策略、人生哲学和管理智慧等进行了深入透彻的描述和分析,并运用大量翔实的材料重现了巴菲特如何由一
      个奥马哈报童成长为一个投资大亨,如何在他所崇拜的导师格雷厄姆的影响下寻找一只只被低估的股票,从而积累财富,以及如何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塑造成美国最大的集团企业的奥秘……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巴菲特,但是对于所有想从巴菲特的传奇人生和投资生涯中得到些许启示,提升自己的投资水平甚至人生层次的读者来说,《巴菲特传》绝对是一本必读书。


      精彩内容
       奥马哈城位于密苏里河西岸,就像镶嵌在翡翠项链上的一颗钻石。这个西部城镇富有活力和创业精神,能人辈出、锐意进取。
      ——美国电话公司广告语这个体重6磅、早产5周的小男孩降生到世上以来,似乎对数字就有一种本能的迫切渴望。在小时候,巴菲特就会到朋友鲍勃·拉塞尔家玩,坐在拉塞尔家的门廊前,静看门前的车水马龙,记下过往车辆的车牌号码。天黑之后,这两个孩子就会跑回家,在桌上摊开《奥马哈世界先驱报》,记下每个字母在报上出现的次数,在剪贴簿上密密麻麻地写满算术列式,就好像他们在算欧几里得的数学难题一样。拉塞尔会拿出一本年鉴,大声念出一些城市的名字,巴菲特则会一个接着另一个快速报出每个城市的人口有多少。棒球得分、赛马胜率……任何数字都是这颗早熟的大脑的养料。每逢周日,母亲会让他洗漱干净,头发梳得油光锃亮,把他往教堂的长椅上一放,想让他好好听听布道。他倒不浪费时间,坐在那里扳着手指头开始算起神职作曲家的寿命来。他会站在起居室里手握乒乓球拍颠球,一边颠一边数,一玩就是一个小时。《大富翁》游戏他会玩个不停,兴奋地数着自己不断累积起来的虚拟财富。
      蓝色眼眸,皮肤白皙、脸颊泛粉的巴菲特不仅对数字很着迷,对金钱也很热衷。他第一个和财富有关的礼物是艾丽斯姑妈在圣诞节送他的货币换算器,他自豪地将它别在腰间。5岁那年,巴菲特就在自家门外的过道上摆了个小摊,向过往的人兜售口香糖。后来他又改卖柠檬汁,这次不是在自家门前,而是换到了地段更加繁华的拉塞尔家门口。
      9岁的时候,巴菲特和拉塞尔在拉塞尔家对面的加油站数饮料售卖机里出来的瓶盖数,这可不是9岁
      少年的无聊举动,他们是在做市场调查。市场上卖了多少瓶酷土牌橙汁?卖了多少瓶可口可乐?卖了多少瓶无醇啤酒?他俩会把这些瓶盖运到巴菲特家的地下室里分门别类地堆成堆。他们想知道哪一种饮料的销
      售量最大,哪家公司的生意最好。
      当大多数孩子还不知道何为公司的时候,巴菲特就从身为股票经纪人的父亲手里搞来成卷的股票行情机纸带,把它们铺在地上,用父亲的标准普尔指数来试着解读这些报价数字。他会到高尔夫球场上去寻找用过的但可以再用的高尔夫球,出售给邻居来赚钱。
      他也会来到阿克—萨—本赛马场,趴在扔满票根的地上,把那些被撕破丢弃的票根翻过来,常常能发现一
      些中了奖但又被误扔掉的赛马券。在酷暑难耐的内布拉斯加,巴菲特和拉塞尔顶着烈日,来到奥马哈乡村俱乐部,给大款们当高尔夫球童,每天挣3美元。傍晚时分,美国的中西部陷入迟暮的寂静中,他俩会坐在拉塞尔家前廊的摇摆沙发上嬉戏。这时,纳西斯和斯塔德贝克斯大街上的车流和电车发出的叮当碰撞声让巴菲特又产生了奇思妙想。看到许多车辆经过拉塞尔家门前时,巴菲特会不无感慨地说道:“要是能从他们身上赚到钱就好了。”拉塞尔的母亲伊芙琳在50年后回忆起巴菲特的往事时,还清晰地记得当年巴菲特的原话:“这么多车!太可惜了,您都没从这些司机身上赚到钱。太可惜了,拉塞尔夫人。”好像拉塞尔夫人非得在家门口设一个收费站才过瘾。
      那么,巴菲特的这些想法是怎样形成的呢?
