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淘书宝店
  • 读有所得(79)

读有所得(79)

举报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作者: 
  • 出版社:    湖南文艺
  • ISBN:    9787540481452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作者: 
  • 出版社:  湖南文艺
  • ISBN:  9787540481452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售价 4.14 5.2折

定价 ¥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3-09-03

    数量
    库存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九年老店
    店铺等级
    拍卖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94.3% (1606笔)
    好评率
    99.98%
    发货时间
    6.62小时
    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综合性图书
      货号:
      30079832
      商品描述:
      目录
      卷首
        为学(子木)
      特别推荐
        士大夫精神与中国文化(朱汉民)
      古典
        文道之间(欧阳修)
        千秋评说
        今人一得:文以栽道(同华)
        多读一点:古文大家欧阳修
        美文推荐
        新树兰蕙葩(无名氏)
        鹧鸪天·化度寺作(吴文英)
        冷于冰怒斥严嵩离相府(李百川)
      今文
        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萧红)
        千秋评说
        今人一得:看不见的力量(李超宇)
        多读一点:萧红的孤独与悲悯
        小病(老舍)
        千秋评说
        今人一得:说病(南帆)
        多读一点:老舍为书写广告
        朋友四型(余光中)
        千秋评说
        今人一得:朋友是春天的花(贾平凹)
        美文推荐
        纸窗(邵燕祥)
        春天的心(林庚)
      译苑
        第九封信(弗里德里希·席勒)
        千秋评说
        今人一得:艺术家的修养(李林林)
        多读一点:歌德和席勒:相互给予灵感的后半生
        人生的下午(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千秋评说
        今人一得:成熟的退休者(李立新)
        细胞生命的礼赞(刘易斯·托马斯)
        千秋评说
        今人一得:“无中生有”的生命起源(胡弘武)
        闲话钓鱼(康·巴乌斯托夫斯基)
        千秋评说
        今人一得:身心安顿之道(林晓平)
        多读一点:一钓千年
        美文推荐
        诗意盎然的黎明_(加一西·科莱特)
        十四行诗之三三(威廉·莎士比亚)
      文史撷英
        “五胆忠臣”范仲淹
        傅斯年买鸭留人
        叶剑英矢志为民


      内容摘要
       朱建纲主编的《读有所得》是在湖南省委宣传部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的直接指导下,紧密结合时代发展需要而策划的连续出版物。2017年,在基调设置上,《读有所得》将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精神为主线,从哲学观、世界观、人生观三个维度来设计一系列隐性主题,传播崇高的道德追求,树立美好的理想信念,传承优良的文化传统。在文本编选上,《读有所得》将继续依托湖湘文化底蕴,提升阅读体验。
      《读有所得(79)》将围绕“小与大”为隐性主题,编选相关内容。


      精彩内容
       文以载道同华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中华文化以文字呈现以来,就从来不是一件随意的事,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这个大道主要就是靠文字、文章来承载。中华儿女最引以为豪的数千年绵延不绝的文明,就流淌在经史子集、诸子百家、文章典籍的字里行间。
      中华文化具有跳脱、通透、不拘执、不拘泥的灵动、活泛特征。受此影响,文化性格倾向于整体性思维,偏重于直觉,具有知、情、意融会贯通的特点,非常活跃,想象力丰富,具有较强的创造性。
      但是这样一种处世哲学、行为方式,如果缺乏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生活目标而沉沦于日常的庸俗中,则会“降解”“销蚀”成为“得过且过”“苟且偷生
      ”的庸俗实用主义,所以清末在面临西方列强时表现出不战自败、不攻自溃的积贫积弱的现象,自然招架无力。
      近日读晚清以降的历史,自洋务至维新,包括舍生取义的六君子,再到中山先生等缔造民国、力倡共和,既有铁肩担道义,也有妙手著文章,都是面对这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做出的救亡图存之举,其间各方虽时有抵牾,但无不是在以生死肉身担当着家国大义。通过他们的文章,意气昂扬之中,可以看到他们耸立天地间的茫茫悲悯与怆然之感。国事蜩螗之际,李大钊慷慨写下:“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那时,这样有担当意识与济世情怀的文章屡现,道不远人,道不远文。
      而当全体国民的意识被集中起来,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有了统一的目标和崇高的理想,就会形成庞大无比的合力,高奏凯歌……中华民族自清季输于西方,历民国之纷纭,新中国肇造60余年之辉煌,令世人瞩目,探究这番大落大起沉浮枯荣者多矣,其原因众说纷纭,各执一词,都有独到之处。其实从文化的角度,就能窥见端倪:靠的是宏愿与法度,换句话说,就是理想和纪律。(文章有删节,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2016年4月18日)多读一点古文大家欧阳修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欧阳修出任贡举考试的主考官。当时的考生崇尚一种号称“太学体”的文风,作文以新奇相尚,钩章棘句,险怪艰涩。欧阳修对此深为不满,决意借主考之机,挞罚那些为时誉所
      推而选在高第的考生们。当时有一名从国学推举上来的优等考生,平素专作怪险之语,在士人学者中颇有声望。他在考试中作文曰:“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欧阳修看后便在此文下诙谐地续写道:“秀才刺,试官刷。”然后用大红笔从头至尾将考卷涂抹掉,并在旁边批上两个大字:“纰缪。”同时,凡做类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