      在家里的三个孩子中,沃伦·巴菲特排行老二,也是唯一的男孩。他母亲来自内布拉斯加州的一个小镇,是个身材娇小、性情开朗的女人。她为人随和,是公认的贤妻良母,也有着“很好的经济头脑”。沃伦·巴菲特的父亲霍华德·巴菲特性情严肃但却为人和善,他对沃伦·巴菲特的一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是他把儿子带入了股票和债券的世界,并为儿子未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就目前大家掌握的情况而言,老巴菲特对于数字的精明还不敌儿子,他对赚钱的兴趣也不如儿子那么浓厚。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得沃伦·巴菲特从舒适安逸的家中跑出来,甘愿在赛马场的地上爬来爬去捡票根,就好像地上满是珍珠一样呢?究竟又是什么,使得多年以后的他在商业伙伴面前一层身手呢?他能够心算复杂的算术题,记忆力之强就像一部活百科全书一样,连阿克伦城的人口都能脱口而出。沃伦·巴菲特的妹妹罗伯塔断言:“他生来就如此。”大家公认巴菲特一家都很温文尔雅、性格平和,而且做事能持之以恒。他们精于生意,一分钱都要掰成两半花。最早来到美国的巴菲特家族先辈名叫约翰·巴菲特,是法国的一名纺织工人。1696年,他在长岛北海岸的亨廷顿与汉娜·泰特斯完婚。巴菲特夫妇一直到南北战争结束后都在长岛居住,以种植业为生
      ,但是他们志存高远,这与家族的简朴生活很不相称。1867年,悉尼·巴菲特受雇为他的祖父泽布隆·巴菲特开垦农场。当悉尼·巴菲特听说每天的工钱只有50美分时就愤然离开了农场。他找到一份工作后,驾着马车离开了奥马哈。1869年,他开了自己的S·H·巴菲特杂货店。当时,奥马哈城还处于发展初期,但是巴菲特一家的商业氛围就已经很浓厚了。这家杂货店的位置与后来美国富人办公林荫区相隔只有1.5英里。
      在一个黄金时间,悉尼·巴菲特的杂货店开张了,当时正值铁路贯通美国大陆之后三个月。奥马哈成了一个全国瞩目的交通枢纽,火车经常从这里进出,隆隆声响彻整个中西部平原。来自四面八方的拓荒者、流浪汉、投机商、南北战争老兵、铁路工人、释放的囚犯以及妓女蜂拥而至,形形色色的人都会光顾巴菲特家的杂货店,来买鹌鹑、野鸭和松鸡。泽布隆-巴菲特开始担心悉尼·巴菲特的前景,在写给他21岁
      孙子的信中,他一再强调说巴菲特家族的生意经就是“谨慎为本”:你不要指望一口吃成个胖子,但我也希望今年春天生意能变得更加红火。如果不行的话,就赶紧关张,把欠债还清,维护好你的信誉,因为这比金钱更重要。
      不过,年轻的奥马哈城日益繁荣,悉尼·巴菲特一家也随之变得更加富裕殷实。悉尼·巴菲特扩建了杂货店,还让两个儿子来给他帮忙,其中小儿子欧内斯特·巴菲特继承了家族经商的本领,他就是沃伦·巴菲特的祖父。他和哥哥同时追求一个女孩,最终他获得了女孩的芳心并娶她为妻,自此兄弟两人割席断交。1915年,欧内斯特离开这家位于闹市区的商店,在城西开了一家新店,名叫巴菲特父子商店。
      这一次,欧内斯特再次精明地抓住了商机,因为奥马哈城的居民逐渐迁往河西岸。欧内斯特开始了送
      货业务和赊账销售。不久以后,富豪家的厨师纷纷打来电话来向巴菲特父子商店订货,生意变得越来越兴隆。欧内斯特继承了巴菲特家族惜金如命的风格,他让仓储员每天轮班干11个小时,工资却只有少得可怜的2美元。
      欧内斯特·巴菲特的儿子就是霍华德·巴菲特,也就是沃伦·巴菲特的父亲。霍华德对成为第三代杂
      货店老板丝毫不感兴趣。霍华德和欧内斯特一样富于独立思考精神,但性格更加温和,没有父亲那么暴躁
      。他曾在怀俄明州的一家石油管道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他真正的兴趣还是在于思考活动。当霍华德在位于林肯镇的内布拉斯加大学就读时,就当上了《内布拉斯加日报》的编辑,渴望以后能在新闻界打拼出一
      番天地。霍华德尽管算不上十分英俊,但他头发乌黑,目光炯炯有神。作为校友会的主席,他不乏漂亮的女追求者,但在大四时,他遇到了一个家境贫寒的乡下女孩,这个女孩除了善于社交别无所长。
      利拉·斯塔尔在内布拉斯加州西点镇长大,该镇只有两千多人,位置荒凉偏僻。她父亲叫约翰·斯塔尔,家里经营着一份名叫《卡明县民主报》的周报。
      镇上大多数人都是德国后裔,因而说英语的斯塔尔一
      家感到有些不合群。利拉母亲的孤独感尤甚,大多数时间都卧床不起,精神萎靡。利拉和她的哥哥以及两个妹妹不得不从小就学会保护自己。利拉还要协助父亲经营《卡明县民主报》。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利拉就得坐在高高的板凳上排版,后来改用活字印刷机。
      有时候,当列车在西点镇停站时,她就会冲上列车去采访乘客挖出一些素材用来填充《卡明县民主报》上的栏目。每到周四,这个瘦小的女学生就会站在大得不成比例的印刷机旁边,小心翼翼地在恰当的时机将报纸拉出印刷机。多年之后,只要家中的报纸印刷时,利拉就会出现严重的头痛症状。
      利拉16岁从高中毕业以后,为了筹集在内布拉斯加大学的学费,不得不去打了三年工。有一天,她出现在霍华德·巴菲特的办公室里,想在《内布拉斯加日报》谋一份职位。多年来的风风雨雨让她变得出语泼辣,幽默之中带着一丝苦涩。她长得很美,身材娇小,淡棕色的卷发富有光泽。按她自己的说法,她“主修的专业就是结婚”——对于一个找不到出路就要
      重返西点镇的女孩而言,这不啻一门实用的专业。
      霍华德给了她一份工作,并且很快就跟她约会了。两人马上坠入了爱河。霍华德在临近毕业时向利拉求婚。约翰·斯塔尔是一个读书人,他本希望女儿能念完大学再结婚,不过还是同意了两人的婚事。1925年12月26日,两人的婚礼在西点镇举行。利拉在给孙子们的回忆录中提到,霍华德后来曾对她说:“和你结婚是我这辈子最成功的一笔交易。”他俩根本没有度蜜月的闲情逸致,婚礼一结束两人就直接坐上了去奥马哈的汽车。
      朋友给霍华德在报社找到了一份工作,这也正是他梦寐以求的。但是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在保险公司给他找了个周薪25美元的职位。霍华德放弃了自己理想职业的消息当时还一度传得沸沸扬扬,正如利拉所说的那样:“他屈从了父亲的主见,因为是父亲供他念的大学。”这对新人搬进了位于巴克大街的一间平房,房间里有一个壁炉、两间卧室。对于利拉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开端。她由一个疾病缠身的母亲带大,并没有什么干家务活的经验。由于霍华德要用车,利拉在去做兼职秘书或打字工作时就只能搭乘公共汽车,回家后还有一大堆家务活得干。最初几年,她有时每周比霍华德挣得还要多。1927年,利拉做了一个眼科手术,此后她的头痛症状又复发了。第二年,当她生下第一个孩子多丽丝时,发烧高达40度,吓坏了所有在场的人。两年之后,他俩又喜添贵子,这就是沃伦·巴菲特(以下称巴菲特)。那是1930年8月30日一个湿热的夏日,气温高达38度,暴雨倾盆。P2-5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